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傷科按摩學/踝管症候群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醫學電子書 >> 《中醫傷科按摩學》 >> 下肢傷筋 >> 踝部病症 >> 踝管症候群
中醫傷科按摩學

中醫傷科按摩學目錄

解剖生理

踝管又稱跖管,位於踝關節內側,是小腿後面與足底深部蜂窩組織間的骨纖維組織所形成的一條管道。它的淺面為跨於足內踝和跟骨結節之間的分裂韌帶,深部為跟骨距骨關節囊。踝管內,由前外向後內依次為脛後肌腱、趾長屈肌腱、拇長屈肌腱和脛後神經及脛後動、靜脈通過。脛神經在出跖管時,於分裂韌帶深分分為足底內側神經與足低外側神經,兩終支入足底,肌支支配諸肌,皮支分布於足底的皮膚

【病因病理

足部活動量突然增加,或踝關節內側反覆扭傷,使踝管內肌腱產生摩擦而形成腱鞘炎腱鞘腫脹、肥厚,跖管內容積增大,致踝管相對狹窄,由於管內壓力增高,產生足底內、外側神經受壓症状

分裂韌帶退變增厚,踝管內跟骨骨刺形成及骨折等,均可導致踝管狹窄,出現神經、血管受壓症状與體征

臨床表現與診斷】

本症的初期症状是站立或行走過久時,內踝後部疼痛不適,休息後即可緩解。隨著病情的加重,上述症状反覆出現,發作時間逐漸延長,病人有跟骨內側與足底麻木或蟻行感。嚴重者,可出現足趾皮膚乾燥、發亮,汗毛脫落與足部肌肉萎縮等。

檢查時,用手輕叩內踝後方,足底部針刺感加劇。足極度背伸時,症状亦可加重。X線拍片檢查,部分病例可提示距、跟骨內側骨贅形成。

依據其病史、症状、體征,可做出診斷。

【治療】

1.原則 舒筋通絡行氣活血祛瘀止痛。

2.施術部位 以踝管部為主,小腿後側和足部為輔。

3.取穴 承筋承山陰陵泉三陰交太溪照海水泉然谷

4.施術手法 推、按、揉、撥、擦、動。

5.時間與刺激量 每次治療時間十到十五分鐘為宜;刺激量,以病人能耐受為度。

6.手法操作(分以下三個步驟)

(1)推揉小腿踝管法 病人俯臥位。術者立於傷側,雙手自小腿內後側交替推至踝管下部數十次;繼之,雙手拇指或多指揉上述路線數分鐘,重點在踝管部。

(2)撥擦踝管按穴法 接上法。術者一手托握足部,另手拇指或食、中指撥踝管及其踝管內所通過的神經、肌腱1到3分鐘;然後用大魚際小魚際部擦踝管2分鐘;拇指按壓承筋、承山、陰陵泉、三陰交、太溪、照海等穴,各半分鐘。

(3)托握足部牽動法 病人仰臥位。術者立於床頭,雙手托握足部,牽拉踝關節1分鐘;繼之,在牽引姿勢下左、右搖轉踝關節各十數次,並將踝關節背伸、跖屈、內翻、外翻活動數次。

【注意事項】

1.勿使踝關節重複扭傷動作,注意局部保暖,可配合患部熱敷或熏洗。

2.治療期間症状嚴重者,可適當減少踝關節的主動活動。

3.保守療法無效者,可採取外科手術治療。

32 踝關節扭傷 | 跟腱扭傷 32
關於「中醫傷科按摩學/踝管症候群」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