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求恩國際和平醫院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中國人民解放軍白求恩國際和平醫院,建於1937年11月7日,原名「晉察冀軍區後方醫院」,1938年加美援華醫療隊隊長諾爾曼.白求恩來到醫院,幫助創建了八路軍「模範醫院」和「特種外科醫院」。1939年11月12日,白求恩不幸以身殉職,為紀念這位偉大的國際主義戰士,1940年1月

Bkquy.jpg

醫院命名為白求恩國際和平醫院,印度援華醫療隊柯棣華大夫擔任醫院首任院長。1979年鄧小平同志為醫院題詞:「做白求恩式的革命者,做白求恩式的科學家」。1997年江澤民主席為醫院題詞:「繼承和發揚白求恩精神,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2007年胡錦濤主席為醫院執行維和任務的醫療分隊題詞:「忠實履行使命,維護世界和平」。目前,醫院已發展成為一所集醫療、教學、科研、康復、保健和急救為一體的現代化綜合性三級甲等醫院。醫院先後被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和世界衛生組織評為「愛嬰醫院」,被國家衛生部評為「全國百佳醫院」,連續三年被中華醫院管理學會評為「全國百姓放心醫院」和「全國百姓放心示範醫院」,連續七年被總部評為「全軍為部隊服務先進單位」。  

目錄

醫院設施

醫院佔地35萬平方米,分為工作區和生活區兩個院落,總建築面積19萬平方米。工作區佔地30萬平方米,建有門診大樓、住院部大樓、體檢中心大樓和綜合科技樓等多座現代化建築,醫療用房9萬平方米。近年落成投入使用的外科大樓,使用面積3.3萬平方米,可容納750張床位。醫療設備先進,擁有派特(PET)、雙光子全數字化電子直線加速器、核磁共振、螺旋CT、大型X光系列、大型全自動生化分析儀、大型電子顯微鏡、彩色B超、伽馬刀、X刀、電子胃鏡血液透析機、高壓氧倉等現代化設備5900多台(件),總價值4億元。醫院現有52個科室、84個專業,有各類技術人員1500餘人,其中高職級專家238名,博士、碩士321名,展開床位2000餘張,年均門診量77萬餘人次,收容4.3萬餘人次,醫療業務收益6億元。擁有國家、全軍、軍區及河北省重點學科23個,其中國家級重點學科2個: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重點學科——中醫內科風濕病學科、國家臨床藥理研究基地;全軍重點專科5個:全軍耳鼻咽喉科中心、全軍放射介入診治中心、全軍心律失常診治中心、全軍計劃生育優生優育中心、全軍臨床藥理基地;軍區重點專科13個:腎臟病研究診療中心、口腔疾病研究診療中心、骨科研究診療中心、神經外科研究診療中心、婦產科研究診療中心、兒科研究診療中心、神經內科研究診療中心、肝病研究診療中心、糖尿病診療中心、普通外科微創診療中心、危重症急救中心消化內鏡診療中心、眼科診療中心;河北省重點專科3個:河北省燒傷整形研究診療中心、河北省男性生殖研究診療中心、河北省重點專科—中醫科,形成了以國家和全軍專科中心為重點、以軍區和河北省重點專科為支撐的優勢學科群。  

所授榮譽

醫院曾被國家衛生部、中華醫院管理學會評為「全國百佳醫院」;連續兩年被中華醫院管理學會評為「全國百姓放心醫院」和「消費者信得過醫院」;連續三年在全軍醫院優質服務活動中獲「白求恩杯」優質獎;被總後勤部評為「全軍為部隊服務先進單位」,被聯合國兒童基金組織和世界衛生組織授予愛嬰醫院;並榮獲全軍「九五」期間全面建設先進醫院、河北省文明服務三星級醫院、石家莊市講誠信、反欺詐競賽優勝單位、石家莊市十大知名醫院等多種榮譽,並榮獲河北省首屆「消費公平合理、醫療質量滿意」消費者認證單位榮譽稱號。兩次榮立集體三等功,2001年被總後、軍區、河北省評為精神文明建設先進單位。  

專科介紹

心血管內科 普外肝膽科 神經外科 幹細胞移植中心 急診科 腎臟病科 血液內科 內分泌科 呼吸內科 消化內科 神經內科 心胸外科 骨科 泌尿外科 燒傷整形科 婦產科 兒科 中醫中西醫結合科 眼科 皮膚科 耳鼻咽喉頭頸外科 口腔科 肝病傳染科 麻醉科 老年病 腫瘤科 藥劑科 醫學工程科 放射線科 康復醫學科 病理科 檢驗科 超聲科 核醫學科 輸血科 遺傳醫學科 放療科 健康管理中心 消毒供應科 營養科 信息科  

邢台白求恩國際和平醫院總院舊址

白求恩國際和平醫院總院舊址位於邢台邢台市

1946年7月1日在在晉冀魯豫解放區的邢台市,誕生了一座當時聞名華北的醫院,她就是白求恩國際和平醫院總院,它是由伯承、小平等老一輩革命家親手領導創建的。

1945年8月,抗戰取得勝利,中國革命進入解放戰爭時期。當年8月20日,晉冀魯豫軍區成立,劉鄧等軍區首長從革命戰爭需要出發,向中央請求儘快建立一所較正規的大醫院。中央隨即派中央延安醫院院長何穆及姚冷子、侯明、何志泉、常宗禮、陳志英6人離開延河岸,奔赴太行山區,開展醫療衛生工作。何穆等人先見到了劉鄧等軍區首長,此後即開始準備工作。首先合編了原駐紮在長治的第18集團軍野戰預備醫院二所、第一野戰醫院三所,吸收了野戰衛生學校的10多名畢業生設置預備醫院。1946年春,預備醫院遷往當時率先獲得解放的太行直轄市邢台,晉冀魯豫軍區又陸續從各部隊調來一大批政工幹部和業務骨幹充實到預備醫院,使一座設床位200張,有醫護工作者225名的醫院在邢台籌建完成。

1946年7月1日,是邢台歷史上值得紀念的一天。這天,在邢台北關的邢台師範學校校舍(直隸第四師範學校舊址,今邢台學院),「晉冀魯豫軍區白求恩國際和平醫院總院」成立儀式舉行。在炮火瀰漫的硝煙中,這所肩負著和平、健康使命的醫院誕生了。和平醫院,有了一個正式的起點。

解放戰爭之初,一場場戰役在太行山區打響,而在太行山區解放最早的城市邢台市起到了重要的支援基地的作用,白求恩國際和平醫院在這血與火的洗禮中勇敢的擔負起了重要的救護職責,為革命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後來主力大軍南下,白求恩國際和平醫院奉命遷往長治。

(邢台北關河伯祠的邢台師範學校校舍,原直隸第四師範學堂舊址,1946年)

邢台白求恩國際和平醫院舊影
關於「白求恩國際和平醫院」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