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養學/嘌呤核苷酸的代謝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醫學電子書 >> 《臨床營養學》 >> 痛風 >> 嘌呤核苷酸的代謝
臨床營養學

臨床營養學目錄

核酸的基本結構單位是核苷酸,核苷酸可分解為核苷磷酸。核苷進一步分解為鹼基(嘌呤鹼和嘧啶鹼)與戊糖

25.1.1 嘌呤核苷酸的結構

(1)鹼基-嘌呤鹼核酸中常見的嘌呤鹼有腺嘌呤鳥嘌呤,它們由母體化合物嘌呤衍生而來。天然存在的重要嘌呤鹼還有次黃嘌呤黃嘌呤尿酸等,次黃嘌呤與黃嘌呤是分解代謝的中間產物,尿酸是人、猿和鳥類分解代謝的最終產物。

嘌呤鹼的化學結構


圖25-1 嘌呤鹼的化學結構

(2)核苷核苷由核糖和鹼基縮合而成。核糖的C1與嘌呤鹼的N9相連接。其結構如下:

核糖(左)與核苷(右,腺苷)的化學結構


圖25-2 核糖(左)與核苷(右,腺苷)的化學結構

(3)核苷酸核苷中的核糖羥基磷酸酯化生成核苷酸。常見的核苷酸有腺嘌呤核苷酸(AMP)、鳥嘌呤核苷酸(GMP)等,其結構舉例如下:

核苷酸(5′-腺苷酸)的化學結構


圖25-3 核苷酸(5′-腺苷酸)的化學結構

25.1.2 嘌呤核苷酸的合成

嘌呤的內源性合成主要在肝內進行,先由5′-磷酸核糖ATP磷酸核糖焦磷酸合成酶催化下合成5′-磷酸核糖焦磷酸,然後在谷氨醯胺磷酸核糖焦磷酸胺轉移酶(Glutamine-5-phospho-ribosylpyrophosphateamido-transferase,GRPPAT)作用下與谷氨醯胺形成1-氨基-5′-磷酸核糖,這是最關鍵的一步。這一步可受核苷酸(腺苷酸,鳥苷酸和次黃嘌呤核苷酸)的抑制。然後又在甘氨酸、甲酸等作用下轉變成次黃嘌呤核苷酸。谷氨酸的同類物重氮絲氨酸對此有抑制作用。次黃嘌呤核苷酸是最重要的核苷酸,並由此轉變成其他嘌呤核苷酸;也可由此分解代謝產生次黃嘌呤、黃嘌呤及尿酸。另一重要步驟是依靠次黃嘌呤-鳥嘌噙磷酸核糖轉移酶(HGPRT)將次黃嘌呤及鳥嘌呤轉變成這二種嘌噙的核苷酸,藉此控制尿酸的產量。當這種酶缺乏時,便失去控制,尿酸大量產生。同樣,當合成嘌呤的底物增多,如5′-磷酸核糖焦磷酸增加及/或谷氨醯胺增多,或鳥嘌呤核苷酸,腺嘌呤核苷酸,次黃嘌呤核酸不足,則對合成1-氨基-5′-磷酸核糖的反饋減弱,嘌呤合成增多。前者見於PRPP合成酶活性增高,後者見於HGPRT缺乏。

通過同位素稀釋法測定,發現參予代謝的尿酸庫男性為1200mg(800~1600mg),女性為600mg。1/5在血漿,4/5在血管外體液中。特發性高尿酸血症者尿酸庫增至1600~4000mg。有痛風者則尿酸庫可增至2~7.5倍。尿酸庫的尿酸65%即7000mg在不斷更新,痛風患者的更新可達5~10g。

口服同位素髮現N15甘氨酸後,發現約1/3痛風病人尿排泄的尿酸N15比正常人多,在第3~4天達高峰。如把數日小便加起來。則所排泄的同位素總量較正常人大3倍。HGPRT缺乏者在上述試驗中,尿同位素排量可較正常人增加15~20倍。上述結果表明這類病人體內嘌呤合成代謝增多,當然還有一部位病人尿同位素增加不顯著,可能與腎臟排泄尿酸過少有關。

