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顫閾值降低
A+醫學百科 >> 室顫閾值降低 |
急性心肌梗塞時,室顫閾值明顯下降,如有早搏發生,易誘發室性心動過速或心室顫動。這是引起冠狀動脈閉塞性心律失常的電生理機制之一。冠狀動脈突然阻塞並發心律失常的發生率高達95%,發病急,來勢兇險,可在短時間內發展為心室顫動或心臟停搏致死。
目錄 |
室顫閾值降低的原因
引起冠狀動脈阻塞最常見的病因是在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所致的血管狹窄的基礎上有急性血栓形成,導致冠狀動脈突然阻塞。冠狀動脈痙攣、感染性心內膜炎、風心病、心肌病的血栓脫落阻塞冠狀動脈,冠狀動脈造影也可引起血管閉塞,經導管帶入血栓,冠狀動脈損傷性夾層瘤,PTCA術也可出現冠狀動脈阻塞引起心律失常。
室顫閾值降低的診斷
1、觸發活動 冠狀動脈閉塞以後,缺血區心肌細胞動作電位停滯在2相平台期,出現持續性的快速除極與復極,這種震蕩性電位變化引起早期後除極,細胞內鈣離子超載,形成RonT現象室性早搏,可誘發室性心動過速,甚至心室顫動。膜電位震蕩發生於動作電位3相以後,自動地再除極,稱為延遲後除極。早期後除極與延遲後除極均發生於前一動作電位之後,統稱為後除極。它們不會自發地獨立產生,必須由前一動作電位所觸發,又稱觸發活動。觸發活動被認為是冠狀動脈閉塞性心律失常形成的主要機制。
2、折返現象 急性心肌缺血以後,激動沿著受損區心肌細胞與健康心肌細胞構成的折返環路折返,或激動沿著受損區普肯野細胞與心室肌細胞構成的環路折返,形成室性早搏、室性心動過速及心室撲動或心室顫動。
3、損傷電流 缺血區心肌細胞不能正常地除極或復極,與健康心肌細胞之間存在著電位差,便有電流活動,當損傷電流達到周圍接近閾電位水平時,起搏細胞即可提早除極化,形成一次的動作電位,引起一次早搏,或誘發室性心動過速。
4、室顫閾值降低 急性心肌梗塞時,室顫閾值明顯下降,如有早搏發生,易誘發室性心動過速或心室顫動。
5、動作電位改變 心肌缺血以後,受損區心傳導組織動作電O相上升速度減慢,出現傳導阻滯。右冠狀動脈閉塞可引起竇房阻滯及房室阻滯,前壁心肌梗塞多引起左前分支阻滯。傳導阻滯可於冠狀動脈閉塞以後出現,又可於冠脈再通以後消失。
室顫閾值降低的鑒別診斷
室顫閾值降低的鑒別診斷:
1、阿斯症候群:阿-斯症候群(Adams-Stokes syndrome)即心源性暈厥,是由於心排出量急劇減少,致急性腦缺血所引起的暈厥及(或)抽搐。
2、心臟驟停:心臟驟停是指心臟射血功能的突然終止,大動脈搏動與心音消失,重要器官如腦嚴重缺血、缺氧,導致生命終止。這種出乎意料的突然死亡,醫學上又稱猝死。 引起心跳驟停最常見的是心室纖維顫動。若呼喚病人無回應,壓眶上、眶下無反應,即可確定病人已處於昏迷狀態。再注意觀察病人胸腹部有無起伏呼吸運動。如觸頸動脈和股動脈無搏動,心前區聽不到心跳聲,可判定病人已有心跳驟停。
1、觸發活動 冠狀動脈閉塞以後,缺血區心肌細胞動作電位停滯在2相平台期,出現持續性的快速除極與復極,這種震蕩性電位變化引起早期後除極,細胞內鈣離子超載,形成RonT現象室性早搏,可誘發室性心動過速,甚至心室顫動。膜電位震蕩發生於動作電位3相以後,自動地再除極,稱為延遲後除極。早期後除極與延遲後除極均發生於前一動作電位之後,統稱為後除極。它們不會自發地獨立產生,必須由前一動作電位所觸發,又稱觸發活動。觸發活動被認為是冠狀動脈閉塞性心律失常形成的主要機制。
