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灸學/經絡的組成和作用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醫學電子書 >> 《針灸學》 >> 經絡總論 >> 經絡的組成和作用
針灸學

針灸學目錄

經絡系統由十二經脈奇經八脈,十五絡脈和十二經別、十二經筋、十二皮部及許多孫絡、浮絡等組成。(表10-1)

表10-1 經絡的組成

經絡 十二經脈 意義-十二臟腑所屬的經脈,又稱正經
作用-運行氣血的主要幹道
特點-分手足三陰三陽四組,與臟腑連屬,有表裡相配,其循環自肺經開始至肝經止,周而復始循環不息,各經均有專定的腧穴
奇經八脈 意義-不直接連屬臟腑,無表裡相配,故稱奇經
作用-加強經脈之間的聯繫,以調節十二經氣
特點-任督兩脈隨十二經組成循環的通路,並有專定的腧穴,其他六脈不隨十二經循環,腧穴都依附於十二經脈
十二經別 意義-正經旁出的支脈
作用-加強表裡經脈深部的聯繫,以補正經在體內外循環的不足
特點-循環路線走向均由四肢別出走入深部(胸、腹)復出淺部(頭、頸)
十二經筋

意義-十二經脈所屬的筋肉體系
作用-聯結肢體骨肉,維絡周身,主司關節運動
特點-循環走向自四肢末稍走向軀幹,終於頭身,不入臟腑,多結聚於四肢關節和肌肉豐富之處

十二皮部

意義-十二經脈所屬的皮膚體質
作用-聯結皮內,加強十二經脈與體表的聯繫,是十二經脈在體表一定皮膚部位的反應區

特點-分區基本上和十二經脈在體表的循行部位一致

十五絡 意義-本經別走鄰經而分出的支絡部
作用-加強表裡陰陽兩經的聯繫與調節
特點-十二經脈和任督兩脈各有一個別絡加上脾之大絡,共為十五別絡
孫絡-絡脈最細小的分支,網羅全身

(一)十二經脈

十二經脈即手三陰(肺、心包、心),手三陽大腸三焦小腸),足三陽(胃、膽、膀胱),足三陰(脾、肝、腎)經的總稱。由於它們隸屬於十二臟腑,為經絡系統的主體,故又稱為「正經」。十二經脈的命名是結合臟腑、陰陽、手足三個面而定的。陽分少陽、陽明、太陽;陰分太陰、厥陰、少陰。根據臟屬陰、腑屬陽、內側為陰、外側為陽的原則,把各經所屬臟腑結合循行於四肢的部位,訂出各經的名稱。(表10-2)即屬臟而循行於肢體內側的為陰經,否則為陽經。十二經脈的作用主要是聯絡臟腑、肢體和運行氣血,濡養全身。

表10-2 十二經脈名稱表

陰經
(屬臟)
陽經
(屬腑)
循行部位
(陰經行於內側,陽經行於外側)
太陰肺經
厥陰心包經
少陰心經
陽明大腸經
少陽三焦經
太陽小腸經
上肢 前線
中線
後線
太陰脾經
厥陰肝經
少陰腎經
陽明胃經
少陽膽經
太陽膀胱經
下肢 前線
中線
後線

十二經脈的循行特點是:凡屬六臟(五臟加心包)的經脈稱「陰經」,它們從六髒髮出後,多循行於四肢內側及胸腹部,上肢內側者為手三陰,下肢內側者為足三陰經。凡屬六腑的經脈標為「陽經」,它們從六腑發出後,多循行四肢外側面及頭面,軀幹部,上肢外側者為手三陽經,下肢外側者為足三陽經。十二經脈的頭身四肢的分布規律是:手足三陽經為「陽明」在前,「少陽」在中(側),「太陽」在後;手足三陰經為「太陰」在前,「厥陰」在中,「少陰」在後。

