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痛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熱痛類風濕關節炎的主要表現之一。類風濕性關節炎又稱類風濕(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種病因尚未明了的慢性全身性炎症疾病,目前公認類風濕關節炎是一種自身免疫性疾病。可能與內分泌代謝、營養、地理、職業、心理和社會環境的差異、細菌病毒感染遺傳因索等方面有關係,以慢性、對稱性、多滑膜關節炎和關節外病變為主要臨床表現,屬於自身免疫炎性疾病。該病好發於手、腕、足等小關節,反覆發作,呈對稱分布。早期有關節紅腫熱痛和功能障礙,晚期關節可出現不同程度的僵硬畸形,並伴有骨和骨骼肌萎縮,極易致殘。從病理改變的角度來看,類風濕性關節炎是一種主要累及關節滑膜(以後可波及到關節軟骨骨組織、關節韌帶和肌鍵),其次為漿膜、心、肺及眼等結締組織的廣泛性炎症性疾病。類風濕性關節炎的全身性表現除關節病變外,還有發熱疲乏無力心包炎皮下結節胸膜炎動脈炎周圍神經病變等。廣義的類風濕性關節炎除關節部位的炎症病變外,還包括全身的廣泛性病變。

目錄

熱痛的原因

類風濕關節炎是一種很普遍的疾病,但是對於類風濕關節炎的常識來說很多人都不是很明白,那麼到底什麼才是類風濕關節炎呢?在這裡我們為你詳細的介紹一下,類風濕關節炎又稱類風濕(RA),是一種病因尚未明了的慢性全身性炎症性疾病,以慢性、對稱性、多滑膜關節炎和關節外病變為主要臨床表現,屬於自身免疫炎性疾病。該病好發於手、腕、足等小關節,反覆發作,呈對稱分布。

早期有關節紅腫熱痛功能障礙,晚期關節可出現不同程度的僵硬畸形,並伴有骨和骨骼肌萎縮,極易致殘。從病理改變的角度來看,類風濕關節炎是一種主要累及關節滑膜(以後可波及到關節軟骨骨組織、關節韌帶和肌鍵),其次為漿膜、心、肺及眼等結締組織的廣泛性炎症性疾病。類風濕關節炎的全身性表現除關節病變外,還有發熱疲乏無力心包炎皮下結節胸膜炎動脈炎周圍神經病變等。廣義的類風濕關節炎除關節部位的炎症病變外,還包括全身的廣泛性病變。

值得注意的一點是很多人都容易把類風濕與風濕看做是同一個病種,其實這種想法是錯誤的。在19世紀中葉之前,人們往往將兩者混為一談。隨著科技醫療發展,人們對類風濕也認識得越來越清楚,有關風濕關節炎與類風濕關節炎的區別可參考本書其他有關內容。類風濕關節炎這一病名是1858年由英國醫生加羅德首先使用的。1896年舍費爾和雷蒙將該病定為獨立的疾病,同年斯蒂爾對兒童型的類風濕性關節炎作了詳細的描述。1931年塞西爾等人發現類風濕病人血清鏈球菌凝集率很高,1940年瓦勒發現類風濕因子。1945年卡維爾蒂、1961年斯勒芬分別提出類風濕發病機理的自身變態反應理論,並得到確定。

熱痛的診斷

實驗檢查

多數活動期患者有輕至中度正細胞低色素性貧血白細胞數大多正常,有時可見嗜酸性粒細胞血小板增多血清免疫球蛋白IgGIgMIgA可升高,血清補體水平多數正常或輕度升高,60%—80%患者有高水平類風濕因子(RF),但RF陽性也見於慢性感染(肝炎結核等)、其他結締組織病和正常老年人。其他如抗角質蛋白抗體(AKA)、抗核周因子(APF)和抗環瓜氨酸多肽(CCP)等自身抗體類風濕關節炎的診斷有較高的診斷特異性,但敏感性僅在30%左右。

X線檢查

為明確本病的診斷、病期和發展情況,在病初應攝包括雙腕關節和手及(或)雙足X線片,以及其他受累關節的X線片。RA的X線片早期表現為關節周圍軟組織腫脹,關節附近輕度骨質疏鬆,繼之出現關節間隙狹窄,關節破壞,關節脫位或融合。根據關節破壞程度將X線改變分為Ⅳ期

I期 (早期)

1* X線檢查無破壞性改變

2 可見骨質疏鬆

II期 (中期)

1* 骨質疏鬆,可有輕度的軟骨破壞,有或沒有輕度的軟骨下骨質破壞

2* 可見關節活動受限,但無關節畸形

3 鄰近肌肉萎縮

4 有關節外軟組織病損,如結節腱鞘炎

III期(嚴重期)

