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診醫學/出血患者的臨床和實驗室判斷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醫學電子書 >> 《急診醫學》 >> 血液系統疾病急診 >> 急性出血性疾病 >> 出血患者的臨床和實驗室判斷
急診醫學

急診醫學目錄

正常情況下,凝血、抗凝血、纖溶系統三者之間存在著一種微妙的平衡,既保證機體的有效止血,又不發生過度的血栓形成(圖41-2)。任何一個系統發生異常即可造成出血或血栓形成的病理情況。因此,止血機制異常可有多種原因。在呈現出血情況時首先要判斷是否屬於局部組織損害(如潰瘍病)抑或止血異常。

凝血、抗凝血與纖溶的平衡機制


圖41-2 凝血、抗凝血與纖溶的平衡機制

(一)臨床判斷 輕度止血異常往往有外傷或局部病變時才顯露出來。靜脈穿刺部位的持續滲血,壓迫部位的廣泛紫癜引流管的持續失血,均提示患者的止血功能可能發生異常。止血異常的常見病因見表41-1,大致可分為先天性或後天獲得性。仔細地詢問病史和體檢將可提供臨床線索。病史和體檢應包括下列幾方面。①出血的特點:自發抑或外傷誘發,初發抑或終生性,發生頻率,嚴重程度;②出血家族史:有否性聯遺傳,遺傳方式;③過去及目前的治療:藥物誘發,如阿司匹林雙香豆素類、腫瘤化療輸血療效等。④同時存在的全身性疾病:如白血病尿毒症肝病感染腫瘤等。

表41-1 止血異常的病因

1.血小板減少
2.血小板功能異常
3.血管壁缺陷
4.凝血因子缺乏
5.纖溶過盛
6.複合缺陷

(二)實驗室篩選 為進一步確定止血缺陷的性質,還需要依靠實驗室檢查的結果(表41-2)。

表41-2 實驗室篩選試驗的臨床意義

試驗異常 缺陷 疾病
plat↓或plat↓BT 血小板減少 ITP或其他
plat↑ 血小板增多 骨髓增生症或其他
BT↑ 血小板功能不良 阿司匹林,尿毒症,VWD
PTT↑ 內凝系 血友病(FⅧ:C↓,少數↓Ⅸ或↓Ⅸ,肝素治療)
PT 外凝系 ↓因子Ⅶ(少見)
PT↑,PTT↑ 外凝系 維生素K缺乏香豆素類藥物、肝病、肝素治療
Fib↓ 纖維蛋白原血症 ↓纖維蛋白原(少見)
Fib↓,PT↑(IPTT↑) 纖溶 DIC,原發性纖溶
BT↑PTT↑ 複合性缺陷 VWD
plat↓,PT↑,Fib↓(PTT±↑) 複合性缺陷 DIC,肝病
所有試驗正常 止血功能正常,過敏性血管炎維生素C缺乏、異常蛋白血症或其他

注 plat:血小板數 Fib:纖維蛋白原

BT:出血時間  DIC:彌散性血管內凝血

PTT:部分凝血活酶時間 VWD:血管性假血友病

PT:凝血酶原時間

1.血小板計數 大多數醫院採用光學鏡計數,正常值為(100~350)×109/L,血小板數在(70~90)×109/L之間可無出血症状,如果無血小板計數的條件,可用血塗片估計法,正常時血小板:紅細胞為1:20。

2.出血時間(bleedingtime,BT) 反映血小板形成初期止血栓的能力,取決於血小板的數量和功能。平板出血時間能較正確地反映血小板功能狀況。方法:在維持5.33kPa(40mmHg)血壓的狀況下,在前臂皮膚劃一5mm長、1mm深的破口。每30s間歇以濾紙吸干血滴。在血小板數高於100×109/L時,出血時間超過8min,認為血小板有數量或質的異常。出血時間不受抗凝藥凝血因子的影響。

3.凝血酶原時間(prothrombintime,PT) 血漿中加入過量的組織凝血活酶兔腦浸出液)和Ca2+,測得的凝固時間。反映外凝系的完整性。正常值12~14s,比正常對照高出3s以上有診斷意義。常用於口服抗凝治療的監察。

4.部分凝血活酶時間(partialthromboplestin time,PTT) 是內源性凝血系及共同通路的凝血因子的篩選試驗。血漿中加入不完全的組織凝血活酶,如腦磷脂,並加入細微的帶負電荷的表面(白陶土)使內凝系Ⅻ激活。正常值25~40s。延長則反映除因子Ⅶ、ⅩⅢ以外的任何一種凝血因子的缺乏。

5.正常血漿的混合 如果延長的PT、PTT不能被1:1混合的病人血漿和正常血漿所糾正,則說明循環中存在凝血抑制物。延長的凝血時間可被完全糾正則說明凝血因子缺乏。

6.凝血因子水平測定 把患者血漿和缺乏某一因子的血漿以一定比例混合測得的凝固時間,與同樣稀釋度的正常混合血漿相比較,從正常曲線上測得患者血漿中某一因子的水平,以正常血漿的%來表示。正常值約50%~150%。

7.凝血酶凝固時間(thrombintime,TT)患者血漿中加入標準化的凝血酶,使纖維蛋白原轉變成纖維蛋白的時間。反映纖維蛋白原的量和質,以及凝血第三階段的有關因素。正常值20s,較正常對照延長5s以上有意義。延長見於類肝素抗凝物質增加,AT-Ⅲ活性顯著增加,纖維蛋白原質和量的異常,DIC和原發性纖溶。

8.纖維蛋白裂解產物(fibrindegradation products,FDP) 當纖溶系過度激活時產生FDP。常是DIC和原發性纖溶的標誌。正常值低於20mg/L。

9.纖維蛋白原水平(fibrinogenlevel) 有幾種方法測定,或用凝血酶凝固時間來粗略反映。正常值2B~4g/L。

10.纖維蛋白穩定因子(因子ⅩⅢ)定性 缺少症很少見,分為先天性和獲得性。有自發性出血傾向,但其他止血機制試驗都正常。患者的纖維蛋白凝塊很不牢固,極易溶解於1%醋酸和30%尿素溶液。

32 止血生理 | 幾種典型的出血性疾病 32
關於「急診醫學/出血患者的臨床和實驗室判斷」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