十二經脈的走向規律為「手之三陰從胸走手,手之三陽從手走頭,足之三陽從頭走足,足之三陰從足走腹」。(《靈樞.逆順肥瘦》)

十二經脈通過支脈和經絡脈的溝通銜接,形成六組「絡屬」關係。即在陰陽經之間形成六組「表裡頭系」。陰經屬臟絡腑,陽經屬臟絡臟。(表10-3)。

表10-3 十二經表裡關係表

陰經

陽經
太陰肺經
…(外側)
陽明大腸經
厥陰心包經
…(中間)
少陽三焦經
少陰心經
…(內側)
太陽小腸經
表裡相對
陽經

陰經
陽明胃經
…(前側)
太陰脾經
少陽膽經
…(外側)
厥陰肝經
太陽膀胱經
…(後側)
少陰腎經
表裡相對

十二經脈的流注次序為:起於肺經→大腸經→胃經→脾經→心經→小腸經→膀胱經→腎經→心包經→三焦經→膽經→肝經,最後又回到肺經。周而復始,環流不息。(表10-4)。

十二經脈的流注次序


(二)奇經八脈

奇經八脈是任、督、沖、帶、陰維、陽維、陰蹺、陽蹺脈的總稱。它們與十二正經不同,既不直屬臟腑,又無表裡配合,故稱「奇經」。其生理功能,主要是對十二經脈的氣血運行,起溢蓄、調節作用。

任脈:為諸條陰經交會之脈,故稱「陰脈之海」,具有調節全身陰經經氣的作用。

督脈稱「陽脈之海」,諸陽經均與其交會,具有調節全身陽經經氣的作用。

沖脈為「十二經之海」,十二經脈均與其交會,具有涵蓄十二經氣血的作用。

帶脈約束諸經。陰維脈,陽維脈分別調節六陰經和六陽經的經氣,以維持陰陽協調和平衡。陰蹺、陽蹺脈共同調節肢體運動和眼瞼開合功能。

奇經八脈中的腧穴,大多寄附於十二經之中,唯任、督二脈,各有其專屬的腧穴,故與十二經相提並論,合稱為「十四經」。

十四經,是針灸學科內容的重要部分,由於十四經具有一定的循環路線和病候及其專屬腧穴主治;它不但是經絡系統的主幹,而且在臨床上還是辯證歸經(診斷疾病)和循經取穴施治的基礎。因此,學習針灸學,必須熟悉和掌握十四經所具有的特點。

(三)十五絡脈

十二經脈和任、督二脈各自別出一絡,加上脾之大絡,總計15條,稱為十五絡脈。十二經脈的別絡均從本經四肢肘膝關節以下的絡穴分出,走向其相表裡的經脈,即陰經別絡於陽經,陽經別絡於陰經。手太陰別絡從列缺分出,別走手陽明;手少陰別絡從通里分出,別走手太陽;手厥陰別絡從內關分出,別走手少陽;手陽明別絡從偏歷分出,別走手太陰;手太陽別絡從支正分出,別走手少陰;手少陽別絡從外關分出,別走手厥陰;足陽明別絡從豐隆分出,別走足太陰;足太陽別絡從飛揚分出,別走足少陰;足少陽別絡從光明分出,別走足厥陰;足太陰別絡從公孫分出,別走足陽明;足少陰別絡從大鐘分出,別走足太陽;足厥陰別絡從蠡溝分出,別走足少陽。任脈、督脈的別絡以及脾之大絡主要分布在頭身部。任脈的別脈從鳩尾分出後散佈於腹部;督脈的別絡從長強分出後散佈於頭,左右別走足太陽經;脾之大絡從大包分出後散佈於胸脅。《靈樞.經脈》曰:「凡此十五絡者,實則必見,虛則必下,視之不見,求之上下,人經不同,絡脈異所別也。」此外,還有從絡脈分出的浮行於淺表部位的浮絡和細小的孫絡,分布極廣,遍布全身。

