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免疫學/移植排斥的防止
醫學電子書 >> 《醫學免疫學》 >> 移植免疫 >> 移植排斥的防止 |
醫學免疫學 |
|
一、HLA配型
器官移桿的供、受者之間組織兼容性程度越高,器官存活的機率就越大。因此,在器官移植前,慎重選擇供者是至關重要的。一般供者的ABO血型必需與受者一致,這是比較容易做的。此外,供者的HLA組織型別也應儘可能與受者相近。在HLA各座中,DR座最為重要,其他座配型不同,通過免疫抑制可控制其排斥強度,而DR座配型不同,則器官存活率明顯降低。一般有親緣關係供、受者之間HLA型別相近的機會大得多。
HLA配型一般是鑒定供、受者的HLA表現型,即檢查HLA抗原。近年來,隨著分子生物學的發展,HLA的DNA定型法也已發展起來。
二、免疫抑制
採取免疫抑制措施可以有效地抑制植排斥的發生。
(一)免疫抑製藥物
免疫抑製藥物的應用,促進了人體器官移植的發展。60年代,由於硫唑嘌呤的問世,使器官移植存活率有了很大的提高。這個時期,硫唑嘌呤、皮質激素以及抗人胸腺細胞球蛋白的應用,使腎、肝、心移植都能在臨床開展起來,並取得了部分成功。70年代末,由於新一代高效免疫抑制劑環孢素A(GsA)的出現,使各種器官移植有了突破性的進展。CsA不但具有更強的免疫抑制作用,而且可以相對選擇性地作用於T細胞。因此,從1978年以後,CsA已廣泛應用於臨床器官移植。GsA與其它免疫抑製藥物聯合應用,可以提高作用效果,且可以減少GsA的用量,減少毒副作用。近年來,臨床採用GsA與強的松二聯療法,和用GsA與強的松和硫唑嘌伶的三聯療法,以及CsA與強的松、硫唑嘌呤和抗人胸腺細胞球蛋白和四聯療法,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80年代初期發現的另一種真菌代謝產物FK-506,具有比CsA更強的免疫抑制作用和相同的靶細胞選擇性。目前,FK-506已應用於臨床腎、肝、心以及心肺移植中,並發現與CaA合用效果更佳。
抗胸腺細胞球蛋白抗T細胞單克隆抗原可與T細胞結合,通過活化補體去除T細胞。抗CD3單抗還可以阻止T細胞識別移植抗原,防止移植排斥的發生。這二種抗體在臨床上已得到廣泛應用。
(三)輸血效應
由於擔心受者被HLA抗原及其他抗原致敏,發生超急排斥,所以多年來曾禁止給移植受者輸血。後來發現,移植前接受輸血的病人,腎移植存活時間可明顯延長。80年代,進一步的臨床實驗研究證明了這種觀察結果。此後,在許多移植中心都採取了預輸血的方案。輸血的這種作用的機制還不是很清楚,一般認為可能是:①輸血可活化TS細胞;②輸血可產生封閉抗體;③輸血可產生抗T細胞的獨特型抗體,陰斷T細胞識別抗原。確切機制尚有待進一步闡明。
三、移植耐受的誘導
由於免疫抑製藥物本身的毒性,以及應用免疫抑製藥物後患者免疫功能長期低下,容易導致感染,所以長期使用免疫抑制劑來防止稱植排斥會產生許多嚴重的副作用。解決移植排斥的根本方法,是誘導供、受體間的免疫耐受。因此,如何誘導成年個體間的免疫耐受具有重要的實際意義。近年來,移植耐受的研究已取得了許多重要的進展,主要有以下幾種誘導耐受的方法。
(一)用照射的方法誘導耐受
