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無菌性腦膜炎症候群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無菌腦膜炎症候群(AMS)又稱漿液性腦膜炎,是指具有腦膜刺激症状腦脊液細胞輕度或中度增多,而在腦脊液中找不到細菌的一種常見的臨床症候群象。

目錄

小兒無菌性腦膜炎症候群的病因

(一)發病原因

柯薩奇病毒埃可病毒是本病徵常見的病原,曾在世界各地引起數次大流行。其次是腮腺炎病毒。少數為其他病毒引起,如單純皰疹病毒淋巴脈絡叢腦膜炎病毒蟲媒病毒腺病毒EB病毒,此外還有鉤端螺旋體、急性細菌感染等。上海市用病毒分離和雙份血清檢查,在明確病原的79例小兒無菌性腦膜炎中,柯薩奇病毒和埃可病毒引起者佔67例(上海醫科大學兒科醫院,1974)。1960年Meyer等對430例無菌性腦膜炎作了研究,確定病原的305例中柯薩奇病毒和埃可病毒佔42%,脊髓灰質炎佔12%,腮腺炎病毒佔22%,淋巴脈絡叢腦膜炎病毒佔12%,少數為單純皰疹病毒和鉤端螺旋體。

柯薩奇病毒B組的6個型、A組及埃可病毒中的許多型都可以引起無菌性腦膜炎,其中柯薩奇A7,9,柯薩奇B2,3,4,埃可病毒4,6,9,11,16,30可引起流行,尤以埃可9流行的報導最多。脊髓灰質炎的各個型均可引起無菌性腦膜炎,但其重要性最近已大為減少。

(二)發病機制

病毒性腦膜炎是全身病毒感染經血流播散至中樞神經系統的結果。某些病毒主要感染腦膜,脈絡叢和室管膜而不感染腦實質者則造成腦膜炎;而另一些病毒則傾向於感染神經元和膠質細胞,所以造成腦炎。實際上兩種感染不可能截然分開,都有一定重疊。

小兒無菌性腦膜炎症候群的症状

本病徵一年四季均可發病,夏秋季多。以兒童占多數。起病可緩可急,伴厭食噁心嘔吐腹痛頭痛咽痛肌痛症状發熱一般為中等度,平均4~6天熱退,有時熱退又可重起,呈雙相熱型。大多病起1~2天內出現腦膜刺激征,但常不如化膿性腦膜炎顯著。

發病季節,流行病學和某些病狀可提供診斷線索,如無菌性腦膜炎同時有皮膚斑丘疹可能是埃可病毒感染,同時有流行性肌痛可能是柯薩奇病毒B組感染。確定診斷要靠病毒學血清學檢查腦脊液胸腔積液腹水、血中分離出病毒意義很大。大便或咽分泌物中分離出病毒須結合血清抗體滴度升高來診斷。病初和病後2~3周兩次取血作血清抗體測定,若滴度有4倍以上增高有診斷意義。

腮腺炎病毒無菌性腦膜炎病原中僅次於腸道病毒,占第2位,當無腮腺腫大時兩者症状相似,臨床上不能鑒別。一般來說,腮腺炎腦膜炎或腦炎冬春多見,有腮腺炎接觸史血澱粉酶增高。腮腺腫大是診斷流行性腮腺炎的有力證據,但腮腺炎病毒感染並不都出現腮腺腫大,而柯薩奇病毒和埃可病毒感染乙型腦炎都有並發腮腺腫大的報導。

一般說來,乙型腦炎的症状比腸道病毒感染症状重,持續時間長,但這種區別是相對的,乙型腦炎有的症状很輕,而腸道病毒可能有嚴重的腦炎症状。

小兒無菌性腦膜炎症候群的診斷

小兒無菌性腦膜炎症候群的檢查化驗

腦脊液細胞數一般在100~200,偶有高達1000以上。初起時以中性粒細胞為多,後期則以單核細胞為多,糖與氯化物正常,蛋白略增高。培養無細菌。末梢血白細胞正常或稍高。

CT、腦B超等檢查,可發現腦水腫等改變。

小兒無菌性腦膜炎症候群的鑒別診斷

本病徵應注意與結核性腦膜炎和經過不徹底的抗生素治療的化膿性腦膜炎相鑒別。

小兒無菌性腦膜炎症候群的併發症

重者可致驚厥,精神異常改變,腦水腫等。

小兒無菌性腦膜炎症候群的預防和治療方法

做好各種預防接種工作;積極防治呼吸道消化道感染疾病;加強營養、增強體質,提高抗病能力。

小兒無菌性腦膜炎症候群的西醫治療

(一)治療

主要為對症支持治療。注意休息、營養,對體弱年幼小兒,支持療法很重要。加強護理,防治繼發感染。有驚厥者應給予鎮靜藥。若無菌性腦膜炎症候群是由細菌感染引起的,應給予特效的抗生素治療。動物實驗證明激素可加重腸道病毒感染,故不主張用激素。

病毒引起者,在早期可使用干擾素治療。

(二)預後

本病徵及時確診,適當的治療,預後良好,多無合併症。留有後遺症的極少見,但文獻報導1歲以內患腸道病毒神經系統感染的有神經系統後遺症的較多。

參看

關於「小兒無菌性腦膜炎症候群」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