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防保健/衛生習慣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醫學電子書 >> 《家庭醫學百科·預防保健篇》 >> 培養良好衛生習慣 >> 生活衛生 >> 衛生習慣
家庭醫學百科·預防保健篇

家庭醫學百科·預防保健篇目錄

勤洗手 手,是人們從事工作、學習的工具,在日常生活中都離不開手的活動範圍非常大,接觸的東西也非常多,容易沾染上細菌病毒寄生蟲蟲卵和一些有害有毒物質。有人觀察,在1平方厘米手的皮膚上,沾有各種微生物多達1萬個,尤其是手的皮膚皺摺處更多。在這許許多多的微生物中,可能還夾雜著象A型肝炎病毒痢疾桿菌傷寒與副傷寒桿菌致病性微生物或蛔蟲蟯蟲等腸道寄生蟲蟲卵。如果用這種臟手取食,不僅會妨礙個人健康,而且還會經手傳播疾病,影響他人。所以,保持手的衛生,對預防疾病,保障健康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

保持手的衛生,一定要做到勤洗手,養成工作、學習結束後,外出回來,特別是食前、便後要洗手的習慣。

勤剪指甲 正常成人如果不剪指甲,一年能長5厘米。指甲長了容易藏垢納污。有人取1克重的甲垢,放在顯微鏡下觀察,除了甲垢外,還有3.8億多萬個細菌,其中還夾雜著不少寄生蟲蟲卵,並含有一些有害有毒物質。

留長指甲是一種不良衛生習慣,也是一種缺乏公共衛生道德觀念的表現,用留有長指甲的手取食,就有可能使人致病,損人害己。因此,勤剪指甲利人又利己。

勤洗澡 人體表面密布著二三百萬個汗腺,汗腺分泌汗液,汗液含有氯化鈉氯化鉀尿素尿酸肌酐乳酸等物質。此外,在人體表面還有皮脂腺,皮脂腺分泌皮脂,皮脂含有脂肪、脂肪酸、膽固醇蛋白質滲出液腺細胞碎屑等。人體在一晝夜能分泌皮脂約20克,1年能分泌7000克。初分泌出來的汗液為弱鹼性,在皮膚表面停留一段時間後,與皮脂中脂肪所生成的揮發性脂肪酸混合變為酸性,散發出使人難聞的特殊氣味,長時間不洗澡,皮膚上的污垢會越積越多,有礙衛生,並易得各種皮膚傳染病

勤換衣 衣服容易臟,臟衣服不僅有損儀錶,而且還會孽生蝨子,沾染細菌、病毒,傳播斑疹傷寒回歸熱等傳染病。故勤換衣也是一種良好的公共衛生道德表現。

勤理發 頭皮的皮脂腺和汗腺比較發達,分泌也比較旺盛,而且經常暴露在外面,頭皮和頭髮上常常有許多髒東西,如果不經常洗頭理髮,就容易發臭、生瘡、長癬,甚至長頭蝨。因此,要自覺養成勤洗頭、勤理髮的良好個人衛生習慣。

勤開窗 據報導,上海某影劇院放映通宵電影,隨機調查102名觀眾,發現99%的觀眾有不同程度的疲倦、頭昏、嗜睡、心慌、噁心胸悶等不適,年齡越小,出現症状的人數越多,且不適的程度越明顯。為什麼觀眾會出現這些症状的呢?據測定,放映通宵電影的影劇院,風速不符合標準的達91%,空氣濕度不符合標準達25%~33%,二氧化碳濃度超標達8%~11%,細菌總數超標達16%~50%。影劇院內環境如此低劣,很重要的一條原因是和通風換氣不夠有關。清潔新鮮空氣有良好刺激作用,有助於驅散倦意,提高工作、學習效率,防止傳播呼吸道傳染病。因此,平時也應勤開窗,尤其是公共場所,在早晚,工(課)間一定要開窗通風,以保持室內清潔。

不隨地吐痰 痰裡面有很多髒東西,特別是肺結核支氣管炎病人的痰里,還含有大量病菌。有人觀察,在一個開放性肺結核病人的一口痰中,含有500多萬個結核桿菌,在一天吐出來的痰中,結核桿菌竟多達30億。因此,這種病人隨地吐痰,就等於放毒,嚴重污染環境,影響他人健康。

除了肺結核之外,還有流行性腦脊髓膜炎猩紅熱白喉肺炎等病人,也可以通過吐痰傳播疾病。

有人認為,把痰吐在牆角、陰暗的地方,不會有什麼影響。其實,陰暗、潮濕的地方更適合細菌的生存和繁殖。也有人把痰吐在地上,然後用鞋底去擦,從表面上看,痰沒有了,實際上促使細菌、病毒隨塵埃更快地飛揚在空氣里,同時,由於鞋底上踩有痰,很容易帶到各處傳播。

要改變這一陋習,一定要從個人做起,養成把痰吐在痰盂里的習慣,沒有痰盂的地方,吐在紙里或手帕里,以便回家處理。

不隨地大小便 隨地大小便,糞便里的病菌、蟲卵就會污染環境和水源,傳播疾病,損害健康。

寄生蟲卵、病菌和病毒在糞便中能活很長時間,傷寒桿菌能活數月之久,脊髓灰質炎病毒能活4個月。但是,這些細菌、病毒都怕高溫,在50℃時30分鐘就會被殺死,60~70℃時,5分鐘即能殺滅。因此,只要做到不隨地大小便,糞缸加蓋,密封發酵,就能達到糞便無害化

不隨地倒垃圾 垃圾里常常帶有多種病菌和寄生蟲卵以及有害物質。垃圾中有機物質腐爛分解的時候還會散發出大量有害氣體,孳生蒼蠅、跳蚤、老鼠,傳播疾病。

家庭生活中的垃圾,應每天倒在指定的垃圾收集處,做到日清日運;集體單位的垃圾,要放在有蓋垃圾箱內,不可亂丟,尤其是腐爛變質、有害有毒廢棄物,應嚴格清毒,焚毀或深埋,做到無害化處理;農村收集的垃圾,最好泥封堆肥,使垃圾發酵產熱殺死蟲卵和病菌,提高肥效,防止肥源散失。

亂丟瓜果紙屑、亂倒垃圾是不良的衛生習慣,影響環境衛生和市容整潔。處理好垃圾是改善環境衛生,預防疾病,保障健康的有效措施。

32 生活衛生 | 家用電器的使用衛生 32
關於「預防保健/衛生習慣」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