肱骨髁間骨折
A+醫學百科 >> 肱骨髁間骨折 |
肱骨髁間骨折
目錄 |
疾病分類
骨與創傷科
疾病概述
導致肱骨髁間骨折的外力是相當複雜的,故骨折的類型也是多種多樣的。既往曾將骨折分為屈曲型及伸展型,但這種骨折的分型與治療方法的選擇並無明顯的關係。Riseborough等人根據骨折的移位情況而將其分為四型:一型骨折無分離及錯位。Ⅱ型骨折有骨折塊的輕度分離。Ⅲ型骨折時,內及外髁均有旋轉移位。Ⅳ型骨折時關節面有嚴重破壞。這種分類法對治療方式的選擇提供了一定的依據。但其對錯位型骨折的描述並不十分詳盡。從現有的臨床資料觀察,雖然骨折的形狀很複雜,但還是有一定的規律性。根據外力的作用方向及骨折的移位情況及形狀,可將錯位型肱骨髁問骨骨折分為伸直內翻型及屈曲內翻型兩大類骨折。
(1)伸直內翻型:肘伸直位受傷,伴有明顯的肘內翻應力作用,骨折塊向尺側及後方移位,依損傷程度而將其分為三度。
(2)屈曲內翻型:肘關節在屈曲位受傷,同時伴有肘內翻應力,骨折塊向尺側及肘前方移位。
疾病描述
導致肱骨髁間骨折的外力是相當複雜的,故骨折的類型也是多種多樣的。既往曾將骨折分為屈曲型及伸展型,但這種骨折的分型與治療方法的選擇並無明顯的關係。
症状體征
診斷檢查
1、詢問傷情
包括受傷原因、時間、地點、受傷時身體姿勢及何部先著地,如有創口或出血,還應詢問創口處理經過,是否用過止血帶及上止血帶時間。
2、全面體檢
注意有無休克、軟組織傷、出血、檢查創口大小、形狀、深度及污染情況。有無骨端外露,有無神經、血管、顱腦、內臟損傷及其他部位的骨折。對嚴重傷員必須快速進行。
3、X線檢查
除正、側位X線攝片外,尚應根據傷情拍攝特殊體位相,如開口位(上頸椎損傷)、動力性側位(頸椎)、軸位(舟狀骨、跟骨等)和切線位(髕骨)等。複雜的骨盆骨折或疑有椎管內骨折者,尚應酌情行體層片或CT檢查。
治療方案
無移位者用上肢石膏或石膏托功能位固定,有移位者經複位後達到或近於解剖複位者,用石膏固定。複位不佳者則須開放複位加內固定術。術後患肢石膏托固定3~5周,早期功能活動。
用藥安全
1.功能鍛煉
早期合理的功能鍛煉,可促進患肢血液循環,減少肌肉萎縮,保持肌肉力量,防止關節僵硬,促進骨折癒合。所以,被固定的肢體,均要作適當的肌肉收縮和放鬆鍛煉。對於沒有固定的關節,應及時鼓勵病人做主動的功能鍛煉,當骨折端已達臨床癒合就逐漸加強負重鍛煉。
2.主動運動
是功能鍛煉的主要形式,根據病人的活動能力,在不影響骨折斷端移位的前提下,儘早進行肌肉收縮放鬆運動及未固定關節的各向運動,來促進血液循環,增強體質,減輕創傷對全身反應,防止關節僵硬,因此主動運動應自始至終貫串在整個骨折修復過程中。具體可分為兩個階段:
第一階段:骨折l-2周內斷端雖經整復,但不穩定,此時鍛煉主要形式是通過肌肉收縮放鬆運動及在不影響斷端再移位的情況下,進行上下關節屈伸活動,以幫助血液迴流,促進腫脹消退,防止肌肉萎縮,同時也通過肌肉收縮和舒張使壓力墊效應力增強,對穩固斷端和逐漸整復殘餘畸形有一定作用。
骨折2-3周後肢體腫脹疼痛已明顯減輕,軟組織創傷已基本修復,此時加強進行肌肉收縮與放鬆運動外,其他關節均可逐漸加大主動活動度,在牽引架上的病人,也可通過肌肉收縮、放鬆和身體其他部位的運動來帶動患肢的活動。
第二階段:此時骨折已達到臨床癒合標準,外固定和牽引拆除後,除了固定期間所控制的關節活動需繼續鍛煉修復外,某些病人由於初期鍛煉比較差,固定拆除後,還可能存在關節粘連、關節囊攣縮、肢體水腫等症状,那麼必須繼續鼓勵病人加強功能鍛煉,配合中藥外洗和推拿來促進關節活動和肌肉力量的迅速恢復。
3.被動運動
(1)按摩:適用於骨折斷端有腫脹的肢體,通過輕微按摩幫助腫脹消退。
(2)關節被動活動:骨折固定初期,少數病人因懼怕疼痛不敢做主動鍛煉,宜在醫務人員幫助下進行輔助性活動,促使病人更好地做主動鍛煉。對早日消除腫脹,防止肌肉萎縮粘連,關節囊攣縮有一定作用,但操作時要輕柔,不使骨折再度移位和加重局部創傷。
4.功能鍛煉注意
(1)功能鍛煉必須在醫務人員指導下進行。
(2)功能鍛煉應根據骨折的穩定程度,可從輕微活動開始逐漸增加活動量和活動時間,不能操之過急,若驟然作劇烈活動而使骨斷端再移位,同時也要防止有些病人在醫務人員正確指導下不敢進行鍛煉,對這樣的病人應作耐心說服工作。
(3)功能鍛煉是為了加速骨折癒合與恢復患肢功能,所以對骨折有利的活動應鼓勵病人堅持鍛煉,對骨折癒合不利的活動要嚴加防止,如外展型肱骨外科頸骨折的外展活動,內收型骨折的內收活動,伸直型肱骨髁上骨折的伸直活動,屈曲型骨折的屈曲活動,前臂骨折的旋轉活動,脛腓骨幹骨折的內外旋轉活動,橈骨下端伸直型骨折的背伸撓屈活動等都應防止。
健康問答網關於肱骨髁間骨折的相關提問
關於「肱骨髁間骨折」的留言: | 訂閱討論RSS |
目前暫無留言 | |
添加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