1.全淋巴照射(TLI)小鼠經全淋巴照射後輸入大量異基因骨髓,可形成不同程度的嵌合體。由於異基因骨髓在受體內分化、發育,並經過胸腺的選擇,可以導致耐受的產生。所以嵌合體的水平越高,移植物存活時間越長。這種模式已應用於臨床腎移植,可減少免疫製劑的用量。在某些研究中,誘導免疫耐受後,甚至在完全撤除免疫抑制劑後,機體對供體的MLR和細胞毒作用仍十分低下,移植物不被排斥。
2.紫外線照射用紫外線照射小鼠,同時在照射部位塗布抗原,可以滅活朗格罕細胞的抗原呈遞功能,使其對相應抗原的細胞免疫反應下降;胰島移植前,將供體的血液用紫外線照射後輸給受體,可誘志免疫耐受,使以後植入的胰島長期存活;異基因骨髓移植前經紫外線照射也可以降低GVHR。紫外線照射除對APC的作用外,可誘導TS細胞活性,抑制免疫應答。
(二)藥物誘導耐受
1.環磷醯胺(CY)誘導耐受 從靜脈注射供體脾細胞,48小時後腹腔注射CY的方法,可誘導H-2不同的受體小鼠產生不完全耐受。其表現為對供體細胞的特異性免疫應答降低,MLR和CTL活性明顯抑制,DTH反應也明顯降低,並可接受供體來源的腫瘤細胞不被排斥,但對供體的皮膚移植物仍會排斥,只是排斥期延長,在H-2相同,而只有次要組織相容性抗原不同的品系間,這種方法則可誘導完全耐受。在上述模型基礎上,將骨髓細胞和脾細胞的耐受原,再合併用CY和胸腺細胞血清,則可在H-2完全不同的品系小鼠間誘導完全的移植耐受。表現為耐受小鼠對供體鼠各種同種異型的特異反應消失,移植的皮膚可以長期存活不受排斥。這類耐受產生的主要機制是克隆排除。
2.環孢素A(CyA)誘導的耐受 對家兔的腎移植研究發現,短期應用CsA並進行腎移植後6個月,無關第三者的皮膚可被迅速排斥,而來自腎移植供者的皮膚可以穩定植活。狗和猴腎移植中也獲得相似的結果。CsA誘導的耐受大多為誘導Ts細胞。
(三)抗體誘導耐受溫表
1.抗淋巴細胞血清(ALS)誘導耐受 注射ALS的小鼠,在皮膚移植後1周,靜脈輸注供體來源的骨髓,在受體小鼠體內可檢出供體來源的血細胞,也即形成微量骨髓嵌合體。這樣,與供體抗原反應的T細胞將在胸腺中被陰性選擇去除,形成對供體組織的免疫耐受。表現為同種異型反應性消失,移植供體皮膚下被排斥等。目前,用抗淋巴細胞球蛋(ALG)進行骨髓輸入已應用於臨床腎移植中。
2.抗T細胞單株抗體誘導耐受 抗CD4單株抗體被廣泛應用於實驗性免疫耐受的誘導。用抗CD4單抗處理PCG大鼠,移植組織不相容的PVG.RTIa大鼠的心臟,獲得長期存活。停止注射抗體後,CD4+T細胞群逐漸恢復,但供體心臟不被排斥,這時移植新的PVG.RTIa移植物也可長期存活,而移植無關大鼠的心臟,則迅速被排斥。
3.抗獨特型(Id)抗體 抗T細胞抗原受體(TCR)的獨特型抗體可誘導對移植抗原的耐受,這方面的實驗研究已有報導,但人體應用尚未見報導。
4.抗粘附分子的抗體粘附分子是免疫細胞活化所必需的細胞表面分子。近來的研究證明,用抗粘附分子的單株抗體可阻斷免疫細胞活化,延長移植物的存活,並導致免疫耐受的產生。
移植耐受的研究已經取得了許多重要進展。近來研究證明,不但未成熟的T細胞在胸腺內可經程序性死亡途徑導致克隆排除,成熟的T細胞也可經此途徑導致克隆排除,因此,移植耐受的研究必將對器官排斥的最終解決作出貢獻。
移植反排斥的機制 | 免疫學檢測法 |
關於「醫學免疫學/移植排斥的防止」的留言: | 訂閱討論RSS |
目前暫無留言 | |
添加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