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素/十五絡脈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醫學電子書 >> 《黃帝內經太素》 >> 卷第九經脈之二 >> 十五絡脈
黃帝內經太素

黃帝內經太素目錄

平按:此篇見《靈樞》卷三第十《經脈篇》,又見《甲乙經》卷二第一下篇。

手太陰之別,名曰列缺

十二正經,有八奇經,合二十脈,名為之經。二十脈中,十二經脈督脈任脈沖脈有十四經,各別出一脈,有十四脈,脾臟復出一脈,合有十五脈,名為大絡。任、沖及脾所出,散絡而已;餘十三絡,從經而出,行散絡已,別走余經,以為交通。從十五絡,別出小絡,名為孫絡。任、沖二脈雖別,同稱一絡,名曰尾翳,似不別也。別於太陰□經,故曰別也,余皆仿之。此別走絡,分別大經,所以稱缺。此穴列於缺減大經之處,故曰列缺也。

平按:注「別於太陰」下,原缺一字,袁刻作「一」。

起於掖下分間,

掖下分間,即手太陰經也。

平按:「掖下」《靈樞》、《甲乙經》均作「腕上」,《千金》作「掖下」。

並太陰之經直入掌中,散入於魚際。其病手兌掌熱,取之去腕一寸半,別走陽明。

並,薄浪反。絡入魚際,別走陽明經也,陽明與太陰合也,余皆仿此。

平按:「之經」,「經」字袁刻誤作「道」。「手兌掌熱」《靈樞》作「實則手銳掌熱,虛則欠□,小便遺數」,《甲乙經》作「手兌骨掌熱」,余與《靈樞》同。「一寸半」《靈樞》作「半寸」,《甲乙經》作「一寸」。

手少陰之別,名曰通里,去腕一寸,別而上行,循經入於心中,系舌本,屬目系。其實則支鬲,虛則不能言,取之腕後一寸,別走太陽。

里,居處也。此穴乃是手少陰脈氣別通,為絡居處,故曰通里也。支,搘也。少陰脈起心中,故實則搘膈而間之,虛則不能言也。

平按:「去腕」,「去」字《甲乙經》作「在」。「一寸」《靈樞》、《甲乙經》均作「一寸半」。「腕後一寸」《靈樞》作「掌後一寸」。

手心主之別,名曰內關

手心主至此太陰、少陰之內,起於別絡,內通心包,入於少陽,故曰內關也。

去腕二寸,出於兩筋間,,循經以上繫於心,包絡心系。實則心痛,虛則為煩,取之兩筋間。

檢《明堂經》兩筋間下,有「別走少陽」之言,此經無者,當是脫也。

平按:「為煩」《靈樞》作「為頭強」,《甲乙經》作「為煩心」。

手太陽之別,名曰支正

正,正經也。支,絡脈也。太陽正經之上,支別此絡,走向少陰,故曰支正也。

去腕五寸,內注少陰;其別者,上走肘,絡肩髃。實則節施肘廢,虛則生肬,小者如指痂疥,取之所別。

施,縱緩也。肬,音尤,□也,又贅也,皮外小結也。□,音目。痂,假瑕反,瘡甲也。疥,公薤反。

平按:「去腕」《靈樞》、《甲乙經》作「上腕」;「節施」作「節弛」按:

「施」與「弛」通。注「□」,袁刻誤作「腫」。

手陽明之別,名曰偏歷

手陽明經上,偏出此絡,經歷手臂,別走太陰,故曰偏歷也。

去腕三寸,別走太陰;其別者,上循臂乘肩髃,上曲頰偏齒;其別者,入耳會於宗脈。實則齲耳聾,虛則齒寒癉鬲,取之所別。

手陽明絡,上於曲頰,偏入下齒之中。宗,總也。耳中有手太陽、手少陽、足少陽、足陽明絡四脈總會之處,故曰宗脈。手陽明絡別入耳中,與宗脈會,故實則齲而聾也。五陽之脈皆貫於膈,故陽虛膈中癉熱之病如此也。

