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免疫學/器官移植排斥的類型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醫學電子書 >> 《醫學免疫學》 >> 移植免疫 >> 器官移植排斥的類型
醫學免疫學

醫學免疫學目錄

一、宿主抗移植物反應

受者對供者組織器官產生的排斥反應稱為宿主抗移植物反應(host versus graft reaction,HVGR)根據移植物與宿主的組織兼容程度,以及受者的免疫狀態,移植排斥反應主要表現為三種不同的類型。

(一)超急排斥

超急排斥(hyperacute rejection)反應一般在移植後24小時發生。目前認為,此種排斥主要由於ABO血型抗體或抗Ⅰ類主要組織兼容性抗原的抗體引起的。受者反覆多次接受輸血妊娠或既往曾做過某種同種移植,其體內就有可能存在這類抗體。在腎移植中,這種抗體可結合到移植腎的血管內皮細胞上,通過激活補體有直接破壞靶細胞,或通過補體活化過程中產生的多種補體裂解片段,導致血小板聚集中性粒細胞浸潤並使凝血系統激活,最終導致嚴重的局部缺血及移植物壞死。超急排斥一旦發生,無有效方法治療,終將導致移植失敗。因此,通過移植前ABO及HLa 配型可篩除不合適的器官供體,以預防超急排斥的發生。

(二)急性排斥

急性排斥(acute uejection)是排斥反應中最常見的一種類型,一般於移植後數天到幾個月內發生,進行迅速。腎移植髮生急性排斥時,可表現為體溫度升高、局部脹痛、腎功能降低、少尿甚至無尿、尿中白細胞增多或出現淋巴細胞尿等臨床症状細胞免疫應答是急性移植排斥的主要原因,CD4+T(TH1)細胞和CD8+TC細胞是主要的效應細胞。即使進行移植前HLA配型及免疫抑製藥物的應用,仍有30%~50%的移植受者會發生急性排斥。大多數急性排斥可通過增加免疫抑制劑的用量而得到緩解。

(三)慢性排斥

慢性排斥(chronic rejection)一般在器官移植後數月至數年發生,主要病理特徵是移植器官的毛細血管內皮細胞增生,使動脈腔狹窄,並逐漸纖維化。慢性免疫性炎症是導致上述組織病理變化的主要原因。目前對慢性排斥尚無理想的治療措施。

二、移植物抗宿主反應

如果免疫攻擊方向是由移植物針對宿主,即移植物中的免疫細胞對宿主的組織抗原產生免疫應答並引起組織損傷,則稱為移植物抗宿主反應(graft versus host reaction,GVHR)。GVHR的發生需要一些特定的條件:①宿主與移植物之間的組織兼容性不合;②移植物中必需含有足夠數量的免疫細胞;③宿主處於免疫無能或免疫功能嚴重缺損狀態。GVHR主要見於骨髓移植後。此外,脾、胸腺移植時,以及免疫缺陷新生兒接受輸血時,均可發生不同程度的GBHR。

急性GVHR一般發生於骨髓移植後10~70天內。如果去除骨髓中的T細胞,則可避免GVHR的發生,說明骨髓中T細胞是引起GVHR的主要效應細胞。但臨床觀察發現,去除骨髓中的T細胞後,骨髓植入的成功率也下降,白血病的複發率,病毒真菌感染率也都升高。這說明,骨髓中的T細胞有移植物抗白血病的作用,可以壓倒殘留的宿主免疫細胞,避免宿主對移植物的排斥作用;也可以在宿主免疫重建不全時,發揮抗微生物感染的作用。因此,選擇性地去針對宿主移植抗原的T細胞,而保留其餘的T細胞,不但可以避免GVHR,而且可以保存其保護性的細胞免疫功能。

32 移植免疫 | 移植反排斥的機制 32
關於「醫學免疫學/器官移植排斥的類型」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