滋補參茸丸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方劑拼音】Zibu Shenrong Wan

【方劑組成】人蔘 15g 鹿茸(去毛) 15g 熟地黃 50g 龜板(醋淬) 40g 山藥 40g 當歸 40g 茯苓 25g 硃砂 25g 益智仁(鹽制)25g 補骨脂(鹽制)25g 龍眼肉 25g 枸杞子 25g 蒼朮 25g 牛膝 25g 桅子(炒焦) 15g 甘草 15g 黃柏(酒炒) 15g 柏子仁 15g 知母(酒炒) 15g 遠志(甘草制)15g 酸棗仁(炒) 15g 肉桂 10g 琥珀 10g 砂仁(鹽制) 10g

【方劑製法】以上二十四味,硃砂水飛或粉碎成極細粉;其餘熟地黃等二十三味粉碎成細粉,與上述粉末配研,過研,混勻,每100g粉末加煉蜜 140~160g製成大蜜丸,即得。

【功能主治】補氣養血壯陽添精。用於氣血衰弱,體倦乏力肌肉消瘦怔忡健忘,失眼驚悸,腎虛滑精陽痿不舉。

【用法用量】空腹服用,一次 1丸,一日 2次。

【注意事項】忌食生冷物。  

滋補參茸丸鑒別

取本品,置顯微鏡下觀察:草酸鈣簇晶直徑20~68μm,稜角銳尖。毛茸碎斷,毛干中部直徑13~50μm,表面由薄而透明的扁平細胞(鱗片)作復瓦狀排列的毛小皮所包圍,細胞的游離緣指向毛尖,髓質斷續灰棕色;末骨化骨組織碎 片近無色,邊緣不整齊,表面不平整,具多數不規則的塊狀突起物,其間隱約可見條紋;骨碎片呈不規則碎塊,淡灰色,表面有細密的縱向紋理及點狀孔隙,骨陷窩較多,大多呈類圓形或類梭形。薄壁組織碎片淡灰棕色至黑棕色,細胞多皺縮,內含棕色核狀物。不規則細小顆粒紅棕色,有光澤,邊緣暗黑色。不規則塊片灰黃色,表面有微紋理或孔隙。薄壁細胞紡錘形,壁略厚,有極微細的斜向交錯紋理。

【方劑出處】《中國藥典》 《金匱要略》《傷寒論

【性 狀】本品為棕褐色的大蜜丸;味腥、辛。

【規 格】每丸重9g

【貯 藏】密封。

關於「滋補參茸丸」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