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病學/血友病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醫學電子書 >> 《血液病學》 >> 出血性疾病 >> 血友病
血液病學

血液病學目錄

血友病是一組先天性凝血因子缺乏,以致凝血活酶生成障礙的出血疾病。其中包括血友病甲(因子Ⅷ、AHG缺乏),血友病乙(因子Ⅸ缺乏、PTC缺乏)及血友病丙(因子Ⅺ、PTA缺乏)。血友病甲多見,約為血友病乙的七倍。

遺傳方式與發病機理

先天性因子Ⅷ缺乏為典型的性聯隱性遺傳,由女性傳遞,男性發病,控制因子Ⅷ凝血成分合成的基因位於X染色體。患病男性與正常女性婚配,子女中男性均正常,女性為傳遞者;正常男性與傳遞者女性婚配,子女中男性半數為患者,女性半數為傳遞者;患者男性與傳遞者女性婚配,所生男孩半數有血友病,所生女孩半數為血友病,半數為傳遞者。約30%無家族史,其發病可能因基因突變所致。

因子Ⅸ缺乏的遺傳方式與血友病甲相同,但女性傳遞者中,因子Ⅸ水平較低,有出血傾向。因子X1缺乏,均導致血液凝血活酶形成發生障礙,凝血酶原不能轉變為凝血酶纖維蛋白原也不能轉變為纖維蛋白而易發生出血。

臨床表現

出血特點是延遲、持續而緩慢的滲血,可自發出血,但主要是輕傷後出血不易停止。因子Ⅷ、Ⅸ缺乏出血較重,二者臨床表現無差別;因子Ⅺ缺乏症状輕,自發性出血者甚少見。因子濃度越低,出血越嚴重。

一、皮膚粘膜出血

最常見,多發生於輕傷之後,出現頑固的持續的滲血,可長達數日或數周之久,如鼻衄及拔牙後出血。

二、肌肉出血

皮下及肌肉出血,可形成血腫,多於外傷後數日始形成。時間久者血腫周圍可形成偽包膜,稱血友病性血囊腫,壓迫和破壞周圍組織。

三、關節出血

為血友病的特有症状,發生率約7080%,輕型患者少見。主要發生於血友病甲,各關節均可累及,依次為膝、踝、髖、肘、腕、肩及手指小關節,先有疼痛和壓痛,繼之腫脹。輕者無後遺症,重者關節強直畸形,相應部位肌肉萎縮

四、內臟出血

血尿消化道出血亦較常見,但較上三者為少。顱內出血發生率為2.57.8%,死亡率高,一般在硬膜外出血或蜘蛛膜下腔出血。

實驗室檢查

一、常規檢查

出血時間血小板計數凝血酶原時間均正常。凝血時間試管法)在重型血友病延長(V111:C濃度低於12%時延長,>4%可正常)。

二、初篩試驗

凝血酶原消耗試驗PCT),正常>25秒,<20秒為異常。②白陶土部分凝血活酶時間(KPTT),是敏感的過篩試驗。一般以3545秒為正常範圍,超過正常對照10秒以上有意義。Ⅶ、Ⅴ、Ⅹ、凝血酶原和纖維蛋白原減少時也可延長,須加鑒別。③簡易凝血活酶生成試驗(STGT)正常值為1014秒,>15秒為異常。

三、確診試驗

用凝血活酶生成試驗(STGT、BiggsTGT)做糾正試驗,確定血友病類型。利用下述糾正劑特點,即能對三種血友病做出鑒別。

表5-5-4 確定血友病類型的常用糾正劑特點

糾正型 因子Ⅷ 因子Ⅸ 因子Ⅺ
正常血漿
貯存血漿
正常硫酸鋇吸附血漿
正常血清

四、因子活性測定

採用一期法,將已知有關因子缺乏的血漿做為基質血漿,加入兔腦浸出液,白陶土懸液、氯化鈣及不同稀釋度血漿,按凝固時間製成有關因子活性曲線。然後對受檢標本進行換算,以確定病情程度,根據Ⅷ:C百分率分型,重型<2%,中型25%,輕型625%,亞臨床型>45%。因子Ⅸ分型不同。

【診斷及鑒別診斷】

根據男性患者(因子Ⅷ、Ⅸ缺乏),有家族史,性聯隱性遺傳(因子Ⅺ缺乏為常染色本不完全隱遺傳),有關節、肌肉等出血特點;實驗室檢查KPTT、STGT異常,糾正試驗及相應凝血因子減少等,診斷無困難。

