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犬病毒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狂犬病是由狂犬病毒(Rabies Virus)引起的人畜共患的傳染病。早在1884年病毒發現之前,法國科學家巴斯德就發明了狂犬疫苗

狂犬病病毒是RNA病毒,屬彈狀病毒科,一端鈍圓,一端扁平,形同子彈。狂犬病病毒有兩種病毒株:一為能引起狂犬病的天然病毒株,毒力強,叫做自然病毒或街毒;一為經過兔腦多次傳代的病毒株,叫做固定毒。固定毒對人的致病力明顯減弱,但仍保持很好的抗原性,注入人體後可刺激抗體生成,故可用以製備疫苗。病毒的抵抗力不強,在56℃30分鐘或100℃2分鐘條件下即可滅活,但在4℃和0℃以下可分別保持活力達數周和數年。一般消毒方法,如日晒、紫外線、甲醛以及季胺類消毒劑新潔爾滅等)均能將其殺滅,故被狂犬咬傷的傷口可用新潔爾滅沖洗。狂犬病病毒可在雞胚、鴨胚、乳鼠腦以及多種組織培養(如人二倍體細胞地鼠腎細胞等)中生長,故可用這種方法從病人或病獸體內分離病毒和製備疫苗。所有溫血動物均可受染本病,但大多數地區的傳染源主要是病犬(約佔90%),病貓、病狼次之。在犬、貓狂犬病已經得到控制的地區,傳染源主要是野生動物,如西歐、北美的狐、臭鼬,中南美的吸血蝙蝠、食蟲蝙蝠等。病人傳染健康人的可能性很小,故也應注意隔離。病犬、病狼等的唾液中含病毒較多,於發病前數日即有傳染性。病毒主要通過咬傷的傷口進入人體。  

目錄

特徵

狂犬病毒粒子

狂犬病毒(Rabies virus, RV)屬於彈狀病毒科彈狀病毒屬。是引起狂犬病的病原體。外形呈彈狀,核衣殼呈螺旋對稱,表面具有包膜,內含有單鏈RNA。病毒顆粒外有囊膜,內有核蛋白殼。囊膜的最外層有由糖蛋白構成的許多纖突,排列比較整齊,此突起具有抗原性,能刺激機體產生中和抗體。病毒含有5種主要蛋白(L、N、G、M1和M2)和2種微小蛋白(P40和P43)。L蛋白呈現轉錄作用;N蛋白是組成病毒粒子的主要核蛋白,是誘導狂犬病細胞免疫的主要成分,常用於狂犬病病毒的診斷、分類和流行病學研究;G蛋白是構成病毒表面纖突的糖蛋白,具有凝集紅細胞的特性,是狂犬病病毒與細胞受體結合的結構,在狂犬病病毒致病與免疫中起著關鍵作用;M1蛋白為特異性抗原,並與M2構成細胞表面抗原。  

感染致病機理

狂犬病毒具有兩種主要抗原:一種是病毒外膜上的糖蛋白抗原,能與乙醯膽鹼受體結合使病毒具有神經毒性,並使體內產生中和抗體及血凝抑制抗體,中和抗體具有保護作用;另一種為內層的核蛋白抗原,可使體內產生補體結合抗體和沉澱素,無保護作用。

患者和患病動物體內所分離到的病毒,稱為自然病毒或街毒(stree virus),其特點是毒力強,但經多次通過兔腦後成為固定毒(fixed virus),毒力降低,可以製做疫苗

狂犬病毒不耐熱,在50℃時1小時,100℃時2分鐘即可滅活;對酸、鹼、新潔爾滅、福爾馬林等消毒藥物敏感;70%酒精、0.01%碘液和1%-2%的肥皂水亦能使病毒滅活。

狂犬病毒進入人體,沿周圍傳入神經而到達中樞神經系統,因此頭、頸部上肢等處咬傷和創口面積大而深者發病機會多。狂犬病毒主要存在於患病動物的延腦、大腦皮層、小腦脊髓中。唾液腺唾液中也常含有大量病毒,人被患狂犬病的動物咬傷、抓傷或經粘膜感染均可引起狂犬病,在特定條件下也可以通過呼吸道氣溶膠傳染。

感染者發病時呈高度興奮狀態,並伴有發熱頭痛、恐怖不安、驚風怕聲、肢體發麻、吞咽困難,一旦喝水即引起嚴重痙攣症状,出現恐水現象,故又稱「恐水症」 (hydrophobia)。3-5日後,病人轉入麻痹昏迷狀態,最後呼吸循環衰竭而死。  

危害與預防治療

野生動物有可能長期隱匿該病毒,因此該病在全世界的野生動物中廣泛流行,狐、獾、狼、猛、蝙蝠和其它野生食肉獸,則是自然界中傳播本病的儲毒宿主和自然疫原;在人口較為稠密的城鎮,本病則主要來源於帶毒的犬、貓,成為人和家畜發生狂犬病的主要傳染來源。

由於狂犬病毒產生的危害較為嚴重,因此應當做好防範工作。對犬、貓等寵物應嚴加管理,定期進行疫苗注射;人被狂犬咬傷,應立即清洗傷口,可用20%肥皂水、去垢劑、含胺化合物或清水充分洗滌。清洗後,儘快注射狂犬病毒免疫血清。另外,現在已經有科學家在研究一些神經毒素可以用來治療由狂犬病毒等寄生在人體神經系統的病毒引起的疾病

參看

關於「狂犬病毒」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