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內科學/發熱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醫學電子書 >> 《中醫內科學》 >> 總論 >> 中醫內科疾病症狀學要點 >> 發熱
中醫內科學

中醫內科學目錄

發熱是他覺或自覺體溫升高的一種症状,是內科疾病中常見症状之一,是機體正氣邪氣相爭,陰陽失調的一種病理反應。一般來說,有「陽盛則熱」和「陰虛發熱」兩種基本病機。發熱能耗氣傷津,損害機體,甚至造成不良後果。發熱的病因有外感和內傷;發熱方式有急性發熱、慢性發熱;熱勢有微熱、低熱、高熱、灼熱等。發熱的主要類型有如下幾種:

急性發熱:發熱起病急,病程較短,通常熱勢較甚或伴惡寒,多為外感病邪所致。

慢性發熱:發熱起病緩,病程較長,低熱多見,亦有高熱者,以內傷發熱最多。

發熱惡寒:發熱與惡寒同時存在,為外感表證的表現。.

寒熱往來:惡寒與發熱交替出現,為邪在少陽,樞機不利的表現。

身熱夜甚:發熱以夜間為甚,若伴舌紅絳,為營分發熱或陰虛發熱;若舌有瘀點瘀斑,多為瘀血發熱。.

潮熱:每於午後或夜間發熱,如潮汛之準時,多為陰虛發熱或濕溫發熱的表現。

高熱:又稱壯熱蒸蒸發熱,表現為肌膚灼熱,體溫多在39℃以上,多為外感發熱,陽明經證的特點。

低熱:一般體溫在37.2℃-38℃之間,多為氣血陰虧,臟腑功能失調所致的內傷發熱。

五心煩熱:表現為手心、腳心發熱和心煩,多為自覺發熱,體溫不一定升高,或時伴烘熱感,多為陰虛發熱或肝鬱發熱的表現。

參看

32 中醫內科疾病症狀學要點 | 咳嗽症状學要點 32
關於「中醫內科學/發熱」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