25.1.3 嘌呤核苷酸的分解

(1)腺嘌呤核苷酸→次黃嘌呤核苷酸 通過AMP氨基水解酶的作用,經脫氨基反應,腺嘌呤核苷酸轉化成為次黃嘌呤核苷酸。

(2)次黃嘌呤核苷酸←→次黃嘌噙通過次黃嘌呤磷酸核糖基轉酶使核糖部分被分解出來,因加入無機磷酸而轉化成磷酸核糖焦磷酸(PRPP),留下游離的次黃嘌呤。此反應是可逆的。

痛風患者體內可能部分缺乏這種酶,患遺傳性代謝缺陷病者-自毀容貌症候群(Lesch Nyhan二氏症候群)的病人,體內完全缺乏此酶,可出現嚴重的智力低下與自我殘毀等症状,還產生大量尿酸並引起結石

Gpze2ia8.jpg


①谷氨醯胺磷酸核糖焦磷酸轉移酶 ②次黃嘌呤-鳥嘌呤磷酸核糖轉移酶③磷酸核糖焦磷酸合成酶 ④腺嘌呤磷酸核糖轉移酶⑤腺苷脫胺酶⑥嘌呤核苷酸化酶⑦5′-核苷酸酶 ⑧黃嘌噙氧化酶。PRPP:磷酸核糖焦磷酸

圖25-4 嘌呤核苷酸的合成

(3)次黃嘌呤→黃嘌呤黃嘌呤氧化酶使次黃嘌呤在C-2被氧化而生成黃嘌呤與過氧化氫

黃嘌呤尿症的患者體內嚴重缺乏或無這種酶,患者的尿酸形成減少,趨向於形成次黃嘌呤或黃嘌呤的結石。

(4)黃嘌呤→尿酸同樣在黃嘌呤氧化酶的催化下,使五元環中的C-8被氧化,而形成尿酸,人體嘌呤的分解代謝到此為止,除人、猿以外的其它動物,代謝還可繼續進行生成尿囊素尿素或氨。

(5)鳥嘌呤核苷酸←→鳥嘌呤該反應同樣受次黃嘌呤磷酸核糖基轉稱酶的催化,與次黃嘌呤核苷酸→次黃嘌呤的反應相似。

(6)鳥嘌呤→黃嘌呤 鳥嘌呤酶使C-2上的氨基被羥基取代。

各反應步驟如下:

尿酸排泄途徑有三:20~25%的尿酸從腸道排泄。腸道細菌有尿酸酶,使尿酸轉變成尿囊素,最後分解為二氧化碳和所隨糞便一起排出。細胞內分解約2%。其餘均由腎臟排泄。腎小球濾過後約為血漿中尿酸的95%。而其中98%被近端小管重吸收。尿酸排泄主要依靠明小管再分泌。分泌部分代表總尿尿酸的80%,分泌部位在近端還是遠端腎小管尚未完全清楚。重吸收和分泌可能都在近曲小管。腎小管重吸收研究表明:尿酸清除/肌酐清除=0.1,肌酐清除量遠大於尿酸清除;腎小管分泌研究顯示尿酸清除/肌酐清除〉1。這一現象可以解釋某些藥物的副作用,如阿斯匹林保泰松、丙碘舒在小劑量時可減少腎小管的尿酸分泌而減少了尿酸,大劑量時則重吸收減少大於分泌減少,所以增加尿酸的排泄。

在普食情況下,24h尿酸平均為750mg.d-1(或尿酸氮200mg.d-1)。忌嘌呤飲食下為350mg.d-1。尿酸在尿中以尿酸或尿酸鹽形式存在,尿越呈鹼性,則以尿酸鹽的形式存在越多。後者的溶解度較前者大17倍。所以酸性尿易形成腎結石或沉積於腎髓質

嘌呤核苷酸的分解


圖25-5 嘌呤核苷酸的分解

32 痛風 | 痛風的分類和發病原理 32
關於「營養學/嘌呤核苷酸的代謝」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