血友病須與血管性假血友病(Von Willebrand病)鑒別,後者的特點是常染色體顯性遺傳,血漿中缺乏因子Ⅷ相關Vw因子(ⅧR:WF)及因子Ⅷ相關抗原(ⅧR:Ag)。Ⅷ:RWF具有ⅧR:RCF,ⅧR:WF/BT和ⅧR:WF/GB活性。本病特點是出血時間延長阿司匹林耐量試驗陽性,血小板對玻璃珠的粘附性降低,對瑞斯托霉不聚集,血漿中因子Ⅷ:C和ⅧR:Ag減低,Ⅷ:C/Ⅷ:Ag比值增高。臨床上以皮膚粘膜出血為主。

【預防】

一、避免創傷或較重的體力活動 盡量避免注射和手術。

二、禁服影響血小板功能的藥物

如阿司匹林、保太松、消炎痛潘生丁等。活血化瘀中草藥亦應避免。

三、花生衣

有抗纖溶作用。可減輕出血,縮短凝血時間,但不能提高凝血因子水平。花生衣4g/日。

四、開展傳遞者的診斷諮詢工作

妊娠早期進行基因診斷,對血友病胎兒終止妊娠。

【治療】

一、局部止血治療

包括局部壓迫、放置冰袋、局部用血漿、止血粉、凝血酶或明膠海綿貼敷等。

二、替代療法

(一)輸血漿 為輕型血友病的首選有效療法。新鮮血漿和新鮮冰凍血漿含有所有的凝血因子。因子Ⅷ:C不穩定,生物半衰期為812小時。因子Ⅸ較穩定,可輸5天以內的庫存血,一次最大安全量為1015ml/kg。輸注1.000ml血漿可使因子Ⅷ提高正常的2025%,不易達到25%以上,重症出血需提高到正常的2540%。因子Ⅸ易彌散至血管外,輸血漿1520ml/kg,僅可使之升高510%,故對嚴重出血,必須用因子Ⅸ濃縮劑。因子Ⅺ不易彌散,一次輸血漿720ml/kg,可使因子濃度提高3050%,且可持續12天,對重症出血可達止血濃度。維持量可酌情510ml/kg/每12小時或每日。術後用到1014天或至傷口癒合。

需要輸入的凝血因子理論值計演算法

需要輸入的血漿量(ml)=(要求達到的血漿水平%-測得的血漿%)×血漿容積。

血漿容積(L)=體重(kg)×0.07×(1-紅細胞壓積%)

計算出理論值後,尚需根據彌散和生物半壽期以及實際有效率,決定是否需用首劑負荷量以及間隔多少時間補充一次。

(二)冷沉澱物 所含因子Ⅷ較新鮮血漿高510倍。須冷凍乾燥存於-20°C下,室溫下放1小時活性即喪失50%,故應於1小時之內輸完。

(三)中純度因子Ⅷ製劑已被廣泛用於臨床,因子Ⅷ活性可提高25倍以上。4°C冰箱保存,用時加蒸餾水溶解靜脈滴注,用於重度血友病。國外已有高純度因子Ⅷ。

(四)凝血酶原複合物濃縮劑 即因子Ⅸ濃縮劑中含有因子Ⅷ和因子Ⅸ。

後二者劑量,輕型出血510U/kg/次,1-2次,中度出血30U/kg/次,重度出血50U/kg,連用45日或傷口癒合。每單位因子相當於男性新鮮血漿1ml。

三、去氨基-D-精氨酸血管加壓素

(DDAVP)可使血管內皮細胞釋放ⅧR:Ag,而Ⅷ:C的升高與ⅧR:Ag上升有關,有後可使Ⅷ:C增加2~3倍,但對嚴重血友病無效,常用於輕型血友病甲及血管性假血友病。0.30.5ug/kg,以30ml生理鹽水稀釋後在20分鐘內靜脈點滴完畢。12小時後重複一次,每療程25次,亦可局部應用,但劑量須加大。副作用心率過快,顏面潮紅,有抗利尿作用。DDAVP可促進纖溶酶活化素的釋放,激活纖溶系統,故應同時應用6-氨基已酸1g,每日三次口服,也可先用1g靜注,後改為口服。

四、腎上腺皮質激素

改善毛細血管通透性,對控制血尿、加速急性關節積血的吸收及對有Ⅷ因子抗體的患者有一定療效,可與輸血漿及濃縮劑合用。

五、抗纖溶藥物

常用6-氨基已酸,有血尿及腦出血者禁用。

六、達那唑

(danazol)可使因子Ⅷ濃度上升,600mg/d,連服14天。

(沈素芸)

參看

32 原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 | 彌散性血管內凝血 32
關於「血液病學/血友病」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