1* 骨質疏鬆加上軟骨或骨質破壞

2* 關節畸形,如半脫位,尺側偏斜,無纖維性或骨性強直

3 廣泛的肌萎縮

4 有關節外軟組織病損,如結節或腱鞘炎

IV期(末期)

1* 纖維性或骨性強直

2 III期標準內各條

標準前冠有*號者為病期分類的必備條件

熱痛的鑒別診斷

雙足紅腫熱痛:由紅斑性肢痛症疾病引起的,在一定誘因下,陣發性出現雙足紅、腫、熱、痛等的臨床表現,是紅斑性肢痛症的一種臨床特點。紅斑性肢痛症(erythromelalgia)系以肢體遠端陣發性血管擴張,皮溫升高、膚色潮紅和劇烈燒灼樣疼痛為主征的一種植物神經系統疾病。紅斑性肢痛症(Erythromelalgia)是一種原因不明的末梢血管舒縮功能障礙性疾病臨床特徵為肢端皮膚紅、腫、痛、熱,多發生於雙足,發病年齡最小者8歲,最大者52歲。以青壯年多見,是一種少見疾病。 流行病學: 1878年Mitchell首先報導以指端皮膚紅、腫、熱、痛為特徵的一種疾病,並命名為紅斑性肢痛症。1964年Babb等將此病分為原發性繼發性兩類。近30年來,我國南京、西藏、貴州和兩廣等地區,曾在健康人群中大批流行性發病。1995年王嘉桔教授將主要發生在我國南方的一類具有流行性特點的紅斑性肢痛症定義為特發性紅斑肢痛症。

實驗檢查

多數活動期患者有輕至中度正細胞低色素性貧血白細胞數大多正常,有時可見嗜酸性粒細胞血小板增多血清免疫球蛋白IgGIgMIgA可升高,血清補體水平多數正常或輕度升高,60%—80%患者有高水平類風濕因子(RF),但RF陽性也見於慢性感染(肝炎結核等)、其他結締組織病和正常老年人。其他如抗角質蛋白抗體(AKA)、抗核周因子(APF)和抗環瓜氨酸多肽(CCP)等自身抗體類風濕關節炎的診斷有較高的診斷特異性,但敏感性僅在30%左右。

X線檢查

為明確本病的診斷、病期和發展情況,在病初應攝包括雙腕關節和手及(或)雙足X線片,以及其他受累關節的X線片。RA的X線片早期表現為關節周圍軟組織腫脹,關節附近輕度骨質疏鬆,繼之出現關節間隙狹窄,關節破壞,關節脫位或融合。根據關節破壞程度將X線改變分為Ⅳ期

I期 (早期)

1* X線檢查無破壞性改變

2 可見骨質疏鬆

II期 (中期)

1* 骨質疏鬆,可有輕度的軟骨破壞,有或沒有輕度的軟骨下骨質破壞

2* 可見關節活動受限,但無關節畸形

3 鄰近肌肉萎縮

4 有關節外軟組織病損,如結節腱鞘炎

III期(嚴重期)

1* 骨質疏鬆加上軟骨或骨質破壞

2* 關節畸形,如半脫位,尺側偏斜,無纖維性或骨性強直

3 廣泛的肌萎縮

4 有關節外軟組織病損,如結節或腱鞘炎

IV期(末期)

1* 纖維性或骨性強直

2 III期標準內各條

標準前冠有*號者為病期分類的必備條件

熱痛的治療和預防方法

類風濕關節炎是一種慢性疾病患,病程長、難調理,而要全面貫徹長時間多階段的調理方案,對病人的管理就顯得十分重要,必須做到醫患結合共同防治,否則一個好的調理方案,可能會因為來自病人方面的失誤而不能顯現出預期的效果,或短期收效卻得不到鞏固而前功盡棄,因此必須十分注重對於病人的管理,主張做好如下3個環節的工作,即:加強教育,認真指導,主動追綜。還有通絡開痹片科學的用藥指導

一加強教育

就是要對病人進行疾病知識的教育,用仙壹酒原則的教育,為此必須提供必要的宣傳資料、科普讀物,並舉辦健康宣教講座,使病人對此病有一定的知識儲備,便於理解調理方案、落實調理方案、有效地進行自我管理。

二認真指導

是指應詳細地向病人解釋調理方案、用藥的方法,而再利用回信、電話回答等形式解答病人提出的各種疑問,給予病人針對性的指導,使患者能結合其已掌握的知識,在調理的每一階段更好地理解用類風濕藥物的目的和意義,積極貫徹調理方案。

三主動追綜

必須建立完整的病患者檔案資料,定期主動地追綜隨訪,既可不斷了解調理效果,總結有益經驗,又可給患者提供不間斷的調理信息服務,使患者得到有針對性的指導,取得最佳調理。

參看

關於「熱痛」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