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防醫學/傳染源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醫學電子書 >> 《預防醫學》 >> 傳染病流行病學和防制 >> 傳染病流行病學 >> 傳染源
預防醫學

預防醫學目錄

傳染源泉指體內有病原體生長、繁殖並能排出病原體的人和動物。患傳染病的病人、病原體攜帶者、受感染的動物等均為傳染源。

(一)人作為傳染源

1.病人(patient) 病人是一個重要的傳染源,因病人體內存在著大量有毒力的病原體且病人的某些症状亦有利於病原體從體內排出。例如麻疹呼吸道傳染病患者的咳嗽細菌性痢疾腸道傳染病患者的腹瀉。病原體污染外界環境,增加易感者感染機會。

各種傳染病的病程長短不一,按病程的發展過程可分為潛伏期、臨床症状期、恢復及持續時間的長短。各期病人作為傳染意義的不同,主要取決於他是否排出病原體,排出數量與頻度及持續時間的長短。

(1)潛伏期(incubation period):自病原體侵入機體至最早出現臨床症状這段時間稱潛伏期,潛伏期的長短因病而異,短的僅有2~4小時(如葡萄球菌引起的食物中毒),長的可達數月、甚至數年(如麻風病)。同一種疾病不同病例潛伏期亦有長短,但在一定範圍內變動。有些傳染病在潛伏期末可排出病原體,此時病人已有傳染性,例如麻疹、甲型病毒性肝炎等。

潛伏期的流行病學意義及用途:①潛伏期長短影響疾病的流行過程,潛伏期短的疾病流行趨勢往往十分迅猛,很快即達高峰;而潛伏期長的疾病其流行波持續較久。②根據潛伏期可判斷有受感染的時間,從而追溯傳染源和確定傳播途徑。③根據潛伏期,確定對接觸者的留驗、檢疫醫學觀察的期限。一般按常見潛伏期加1~2天(附表6-1)。④根據潛伏期確定免疫接種的時間,例如在麻疹潛伏期最初5天內進行被動免疫其效果最佳。⑤根據潛伏期可評價某項預防措施的效果。

(2)臨床症状期(clinical stage):為出現該病特異性症状和體征的時間。在該時間內病原體在體內繁殖最多,有些症状又有利於並於病原體排出,故傳染性最強。有些疾病在此期可有多種途徑排出病原體。例如乙型病毒性肝炎血液外,唾液汗腺、乳汁等均可排出病原體,增加污染外界環境的機會而使易感者獲得感染。

輕型或非典型病人往往未進行隔離與治療,作為傳染原的意義較大。個別病例如從事飲食工作則可導致該疾病的爆發或流行。慢性臨床過程的病人,由於排出病原體的時間長,作為傳染源的作用不可忽視。

(3)恢復期(convalescent stage):在此期病人因病而引起的功能紊亂開始恢復,臨床症状消失,機體產生免疫力,體內的病原體被消除,不再起傳染源的作用,例如麻疹。但有些傳染病,如細菌性痢疾、乙型病毒性肝炎等在恢復期內仍能排出病原體,可繼續作為傳染源。有些疾病排出病原體的時間更長,甚至可終身作為傳染源,例如傷寒慢性帶菌者

傳染期(infectionperiod)指病人能排出病原體的整個時間。傳染期的長短因病而異,傳染期短的疾病其續發病例呈簇狀出現,每簇病例之間的間隔相當於該病的潛伏期。傳染期長的疾病,續發病例常陸續出現,持續時間較長。傳染期是決定病人隔離期限的重要依據。

2.病原攜帶者(carrier)指外表無症状但攜帶並排出病原體的人。病原攜帶者是一個統稱,因其所帶的病原體不同而相應的稱帶菌(細菌)者、帶(病毒)者、帶蟲(原由開蠕蟲)者。病原攜帶者排出病原體數量比病人少,但攜帶者因缺乏症状而不易被發現,且能自由活動,有時可成為重要的傳染源,甚至引起疾病的爆發,一般可分為潛伏期、恢復期及健康病原攜帶者三種。

(1)潛伏期病原攜帶者(incubative carrier):指感染後至臨床症状出現前已能排出病原體的人,有人認為是傳染病的前驅期。例如白喉、傷寒、甲型病毒性肝炎等。

(2)恢復期病原攜帶者(convalescent carrier):指臨床症状消失後仍能排出病原體的人。例如白喉、傷寒、乙型病毒性肝炎等。多數傳染病人在恢復期病原攜帶狀態持續時間較短,但少數傳染病的病人持續時間較長,個別病例可終身攜帶。凡病原攜帶者持續三個月以內,稱暫時病原攜帶者(transitory carrier)。超過三個月稱慢性病原攜帶者(chroniccarrier)。

(3)健康病原攜帶者(healthy carrier):指過去從未患過某種傳染病而能排出某病病原體的人,多為隱性感染的結果,一般只能用實驗方法證實,但隱性感染不一定均能成為健康病原攜帶者。此型攜帶者一般排出病原體量較少,持續時間短。

病原攜帶者作為傳染源的意義,取決於排出病原體的多少,持續時間的長短,個人職業及個人衛生習慣等。

(二)受感染的動物作為傳染源

人感染以動物作為傳染源的疾病稱人畜共患病,目前已證實約有200餘種,對人有得要意義的約90種。

1.人畜共患疾病按病原儲存宿主性質可分四類:

(1)以動物為主的人畜共患病:病原體主要在動物中保持延續,在一定條件下能傳給人,人與人之間一般不引起傳播,例如鉤端螺旋體病森林腦炎等。

(2)以人為主的人畜共患病:疾病一般在人群中傳播,動物感染是偶然的,例如人型結核

(3)人畜並重的人畜共患病:人畜均可作業傳染源,例如血吸蟲病

(4)真正人畜共患病:病原體必須以人和動物分別作為終宿主和中間宿主,例如牛、豬肉絛蟲病等。

2.作為傳染源的動物 家畜、野生哺乳動物、家禽及野禽均可傳播一些疾病,見表6-1。

表6-1由動物傳播的主要傳染病

動物傳染源 傳播的主要傳染病
家畜
牛、羊 炭疽病布魯氏菌病、鉤端螺旋體病、血吸蟲病
馬、驢、騾 炭疽病、狂感謝病、放線菌病、巴鼻疽
鉤端螺旋體病、流行性乙型腦炎、布魯氏菌病、旋毛蟲病
狂犬病黑熱病、鉤端螺旋體病、蜱傳班疹傷寒、空腸彎麴菌腸炎
狂犬病、弓形體病、空腸彎麴菌腸炎
野生哺乳動物
狂犬病、鉤端螺旋體病
齧齒動物 鼠疫、鉤端螺旋體病、血吸蟲病、利什曼病、森林腦炎、恙蟲病兔熱病地方性斑疹傷寒流行性出血熱、布魯氏菌病、狂犬病
家禽和野禽 流行性乙型腦炎,森林腦炎、鸚鵡熱、空腸彎麴菌腸炎

動物作為傳染源的流行病學意義,主要取決於人與動物的接觸機會與密切程度,且與動物的種類和密度有關。

參看

32 傳染病流行病學 | 傳播途徑 32
關於「預防醫學/傳染源」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