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蛋白質的結構與功能的關係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醫學電子書 >> 《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 >> 蛋白質化學 >> 蛋白質的結構及其功能 >> 蛋白質的結構與功能的關係
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

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目錄

(一)蛋白質一級結構與其構象及功能的關係

蛋白質一級結構是空間結構的基礎,特定的空間構象主要是由蛋白質分子中肽鏈和側鏈R基團形成的次級鍵來維持,在生物體內,蛋白質的多肽鏈一旦被合成後,即可根據一級結構的特點自然摺疊和盤曲,形成一定的空間構象。

Anfinsen以一條肽鏈的蛋白質核糖核酸酶為對象,研究二硫鍵的還原和氧化問題,發現該酶的124個胺基酸殘基構成的多肽鏈中存在四對二硫鍵,在大量β-巰基乙醇和適量尿素作用下,四對二硫鍵全部被還原為桽H,酶活力也全部喪失,但是如將尿素和β-巰基乙醇除去,並在有氧條件下使巰基緩慢氧化成二硫鍵,此時酶的活力水平可接近於天然的酶。Anfinsen在此基礎上認為蛋白質的一級結構決定了它的二級、三級結構,即由一級結構可以自動地發展到二、三級結構(圖1-10)。

一級結構相似的蛋白質,其基本構象及功能也相似,例如,不同種屬的生物體分離出來的同一功能的蛋白質,其一級結構只有極少的差別,而且在系統發生上進化位置相距愈近的差異愈小(表1-2,表1-3)。

表1-2 胰島素分子中胺基酸殘基的差異部分

胰島素來源 胺基酸殘基的差異部分
A5 A6 A10 A30
Thr Ser Ile Thr
Thr Ser Ile Ala
Thr Ser Ile Ala
Thr Ser Ile Ser
Ala Ser Val Ala
Ala Gly Val Ala
Thr Gly Ile Ala
抹香猄 Thr Ser Ile Ala
鯉猄 Ala Ser Thr Ala

表1-3 細胞色素C分子中胺基酸殘基的差異數目及分歧時間

不同種屬 胺基酸殘基的差異數目 分歧時間(百萬年)
人-猴 1 50-60
人-馬 12 70-75
人-狗 10 70-75
豬-牛-羊 0
馬-牛 3 60-65
哺乳類-雞 10-15 280
哺乳類-猢 17-21 400
脊椎動物-酵母 43-48 1,100

核糖核酸酶的變性和復性示意圖


圖1-11 核糖核酸酶的變性和復性示意圖

(A)天然核糖核酸酶(B)變性失活(C)「錯亂」核糖核酸酶

促腎上腺皮質激素(ACTH)和促黑激素(MSH)均為垂體分泌的多肽激素。α-MSH和ACTh 4~10位的胺基酸結構與β-MSH的11~17位一樣,故ACTH有較弱的MSH的生理作用(圖1-12)。

在蛋白質的一級結構中,參與功能活性部位的殘基或處於特定構象關鍵部位的殘基,即使在整個分子中發生一個殘基的異常,那麼該蛋白質的功能也會受到明顯的影響。被稱之為「分子病」的鐮刀狀紅細胞貧血僅僅是574個胺基酸殘基中,一個胺基酸殘基即β亞基N端的第6號胺基酸殘基發生了變異所造成的,這種變異來源於基因遺傳信息突變(如圖1-13)。

ACTH、α-MSH和β-MSH一級結構比較


圖1-12 ACTH、α-MSH和β-MSH一級結構比較

正常 DNA ……TGt GGG CTT CTT TTT……
mRNA ACA CCC GAA GAA AAA
DNA(β亞基) N端…蘇-脯-谷-谷-賴……
異常 DNA ……TGT GGG GAT CTT TTT……
mRNA ……ACa CCC GUA GAA AAA……
hbs(β亞基) N端…蘇-脯-纈-谷-賴……

圖1-13 鐮刀狀紅細胞性貧血血紅蛋白遺傳信息的異常

(二)蛋白質空間橡象與功能活性的關係

蛋白質多種多樣的功能與各種蛋白質特定的空間構象密切相關,蛋白質的空間構象是其功能活性的基礎,構象發生變化,其功能活性也隨之改變。蛋白質變性時,由於其空間構象被破壞,故引起功能活性喪失,變性蛋白質在復性後,構象復原,活性即能恢復。

