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診療/尿崩症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醫學電子書 >> 《默克家庭診療手冊》 >> 內分泌疾病 >> 垂體疾病 >> 尿崩症
默克家庭診療手冊

默克家庭診療手冊目錄

尿崩症是一種由於缺乏抗利尿激素而引起的一種疾病,其特徵是高度口渴(多飲)且排出大量稀釋性的低比重尿

患尿崩症時抗利尿激素(血管加壓素)分泌減少。該激素生理狀況下限制機體產生太多的尿,與其他垂體激素不同,它產生於下丘腦,貯存在垂體後葉並由此釋放入血液。如激素水平正常而腎臟對激素不敏感,也可發生尿崩症(所謂腎源性尿崩症)(見代謝性和先天性腎臟疾病)。

目錄

病因

尿崩症有多種病因。其一為下丘腦功能失常和抗利尿激素產生減少。其二是垂體無法將激素釋放入血。其他還有:下丘腦或垂體手術損傷,顱腦外傷,尤其是顱底骨折腫瘤結節病結核病腦動脈瘤或動脈阻塞導致腦炎腦膜炎及少見的組織細胞增多症(漢-許-克氏症候群)。

少數人有極度口渴的精神症状,大量飲水,排尿顯著增多,與尿崩症相似,但夜間排尿不醒。長期大量飲水可導致機體對抗利尿激素敏感性下降。

症状

尿崩症可逐漸或突然發病,可見於任何年齡。往往唯一的症状是極度口渴和大量排尿。病人大量飲水每天4000~40000ml,以補充尿中丟失的液體量,如果丟失的量不能及時補充,則很快出現脫水,發生低血壓休克。病人夜間也頻繁大量排尿。

診斷

出現多尿,就應懷疑尿崩症。首先檢測尿糖,排除其他疾病引起的多尿症糖尿病)。血液檢查可發現多種電解質水平異常。

禁水試驗最簡單又可靠。試驗期間不允許飲水,可能發生嚴重脫水,故應在醫務室或其他醫療場所進行。定時測定尿量、血電解質(鈉)水平及體重。一旦出現血壓明顯降低或心率增快或體重下降超過5%時,停止試驗並注射抗利尿激素。如果病人對激素敏感,則尿量減少,血壓回升,心跳正常,尿崩症診斷成立。

治療

各種原因引起的尿崩症均應治療。血管加壓素或乙醯纖維加壓素及抗利尿激素噴霧劑鼻腔給藥,每天噴霧數次,保持尿量正常,過量使用可導致水瀦留水腫及其他不良反應。即將進行手術的病人和昏迷者可注射抗利尿激素。某些藥物如氯磺丙脲氨甲醯氮卓、祛酯乙醯及利尿劑噻嗪類)能刺激抗利尿激素產生。上述藥物可能完全消除嚴重尿崩症的臨床症状。

參考

32 乳溢症 | 甲狀腺疾病 32
關於「家庭診療/尿崩症」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