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現絲蟲病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常現絲蟲病(filariasis perstans)系由常現絲蟲寄生於體腔(胸腔、腹腔和心包)、腸系膜、腎周圍或腹膜後組織所致的寄生蟲病。本病通過庫蠓叮咬傳播。

目錄

常現絲蟲病的病因

(一)發病原因

雌蟲長、寬為(70~80)mm×120μm,雄蟲長、寬為45mm×60μm。微絲蚴長、寬為200μm×4μm,無鞘膜。微絲蚴蟲體細長,頭端鈍圓,尾端尖細,外被有鞘膜。

(二)發病機制

發病機制與羅阿絲蟲病相似。蟲體進入人體後多寄生於深部淋巴系統中,主要見於下肢陰囊精索腹股溝、腹腔、腎盂等處。蟲體移行及其代謝產物引起皮下結締組織炎症反應,可致遊走性腫塊或腫脹。蟲體可以非周期性地進入周圍血液,引發機體發熱嗜酸粒細胞增多

常現絲蟲病的症状

常現絲蟲病可長期寄生而不產生症状,但有些病例可出現多種臨床症状:

1.症状

血管神經性水腫,與羅阿絲蟲卡拉巴腫相似。發熱蕁麻疹肝脾腫大。嚴重者可出現心包炎,甚至心力衰竭

2.體征

(1)頭痛關節痛神經精神症状、下肢陰囊浮腫,由血管神經性水腫引發,水腫可導致血管擴張關節積液、皮下腫脹

(2)微絲血症血液中出現微絲蚴,且數目逐漸增多至穩定在一定水平;嗜酸性粒細胞增多

(3)心包炎:患者有心前區疼痛咳嗽呼吸困難

血液內找到微絲蚴可以作為確診的依據。

常現絲蟲病的診斷

常現絲蟲病的檢查化驗

實驗室檢查:抽出液檢查:有積液者可穿刺抽液塗片鏡檢

血象檢查:(1) 外周血嗜酸粒細胞增多。可作為輔助檢查。(2)血液可找到微絲蚴。(3)厚血片染色檢查法:不但可以查到微絲蚴,而且經染色可鑒別蟲種。

常現絲蟲病的鑒別診斷

應與盤尾絲蟲病、歐氏絲蟲病相鑒別。做蟲種鑒別,如厚血片染色檢查法。也可通過臨床變現鑒別,如盤尾絲蟲病的臨床特徵為眼部損害。

常現絲蟲病的併發症

可並發關節炎心包炎、嚴重患者出現心力衰竭。關節炎可表現處關節疼痛關節腫大寄生於心包的蟲體可引起心包組織病變,症状胸痛呼吸困難,嚴重時會出現休克心力衰竭。

常現絲蟲病的預防和治療方法

預防原則與其他絲蟲病類同。防止庫蠓叮咬,消滅傳播媒介。被庫蠓叮咬應及時採用相關藥物治療,出現不明原因的水腫胸痛時應及時就醫。

常現絲蟲病的西醫治療

(一)治療

甲苯達唑療效較好,100mg/次,2次/d,連服30天。也可採用甲苯達唑和左旋咪唑聯合療法,兩者每日劑量分別為200~400mg和200~300mg,分次服用,療程10~14天。乙胺嗪對常現絲蟲成蟲和微絲蚴作用不夠滿意,常需幾個療程。劑量為5~6mg/(kg.d),2~3周為1個療程。對於絲蟲感染後期水腫心包炎嚴重者可施外科手術治療。

(二)預後

及時發現及時治療預後較好。

參看

關於「常現絲蟲病」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