四肢部的十二經別絡,加強了十二經中表裡兩經的聯繫,溝通了表裡兩經的經氣,補充了十二經脈循行的不足。軀幹部的任脈別絡、督脈別絡和脾之大絡,分別溝通了腹、背和全身經氣,輸布氣血以濡養全身組織。

(四)十二經別

十二經別是十二正經離、入、出、合的別行部分,是正經別行深入體腔的支脈。十二經別多從四肢肘膝關節以上的正經別出(離),經過軀幹深入體腔與相關的臟腑聯繫(入),再淺出於體表上行頭項部(出),在頭項部,陽經經別合於本經的經脈,陰經經別合於其相表裡的陽經經脈(合)。十二經別按陰陽表裡關係匯合成六組,在頭項部合於六陽經脈,故有「六合」之稱。足太陽、足少陰經別從膕部分出,入走腎與膀胱,上出於項,合於足太陽膀胱經;足少陽、足厥陰經別從下肢分出,行至毛際,入走肝膽,上繫於目,合於足少陽膽經;足陽明、足太陰經別從髀部分出,入走脾胃,上出鼻安 ,合於足陽明胃經;手太陽、手少陰經別從腋部分出,入走心與小腸,上出目內眥,合於手太陽小腸經;手少陽、手厥陰經別分別從所屬正經分出,進入胸中,入走三焦,上出耳後,合於手少陽三焦經;手陽明、手太陰經別從所屬正經分出,入走肺與大腸,上出缺盆,合於手陽明大腸經

由於十二經別有離、入、出、合於表裡之間的特點,不僅加強了十二經脈的內外聯繫,更加強了經脈所屬絡的臟腑在體腔深部的聯繫,補充了十二經脈在體內外循行的不足。由於十二經別通過表裡相合的「六合」作用,使得十二經脈中的陰經與頭部發生了聯繫,從而擴大了手足三陰經穴位的主治範圍。如手足三陰經穴位之所以能主治頭面和五官疾病,與陰經經別合於陽經而上頭面的循行是分不開的。此外,由於十二經別加強了十二經脈與頭面部的聯繫,故而突出了頭面部經脈和穴位的重要性及其主治作用。

(五)十二經筋

十二經筋是十二經脈之氣輸佈於筋肉骨節的體系,是附屬於十二經脈的筋肉系統。其循行分布均起始於四肢末端,結聚於關節骨骼部,走向軀幹頭面。十二經筋行於體表,不入內臟,有剛筋、柔筋之分。剛(陽)筋分布於項背和四肢外側,以手足陽經經筋為主;柔(陰)經分布於胸腹和四肢內側,以手足陰經經筋為主。足三陽經筋起於足趾,循股外上行結於 頁(面);足三陰經筋起於足趾,循股內上行結於陰器(腹);手三陽經筋起於手指,循臑外上行結於角(頭);手三陰經筋起於手指,循臑內上行結於賁(胸)。

經筋具有約束骨骼,屈伸關節,維持人體正常運動功能的作用。經筋為病,多為轉筋、筋痛、痹證等,針灸治療多局部取穴而瀉之,如《靈樞.經筋》載:「治在燔針劫刺,以知為數,以痛為輸」。

(六)十二皮部

十二皮部是十二經脈功能活動反映於體表的部位,也是絡脈之氣散布之所在。十二皮部的分布區域是以十二經脈在體表的分布範圍,即十二經脈在皮膚上的分屬部分為依據而劃分的,故《素問.皮部論篇》指出:「欲知皮部,以經脈為紀者,諸經皆然。」

由於十二皮部居於人體最外層,又與經絡氣血相通,故是體機的衛外屏障,起著保衛機體、抗禦外邪和反映病證的作用。近現代臨床常用的皮膚針、穴位敷貼法等,均以皮部理論為指導。

32 經絡總論 | 經絡的標本、根結、氣街、四海 32
關於「針灸學/經絡的組成和作用」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