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學/肱骨髁上骨折
醫學電子書 >> 《骨科學》 >> 上肢骨折 >> 肱骨髁上骨折 |
骨科學 |
|
|
肱骨髁上骨折多發生10歲以下兒童,成年人很少見。
一、骨折類型及移位機理
根據暴力來源及方向可分為伸直、屈曲和粉碎型三類。
(一)伸直型 最多見,佔90%以上。跌倒時肘關節在半屈曲或伸直位,手心觸地,暴力經前臂傳達至肱骨下端,將肱骨髁推向後方。由於重力將肱骨幹推向前方,造成肱骨髁上骨折。骨折線由前下斜向後上方(圖3-26)。骨折近段常刺破肱前肌損傷正中神經和肱動脈(圖3-27)。骨折時,肱骨下端除接受前後暴力外,還可伴有側方暴力,按移位情況又分尺偏型和橈偏型。
圖3-26 肱骨髁上骨折線 | 圖3-27 髁上骨折損傷神經、血管 |
1.尺偏型 骨折暴力來自肱骨髁前外方,骨折時肱骨髁被推向後內方。內側骨皮質受擠壓,產生一定塌陷。前外側骨膜破裂,內側骨膜完整。骨折遠端向尺側移位。因此複位後遠端容易向尺側再移位。即使達到解剖複位,因而內側皮質擠壓缺損而會向內偏斜。尺偏型骨折後肘內翻發生率最高。
2.橈偏型 與尺偏型相反。骨折斷端橈側骨皮質因壓擠而塌陷。外側骨膜保持連續。尺側骨膜斷裂,骨折遠端向橈側移位。此型骨折不完全複位也不會產生嚴重肘外翻,但解剖複位或矯正過度時,亦可形成肘內翻畸形。
(二)屈曲型 較少見。肘關節在屈曲位跌倒,暴力由後下方向前上方撞擊尺骨鷹嘴,髁上骨折後遠端向前移位,骨折線常為後下斜向前上方,與伸直型相反。很少發生血管、神經損傷。
(三)粉碎型 多見於成年人。引型骨折多屬肱骨髁間骨折,按骨折線形狀可分T型和Y型或粉碎型骨折。
二、臨床症状及鑒別診斷
臨床診斷比較容易,患者多系兒童。外傷後腫脹、疼痛、功能障礙並有畸形。在診斷肱骨髁上骨折同時要注意手部溫度、脈搏、運動及感覺,以明確有無血管,神經損傷。另外和肘關節脫位鑒別(表3-4)。
表3-4 肱骨髁上骨折與肘關節脫位鑒別要點
肱骨髁上骨折(伸直型) | 肘關節脫位 |
肘關節部分活動 肘後三角無變化 上臂短縮,前臂正常 |
肘關節不能活動 肘後三角骨性標誌有變化 上臂正常,前臂短縮 |
三、治療
(一)手法複位超關節小夾板固定 以伸直型肱骨髁上骨摺尺偏型為例,病人仰臥適當麻醉,兩助手首先對抗牽引,矯正重迭移位。術者兩手分別握住骨折近遠兩段互相擠壓,糾正側方移位,旋轉畸形,然後兩拇指從肘後推尺骨鷹嘴向前,兩手四指環抱骨折近段向後,此時令遠位助手在牽引下屈曲肘關節,兩手可感覺到骨折複位的骨擦音(圖3-28)。複位後按預先準備的木板,紙墊進行固定(圖3-29)。術後應注意肢體血運觀察,經常調整布帶,2周折除夾板,功能鍛煉。也可用石膏固定。
圖3-28先矯正側移位 再矯正前後移位
圖3-29 肱骨髁上骨折固定法
(二)牽引治療 骨折超過24~48小時。軟組織嚴重腫脹,已有水泡形成,不能手法複位,或複位後骨折不穩者(圖3-30)。
(三)手術探查神經、血管並整復骨折 肱骨髁上骨折一般採用手法整復或牽引治療。當有血管、神經傷時,特別是血管傷應考慮手術探查,手術目的是修復血管或解除其壓迫,對神經傷也同時採用手術治療,順便整復骨折。單純為了整復骨折很少採用手術方法。
圖3-30滑動懸吊牽引法治療肱骨髁上骨折
(一)血管神經損傷 肱骨髁上骨折嚴重併發症是血管傷。骨折端刺破血管比較少見,多因血管受刺激而痙攣或受到機械性壓迫,造成肢體遠端血供障礙。臨床上應注意檢查患肢橈動脈搏動。一旦發生可造成肢體壞死。
(二)缺血性肌攣縮 當肱動脈痙攣或受壓,肢體遠端血運嚴重障礙。肌肉因缺血而水腫。一般說缺血持續6~8小時以上,肌肉可發生壞死。變性壞死肌肉纖維化而攣縮,尤其多發生前臂掌側肌群,輕者僅手指不能伸直,嚴重者手指及腕關節均呈屈曲僵硬,套式感覺麻痹,爪狀手畸形等稱之缺血性肌攣縮,又稱伏克曼(Volkmann)氏攣縮。
缺血性肌攣縮最早症状是劇痛,當早期被動伸直手指時更為明顯。橈動脈搏動減弱或消失,手指發紺、發涼、麻木,一旦發現找出主要原因,有針對性採用手術探查或解除外固定進一步觀察。有些病例橈動脈搏動消失,但手指尚可活動,疼痛不嚴重,仍可手法複位或牽引複位,因骨折錯位復到矯正,解除對血管壓迫,橈動脈搏動即可恢復。
缺血性肌攣縮形成後,治療困難。關鍵是早期診斷和預防。
(三)肘內翻治療 尺偏型肱骨髁上骨折多後遺肘內翻,而橈偏型很少後遺肘內翻。在處理肱骨髁上骨折時,應特別注意防止肘內翻發生。一旦發生通過手術截骨矯正。
參考
肱骨幹骨折 | 尺橈骨幹骨折 |
關於「骨科學/肱骨髁上骨折」的留言: | 訂閱討論RSS |
目前暫無留言 | |
添加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