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防醫學/人群易感性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醫學電子書 >> 《預防醫學》 >> 傳染病流行病學和防制 >> 傳染病流行病學 >> 人群易感性
預防醫學

預防醫學目錄

人群作為一個整體對傳染病易感的程度稱人群易感性。人群易感性以人群中非免疫人口佔全部人口的百分比表示。判斷某一人群對某種傳染病易感水平的高低,可從該病以往在人群中流行情況,該病的預防接種情況及對人群進行該病抗體水平檢測結果而定。

(一)影響人群易感性升高的主要原因

1.新生兒的增加 出生後6個月以上未經人工免疫的嬰兒,對許多傳染病都易感,由於他們體內缺乏特異性免疫力

2.易感人口的遷入 某些地方病自然疫源性疾病的流行區,當地居民病後或隱性感染而獲得對該病的免疫力。當非流行區居民遷入使流行區的人群易感性增高。

3.免疫人口的死亡使人群易感性相對升高。

4.免疫人口免疫力自然消退 有些傳染病如天花麻疹等病後有長期免疫力,有的能維持終身。一般傳染病病後或人工免疫後,其免疫力逐漸下降,最後又成為易感者,使人群易感性增高。

(二)影響人群易感性下降的主要原因

1.預防接種 對易感人群施行人工免疫是降低人群易感性最積極的方法。人工免疫所獲得免疫力不能維持終身,故對易感人群必須有計劃地進行免疫接種

2.流行後免疫人口增加 經過一次流行後,大部分易感者因感染而獲得免疫,但不能依靠這種方式來降低發病率,因流行後傳染源數量增多,有時反而可促進該病傳播。

3.隱性感染後免疫人口增加 隱性感染者雖無症状但也是傳染源,不可能期望它的增加來制止疾病傳播。

(三)人群易感性與疾病流行關係

易感者大量減少能抑制疾病的流行,甚至使流行終止。但也不能認為易感者上升至某種水平就一定能發生疾病流行,因疾病的發生必須有傳染源的輸入。

參看

32 醫源性傳播 | 疫源地與流行過程 32
關於「預防醫學/人群易感性」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