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外科/腹部創傷主要併發症及其處理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醫學電子書 >> 《普通外科學》 >> 腹部創傷 >> 腹部創傷主要併發症及其處理
普通外科學

普通外科學目錄

一、腹壁切口裂

腹部創傷術後發生切口裂開者約13%。切口裂開可分為腹壁各層全部裂開及部分裂開、腹壁切口裂開的原因:①年老體弱,營養不良;②縫合技術欠佳,傷口對合不好,縫合時腹膜撕裂等;③術後發生肺部併發症咳嗽頻繁使腹內壓增加;④術後發生腹脹或腹腔有感染髮生腸麻痹;⑤腹壁切口感染;⑥營養不良,影響癒合而裂開。

腹壁切口裂開多發生於術後一周左右。突然用力致腹壓增加時發生,患者感覺切口劇痛,和切口突然鬆開。檢查時見切口裂開,有淡血性液體從切口溢出或有腸管,網膜從切口脫出。

處理原則:對較小的切口裂開,患者危重不能耐受手術者,可用無菌紗布覆蓋並用膠布拉攏、固定、外層加強包紮。傷口完全裂開並有腸管或網膜脫出者,需立即到手術室在良好的麻醉下進行縫合,縫合時可用合金絲粗絲線進行腹壁全層縫合。

二、腹腔膿腫

腹腔膿腫是急性腹膜炎局限化的結果,腹部創傷後發生腹腔內感染比通常外科手術發生率高約20%左右。常見感染的原因為:①腹腔內臟器破裂,污染腹腔;②手術時遺漏傷情,尤其胃後壁,賁門部,胰腺十二指腸升結腸降結腸的固定部位,直腸損傷易漏診漏治;③腹腔內遺留異物;④污染嚴重的腹腔未徹底清洗,術畢,腹腔內未放置引流或引流不暢。

腹腔內膿腫最多見的部位是盆腔,膈下和腸袢間,腹腔內一旦形成膿腫,應積極進行膿腔引流。

三、腸瘺

腸外瘺是腹部創傷及腹部創傷術後常見的嚴重併發症之一。常見的原因有:①首次剖腹探查時將腸破裂漏診或處理不當;②胃腸縫合技術欠佳;③腹腔內有嚴重感染或異物存留;④腹腔引流物位置不合適,使腸壁受壓發生壞死穿孔,胃腸吻合口癒合不良。

有腸液,氣體或食物從創口排出,或從創面直接觀察到破裂的腸管,外翻的腸粘膜,是腸瘺的主要臨床表現。如創面出現腸液,糞便,氣體,腸粘膜等,腸瘺的診斷很確定。腸瘺發生的時間一般在術後4~8天,術後數天仍發熱腹痛或腹部有壓痛,應考慮有腸瘺的可能性。但有時瘺孔很小,或瘺管曲折狹小,腸液或氣體的溢出不明顯,而感染較重,尤其是在結腸瘺,腸內容物較干稠,更不易排出,臨床上難以肯定有無腸瘺。當有懷疑時,可作下述檢查:口服骨炭或染料(如靛胭脂),如在傷口內出現,即證明有腸瘺存在;瘺管造影,不僅可以顯示瘺的位置,深淺和大小,還可以明確有無引流不暢的膿腔以及臨近腸管的情況,一般在瘺發生3~5日後即可進行此項檢查;胃腸道鋇餐檢查,主要是明確胃腸道本身有無病變,如能顯示鋇劑從腸壁內口流出,可以更準確的確定瘺的部位。

腸瘺的局部處理可以概括為「吸」、「堵」、「補」三法、應用的順序是先「吸」後「堵」,必要時再「補」。「吸」就是應用雙套管持續負壓吸引的方法,及時的去除流出的腸液,以減輕對瘺口周圍組織的腐蝕作用,使炎症迅速消退。有一部分傷員經這種方法處理後,感染得以局限,瘺口可以逐漸癒合。瘺發生後二周左右,當瘺口炎症感染消退,已形成管狀瘺或唇狀瘺時,採取「堵」的方法,「堵」就是採用的機械方法將瘺堵住,恢復胃腸道的功能、便腸液不能外溢,有利於瘺進一步「從大到小」促進癒合而且可使病人正常的從口進食,改善營養狀況,促進瘺口愈口,大部分病人經過「吸」、「堵」瘺口可以治癒。「補」就是用手術方法治療不能自行癒合腸瘺,手術時機一般在腸瘺發生後3個月以後,腹腔感染完全控制,粘連大部分吸收,病人一般情況好轉時進行,這樣手術容易成功。

水、電解質平衡紊亂和營養難以維持是腸瘺死亡原因之一。腸瘺早期通過深靜脈插管補充水、電解質和營養,在局部情況許可時可採用「堵」的方法成功後,及早恢復口服飲食,口服營養仍不足時,尚可加用管飼方法,增加營養的攝入。

使用有效的抗菌素控制感染,瘺口周圍皮膚使用復方氧化鋅油膏塗抹,防止糜爛。預防敗血症胃腸道出血肺炎黃疸等併發症。

32 腹腔內個別臟器傷的臨床特點及處理原則 | 結腸癌、直腸癌 32
關於「普通外科/腹部創傷主要併發症及其處理」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