鳩尾穴
A+醫學百科 >> 人體穴位 >> 鳩尾穴 | 人體穴位圖 |
鳩尾穴,經穴名。出《靈樞.九針十二原》。別名尾翳、(骨曷)骭。屬任脈。膏之原穴。任脈之絡穴。在上腹部,前正中線上,當胸劍結合部下1寸。布有第七肋間神經前皮支和腹壁上動、靜脈。主治心胸痛,胃痛,反胃,驚悸,癲癇,及精神分裂症,心絞痛等。向下斜0.5寸。艾炷灸3-5壯;或艾條灸5-10分鐘。
〔別名〕尾翳、神府。
〔釋名〕鳩尾,斑鳩的尾,形容胸骨劍突,穴當其下。《素問.氣府論》王冰註:「鳩尾心前穴名也,正當心蔽骨之端,言其骨垂下如鳩尾形。」
〔出處〕《靈樞.九針十二原》。
〔位置〕上腹正中線臍上七寸,當胸骨劍突下凹陷處。劍突因包埋於腹直肌鞘內,不易觸及,則可從胸骨下端(歧骨)下一寸處定穴。
《針灸甲乙經》:「在臆(胸)前蔽骨下五分」;《針灸資生經》:「人無蔽骨者,從歧骨際下行一寸。」
〔局部解剖〕
〔類別〕絡穴,膏之原。
〔功效〕清神,寧心,利膈。
〔主治〕
古代記述:心痛,驚癇,心腹脹滿,胸中滿痛,腹皮痛,咳逆數噫,喘息,喉痹咽壅,水漿不下,癲,狂,癇,瘙癢。
近人報導:胃炎。
〔方例〕
〔刺灸法〕向下斜刺0.3~0.5寸,不可過深。艾炷灸3~5壯,艾條溫灸15~20分鐘。
目錄 |
穴位信息
位置:位於臍上七寸,劍突下半寸。
經屬:任脈,系任脈之絡穴。擊中後,衝擊腹壁動、靜脈、及肝、膽,震動心臟,血滯而亡。
取穴方法:
取穴時,可採用正坐或仰臥的姿勢,鳩尾穴位於人體的心窩正下方,最底下肋骨稍下處。
主治疾病
此穴的主治疾病為:消除疲勞、治療暈車暈船、可以緩解焦躁性格等。此穴位為人體任脈上的主要穴道之一,本站有關此穴治病療法的網頁如下:消除疲勞的指壓法、治療暈車暈船、利用穴道指壓法矯正焦躁性格等。
補充內容:(國家針灸穴位取穴標準)
鳩尾穴 Jiū wěi(RN15)
〖取穴方法〗人體鳩尾穴位於上腹部,前正中線上,當胸劍結合部下1寸。
〖解剖〗在腹白線上,腹直肌起始部,深部為肝臟;有腹壁上動、靜脈分支;布有第六肋間神經前皮支的內側支。
〖主治疾病〗心痛,心悸,心煩,癲癇,驚狂,胸中滿痛,咳嗽氣喘,嘔吐,呃逆,反胃,胃痛。
〖人體穴位配伍〗 配梁門穴、足三里穴治胃痛;配三關、足三里穴治嘔吐。
〖刺灸法〗斜向下刺0.5~1寸;可灸。
鳩尾穴 任脈絡穴。
〖別名〗
尾翳穴,神府穴,骬尾穴,骭鶻穴,骬骬穴,臆前穴。
〖穴義〗
任脈熱散的天部之氣在此會合。
〖名解〗
(1)鳩者鳥之一種,其習性特徵與鵑相近,鳩與鵑最大的不同之處即是不自營巢,而是在其它同類鳥巢內下蛋並由它鳥代為孵化。尾者余也,指鳩鳥餘下之物。鳩尾名意指任脈熱散的天部之氣在此會合。本穴物質為任脈熱散於天部的浮游之氣,至本穴後為聚集之狀,此氣如同鳩鳥之餘物一般,故名鳩尾。
(2)尾翳穴。尾,余也。翳,羽毛做的華蓋穴也。尾翳名意指本穴氣血為天部的浮游之氣。理同鳩尾名解。
(3)骭。胸前骨也。骭,小腿骨或肋骨。骭名意指任脈天部層次的絡脈之氣在此為收引冷降的變化。本穴物質為任脈的絡脈之氣,所處為天之天部,其變化為收引冷降,表現出腎水的收引特徵,故名骭。
(4)神府。神,與鬼相對,指天部之氣也。府,府宅也。神府名意指任脈的天部之氣在此聚集。理同鳩尾名解。
(5)骬。胸前骨也。
(6)尾。尾,余也。,黃色分泌物也,脾土塵埃也。尾名意指本穴的天部之氣中亦有一定的脾土塵埃。
(7)骭鶻。骭,小腿骨也。鶻,鳥科動物,隼類,似山鶴而小,短尾,青黑色,多聲。鶻指穴內氣血為天部之氣,青黑色指穴內氣血有腎氣的收引冷降之性。骭鶻名意指任脈氣血在此為散熱冷降的變化。理同鳩尾名解。
(8)骬骬穴。
(9)臆前穴。臆,胸也。前,前面也。臆前名意指本穴位於胸前,無它意。
(10)任脈絡穴。本穴物質為任脈天部的浮游之氣聚集而成,本穴有聯絡任脈各部氣血的作用,故為任脈絡穴。
(該穴別名中有二個未作解釋,原因是查不到詞意的出處,待查到字意後再補充上去。電腦字型檔中沒有的字不能顯示,請諒解)
〖氣血特徵〗
氣血物質為天之上部的浮游之氣。
〖運行規律〗
散熱冷降後下行中庭穴。
〖功能作用〗
收引水濕。
〖治法〗
寒則補之灸之,熱則瀉針出氣。
人體穴位專題
|
腧穴相關電子書
人體穴位圖
互動版人體穴位圖 | 穴位功能說明圖 | 十四經脈穴位圖 | 人體穴位圖黑白大圖 |
參看
關於「鳩尾穴」的留言: | 訂閱討論RSS |
目前暫無留言 | |
添加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