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傷科按摩學/腓骨長短肌腱滑脫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醫學電子書 >> 《中醫傷科按摩學》 >> 下肢傷筋 >> 踝部病症 >> 腓骨長短肌腱滑脫
中醫傷科按摩學

中醫傷科按摩學目錄

解剖生理

腓骨長、短肌位於小腿外側,兩肌皆起於腓骨體的外側面,腓骨長肌起端較高,並掩蓋腓骨短肌。兩肌的肌腱外踝後面轉向前,在跟骨外側面分開,短肌腱向前止於第5跖骨基底的背側,長肌腱轉繞骰骨至足底,然後斜向內前方,止於第1楔骨及第1跖骨基底的外側面。在踝關節的外側,有上、下兩支持帶懸架於外踝與跟骨之間,以防止肌腱向前滑脫。該肌由腓淺神經支配,收縮時使足外翻

【病因病理

腓骨長短肌位於外踝後側管溝中,當足踝部過度跖屈內翻或過度背伸外翻的扭轉下,引起該肌腱拉傷,或懸架於外踝與跟骨之間的支持帶斷裂,肌腱因失去約束而從外踝後方面前滑脫。也可因外踝發育不全,溝管變淺,支持帶鬆弛或缺如,在肌腱緊張時,易向前滑脫。

臨床表現與診斷】

急性者,傷後病人常有外踝部肌腱滑脫感,局部腫脹,皮下瘀血、青紫、疼痛。足背伸外翻時疼痛更為明顯。沿腓骨長短肌腱有壓痛,該肌腱緊張、痙攣,足踝部不能做內翻活動。

慢性者,腓骨長、短肌腱常移位於外踝之上,行走時出現彈響,故有「彈響踝」之稱,一般不影響踝關節的負重與行走功能。

【治療】

1.原則 舒筋通絡活血祛瘀,整復移位。

2.施術部位 足踝部。

3.取穴 承山陽陵泉絕骨太溪

4.施術手法 摩、按、推、動、擦。

5.時間與刺激量 視傷情而定。

6.手法操作(分以下三個步驟)

(1)撫摩足踝活血法 病人仰臥位。術者取坐位,一手固定足部,另手大魚際著力撫摩外側足踝部數十次。慢性者,可加推揉手法。

(2)按壓俞穴鎮痛法 病人仰臥位。術者用拇、中指對按承山、條口穴半分鐘,拇指按壓陽陵泉、絕骨、太溪穴,各零點到一分鐘。

(3)動踝推按複位法 病人仰臥位,術者一手拇指按壓外踝後緣(腓骨長、短肌腱處),餘四指放於內踝,以施固定。另手握拿足趾部,將足極度跖屈內翻,再迅速外翻背伸,手下有肌腱位移感為佳。繼之,拇指順該肌腱推理、按壓數遍即可。

慢性者,可用魚際沿處踝處腓骨長、短肌腱方向施擦法2分鐘。

【注意事項】

1.急性滑脫,手法治療後,踝部軟固定,限制活動3到5日,以防止再滑脫。

2.注意局部保暖,避免寒冷刺激。

3.可配合局部熱療。

(附)外傷性滑囊血腫

外傷性滑囊血腫,均由急性損傷所致。常發生於上肢肘關節後部、腕關節背面橈側和下肢的髕上區等部位。

32 跖腱膜勞損 | 肘後滑囊血腫 32
關於「中醫傷科按摩學/腓骨長短肌腱滑脫」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