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診醫學/止血生理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醫學電子書 >> 《急診醫學》 >> 血液系統疾病急診 >> 急性出血性疾病 >> 止血生理
急診醫學

急診醫學目錄

組織受損後的快速止血,是一種極為重要的防禦機制。在分析病因時往往把血小板凝血缺陷分開考慮,實際上在維持止血功能方面,兩者是密切相關的。

(一)血小板在止血中的作用 血小板在小血管破損的止血中起著重要作用。在血管受損部位,血小板首先發生粘附。粘附的血小板釋放出ADP。ADP和暴露的內皮膠原共同促使血小板發生聚集反應,形成血小板聚合物。血小板聚合物加入被粘附的血小板形成初期止血栓,起著初期的防衛作用。聚集的血小板釋放出血清素可誘發受損血管的收縮,使受損部位血流減慢而有助於止血。

初期止血栓形成的同時,暴露的內皮下組織激活凝血系,形成纖維蛋白絲,纖維蛋白絲網路血小板血栓,加固止血栓,並有助於止血栓更牢固地粘在血管壁上。然後,血塊開始收縮,形成持久的止血栓。

(二)凝血過程 凝血過程是一系列凝血因子相繼激活的過程,是一種酶的連鎖反應。可以劃分成三個階段(圖41-1)。

Gl0icojl.jpg

圖41-1 凝血過程

1.凝血活酶的生成(thromboplastinformation) 可用活化的因子X(Xa)來簡單地代表凝血活酶。它的作用是使凝血酶原轉變成凝血酶。有兩種產生Xa的機制。①內源性凝血過程,涉及4組凝血因子在鈣存在的條件下被激活:接觸激活的凝血因子:因子Ⅺ、Ⅻ與潮濕的表面相接觸;抗血友病因子:因子Ⅷ、Ⅸ;血小板3因子(PF3);凝血酶原複合物,因子Ⅴ和Ⅹ。②外源性凝血過程,涉及3組凝血因子的相互作用:組織凝血活酶(因子Ⅲ);因子Ⅶ;凝血酶原複合物:因子Ⅴ和Ⅹ。

2.凝血酶(thrombin)的生成 凝血活酶在鈣的作用下,水解凝血酶原,使之轉化成凝血酶。

3.纖維蛋白(fibrin)的生成 凝血酶在因子ⅩⅢ作用下,將可溶性纖維蛋白原轉化成不溶性纖維蛋白。

(三)凝血的抑制因子 凝血過程在生理情況下受一系列抑制因子的制約,主要是抗凝血酶Ⅲ(AT-Ⅲ)和纖維蛋白溶解系。纖溶酶原(又名血漿素原)是一種正常的血漿成分,它在血塊形成過程中自動轉化,或者在某些激活劑作用下轉化成纖溶酶(血漿素)。纖溶酶是一種蛋白溶解酶,可將纖維蛋白和纖維蛋白原裂解成許多裂解產物(FDP)。機體纖溶活性過盛,可導致出血傾向,類似凝血異常。

32 急性出血性疾病 | 出血患者的臨床和實驗室判斷 32
關於「急診醫學/止血生理」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