2、折返現象 急性心肌缺血以後,激動沿著受損區心肌細胞與健康心肌細胞構成的折返環路折返,或激動沿著受損區普肯野細胞與心室肌細胞構成的環路折返,形成室性早搏、室性心動過速及心室撲動或心室顫動。
3、損傷電流 缺血區心肌細胞不能正常地除極或復極,與健康心肌細胞之間存在著電位差,便有電流活動,當損傷電流達到周圍接近閾電位水平時,起搏細胞即可提早除極化,形成一次的動作電位,引起一次早搏,或誘發室性心動過速。
4、室顫閾值降低 急性心肌梗塞時,室顫閾值明顯下降,如有早搏發生,易誘發室性心動過速或心室顫動。
5、動作電位改變 心肌缺血以後,受損區心傳導組織動作電O相上升速度減慢,出現傳導阻滯。右冠狀動脈閉塞可引起竇房阻滯及房室阻滯,前壁心肌梗塞多引起左前分支阻滯。傳導阻滯可於冠狀動脈閉塞以後出現,又可於冠脈再通以後消失。
室顫閾值降低的治療和預防方法
(1)預防誘發因素:一旦確診後病人往往高度緊張、焦慮、憂鬱,嚴重關注,頻頻求醫,迫切要求用藥控制心律失常。而完全忽略病因、誘因的防治,常造成喧賓奪主,本末倒置。常見誘因:吸煙、酗酒、過勞、緊張、激動、暴飲暴食,消化不良,感冒發燒,攝入鹽過多,血鉀、血鎂低等。病人可結合以往發病的實際情況,總結經驗,避免可能的誘因,比單純用藥更簡便、安全、有效。
(2)穩定的情緒保持平和穩定的情緒,精神放鬆,不過度緊張。精神因素中尤其緊張的情緒易誘發心律失常。所以病人要以平和的心態去對待,避免過喜、過悲。過怒,不計較小事,遇事自己能寬慰自己,不看緊張刺激的電視,球賽等。
(3)自我監測在心律失常不易被抓到時,病人自己最能發現問題。有些心律失常常有先兆症状,若能及時發現及時採取措施,可減少甚至避免再發心律失常。心房纖顫的病人往往有先兆徵象或稱前驅症状,如心悸感,摸脈有「缺脈」增多,此時及早休息並口服安定片可防患於未然。
有些病人對自己的心律失常治療摸索出一套自行控制的方法,當發生時用以往的經驗能控制心律失常。如「陣發性室上性心動過速」病人,發作後立即用刺激咽喉致噁心嘔吐,或深呼吸動作,或壓迫眼球可達到刺激迷走神經,減慢心率的目的,也能馬上轉復。
(4)合理用藥心律失常治療中強調用藥個體化,而有些病人往往願意接收病友的建議而自行改藥、改量。這樣做是危險的。病人必須按醫生要求服藥,並注意觀察用藥後的反應。有些抗心律失常藥有時能導致心律失常,所以,應盡量少用藥,做到合理配伍。
(5)定期檢查身體定期複查心電圖,電解質、肝功、甲功等,因為抗心律失常藥可影響電解質及臟器功能。用藥後應定期複診及觀察用藥效果和調整用藥劑量。
(6)生活要規律養成按時作息的習慣,保證睡眠。因為失眠可誘發心律失常。運動要適量,量力而行,不勉強運動或運動過量,不做劇烈及競賽性活動,可做氣功、打太極拳。洗澡水不要太熱,洗澡時間不宜過長。養成按時排便習慣,保持大便通暢。飲食要定時定量。節制性生活,不飲濃茶不吸煙。避免著涼,預防感冒。不從事緊張工作,不從事駕駛員工作。
參看
關於「室顫閾值降低」的留言: | 訂閱討論RSS |
目前暫無留言 | |
添加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