在生物體內,當某種物質特異地與蛋白質分子的某個部位結合,觸發該蛋白質的構象發生一定變化,從而導致其功能活性的變化,這種現象稱為蛋白質的別構效應(allostery)。

蛋白質(或酶)的別構效應,在生物體內普遍存在,這對物質代謝的調節和某些生理功能的變化都是十分重要的。

現以血紅蛋白(hemoglobin,簡寫Hb)為例來說明構象與功能的關係。

血紅蛋白是紅細胞中所含有的一種結合蛋白質,它的蛋白質部分稱為珠蛋白(globin),非蛋白質部分(輔基)稱為血紅素(見圖1-14)。Hb分子由四個亞基構成,每一亞基結合一分子血紅素。正常成人Hb分子的四個亞基為兩條α鏈,兩條β鏈。α鏈由141個胺基酸殘基組成,β鏈由146個胺基酸殘基組成,它們的一級結構均已確定。每一亞基都具有獨立的三級結構,各肽鏈摺疊盤曲成一定構象,β亞基中有8個α-螺旋區(分別稱A、B……H螺旋區),α亞基中有7個α-螺旋區。在此基礎上肽鏈進一步摺疊形成球狀,依賴側鏈間形成的各種次級鍵維持穩定,使之球形表面為親水區,球形向內,在E和F螺旋段間的20多個巰水胺基酸側鏈構成口袋形的疏水區,輔基血紅素就嵌接在其中,α亞基和β亞基構象相似,最後,四個亞基α2β2聚合成具有四級結構的Hb分子(見圖1-15)。在此分子中,四個亞基沿中央軸排布四方,兩α亞基沿不同方向嵌入兩個β亞基間,各亞基間依多種次級健聯繫,使整個分子呈球形,這些次級鍵對於維繫Hb分子空間構象有重要作用,例如在四亞基間的8對鹽鍵(圖1-16),它們的形成和斷裂將使整個分子的空間構象發生變化。

血紅素的結構式


圖1-14 血紅素的結構式

血紅蛋白β亞基的構象


圖1-15 血紅蛋白β亞基的構象

ABCDEFGH分別代表不同的α-螺旋區。共有八個螺旋區;阿拉伯數字代表在該區胺基酸殘基的序號;a-螺旋區之間的移行部位為無規捲曲,用AB,CD,EF,FG…等表示。C1,E7,C5,CF,C3,E3,的中間為血紅素,其中較大的黑點代表Fe2+。

血紅蛋白亞基間鹽鍵示意圖


圖1-16 血紅蛋白亞基間鹽鍵示意圖

鐵原子在氧合時落入血紅素平面


圖1-7 鐵原子在氧合時落入血紅素平面

Gra1utme.jpg


圖1-18

Hb的氧飽和曲線


圖1-19 Hb的氧飽和曲線

Hb在體內的主要功能為運輸氧氣,而Hb的別位效應,極有利於它在肺部與O2結合及在周圍組織釋放O2。

Hb是通過其輔基血紅素的Fe++與氧發生可逆結合的,血紅素的鐵原子共有6個配位鍵,其中4個與血紅素的吡咯環的N結合,一個與珠蛋白亞基F螺旋區的第8位組氨酸(F8)殘基的咪唑基的N相連接,空著的一個配位鍵可與O2可逆地結合,結合物稱氧合血紅蛋白。

在血紅素中,四個吡咯環形成一個平面,在未與氧結合時Fe++的位置高於平面0.7Å,一旦O2進入某一個α亞基的疏水「口袋」時,與Fe++的結合會使Fe++嵌入四吡咯平面中,也即向該平面內移動約0.75Å(圖1-17),鐵的位置的這一微小移動,牽動F8組氨酸殘基連同F螺旋段的位移,再波及附近肽段構象,造成兩個α亞基間鹽鍵斷裂,使亞基間結合變松,並促進第二亞基的變構並氧合,後者又促進第三亞基的氧合(圖1-18)使Hb分子中第四亞基的氧合速度為第一亞基開始氧合時速度的數百倍。此種一個亞基的別構作用,促進另一亞基變構的現象,稱為亞基間的協同效應(cooperativity),所以在不同氧分壓下,Hb氧飽和曲線呈「S」型(圖1-19)。

32 蛋白質的四級結構 | 蛋白質的理化性質 32
關於「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蛋白質的結構與功能的關係」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