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診斷學/竇性心律與竇性心律失常
醫學電子書 >> 《物理診斷學》 >> 心電圖 >> 心律失常 >> 常見心律失常的心電圖 >> 竇性心律與竇性心律失常 |
物理診斷學 |
|
竇房結是心臟正常的起搏點,凡起源於竇房結的心律稱為竇性心律。
1.正常竇性心律:①PⅡ、avF直立、PavR倒置;②P波規則出現,頻率60~100次/min;③P-P間隔之差小於0.12s;④P-r間期≥0.12s。凡具備①、②條可確定為竇性心律。(圖14-8-4)。
圖14-8-4正常竇性心律
2.竇性心動過速
(1)竇性心律成人心率>100次/min。一般不超過160次/min。
(2)竇性心律嬰兒心律>150次/min,兒童心率>120次/min。
竇性心動過速可發生在政黨人運動或情緒激動、過量的煙、酒、濃茶及咖啡均可引起竇性心動過速。病理情況見於發熱、貧血、甲狀腺機能亢進、休克、心力衰竭、心肌炎、或應用腎上腺素、阿托品、硝酸甘油等藥物後。
竇性心動過速往往ST段降低,T波平坦可能是由於交感神經過度興奮,也可能心動過速產生相對性心肌供血不足所致。圖14-8-5。
圖14-8-5竇性心動過速
3.竇性心動過速
竇性心律而心率<60次/min(成人)、一般不低於40次/min,常與竇性心律不齊同時存在在。
竇性心動過緩是由於迷走神經興奮性增高或竇房結受抑制所致。常見於運動員、老人、低溫麻醉、梗阻性黃疸、顱內壓增高、垂體或甲狀腺功能低下、洋地黃過量及應用β-受體阻滯劑等。
14-8-6竇性心動過緩及竇性心律不齊
4.竇性心律不齊
竇性心律而P-R間隔之差>0.12s。常與呼吸周期有關,吸氣時稍快、呼氣對稍慢。多見於青少年、感染後恢復期及植物神經功能不穩定的人。一般無重要臨床意義。圖14-8-6。
竇房結在一段時間內不能產生衝動,而使心房或整個心臟暫停活動,稱為竇性停搏。心電圖上在一段較正常P-R間隔顯著延長的時間內P-QRS-T波、停搏間歇時間一般大於2秒並與正常的P-R間距不成倍數關係,在長間歇後一般易出現交界性或室性逸搏。
圖14-8-7竇性停搏及交界性逸搏
竇房結本身發放衝動的功能正常,但在竇房結的周圍和心房肌之間發生傳導障礙,稱為竇房傳導阻滯。心電圖不能直接記錄出竇房結衝動的波形,只能根據心房激動(P波)間接推測竇房結的活動,所以一度竇房阻滯(竇房傳導時間延長)用心電圖無法作出診斷;當三度竇房阻滯(竇房結衝動全部不能傳入心房)時,心電圖不出現P波,與竇性停搏不能區別。只有二度竇房阻滯在心電圖上可識別。二度竇房傳導阻滯可分為Ⅰ型及Ⅱ型。Ⅰ型是竇房傳導時間逐漸延長,直至脫漏一次心房激動,心電圖表可為P-R間距逐漸縮短,最後發生一次漏搏,無P-QRS-T波群,含有脫漏的長P-P時距小於任何兩個短P-P時距之和,如此周而復始。Ⅱ型竇房傳導阻滯的心電圖表現在規則的P-P時距中突然出現一長間歇,其間無P-QRS-T波群,長的P-P時距為短的P-P時距的整倍數。圖14-8-8。此點可區別於竇性停搏。
圖14-8-8 3:2的Ⅱ度竇房傳導阻滯心電圖
暫時的竇性停搏和竇房阻滯見於迷走神經興奮性增高或洋地黃過量,常可用阿托品消除;持久存在時多為竇房結功能衰退的表現。
常見心律失常的心電圖 | 被動型異位心律 |
關於「物理診斷學/竇性心律與竇性心律失常」的留言: | 訂閱討論RSS |
目前暫無留言 | |
添加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