平按:「別走」《靈樞》作「別入」。「偏齒」,正統《靈樞》作「徧(遍)齒」,按《集韻》「偏」通作「徧(遍)」。「會」《靈樞》作「合」。「齲耳聾」《靈樞》無「耳」字,《甲乙經》「耳」上有「齒」字。「癉」《靈樞》、《甲乙經》均作「痹」。注「四脈」,「四」字原鈔作「曰」,恐誤,袁刻作「四」。「五陽之脈」,「脈」字袁刻作「絡」。

手少陽之別,名曰外關

此處少陽之絡,別行心主外關,故曰外關也。

去腕二寸,外繞臂,注胸中,合心主。其病實則肘攣,虛則不收,取之所別。

實則肘急,故攣;虛則緩縱,故肘不收也。

平按:「其病」,「其」字《靈樞》無,《甲乙》無「其病」二字。

足太陽之別,名曰飛陽,

此太陽絡,別走向少陰經,迅疾如飛,故曰飛陽也。

去踝七寸,別走少陰。實則鼻窒頭背痛;虛則鼽衄,取之所別。

窒,塞也,知栗反。太陽走目內眥,絡入鼻中,故實則鼻塞也。虛則無力自守,故鼻衄也。

平按:「鼻窒」,《靈樞》作「鼽窒」,《甲乙經》作「窒鼻」。

足少陽之別,名曰光明,

光明,即眼也。少陽、厥陰主眼,故少陽絡得其名也。

去踝五寸,別走厥陰,下絡足跗上。實則厥,虛則痿躄,坐不能起,取之所別。

少陽之絡,腰以上實,多生厥逆病也;腰以下脈虛,則痿躄,跛不能行也。躄,音擘。

平按:「踝」下,《甲乙經》有「上」字。「厥陰」下,《甲乙經》有「並經」二字。「跗」下,《靈樞》、《甲乙經》無「上」字。

足陽明之別,名曰豐隆

足陽明谷氣隆盛,至此處豐溢出於大絡,故曰豐隆。

去踝八寸,別走太陰;其別者,循脛骨外廉,上絡頭,合諸經之氣,下絡喉嗌。其病氣逆喉痹卒瘖,實則狂癲疾,虛則足不收脛枯,取之所別。

實並於上,故為癲疾。虛則下不足,故足不收。

平按:《靈樞》、《甲乙經》「頭」下均有「項」字;「卒瘖」均作「瘁瘖」。「狂癲疾」《靈樞》作「狂顛」,《甲乙經》作「顛狂」,均無「疾」字。

足太陰之別,名曰公孫,

肝木為公,心火為字,脾主為孫。穴在公孫之脈,因名公孫也。

平按:注「脾土」,袁刻誤作「啤上」;「因」誤作「固」。

去本節之後一寸,別走陽明;其別者,入絡腸胃。厥氣上逆則霍亂,實則腹中切痛,虛則鼓脹,取之所別。

陽明絡入腸胃,清濁相干,厥氣亂於腸胃,遂有霍亂。食多脈實,故腹中痛。無食脈虛,故邪氣脹滿也。

平按:「腹中」《靈樞》、《甲乙經》作「腸中」。注「脹」,袁刻誤作「振」。

足少陰①之別,名曰大鐘

鍾,注也。此穴是少陰大絡別注之處,故曰大鐘。

平按:「大鐘」,正統本《甲乙經》作「太鍾」。

①「陰」,蕭本誤作陽。今據仁和寺本改。

當踝後繞跟,別走太陽;其別者,並經上走於心包,下貫腰脊。其病氣逆則煩悶,實則閉□,虛則腰痛,取之所別。

大鐘絡走心包,故病則煩悶,實則膀胱閉淋,不足則為腰痛也。

平按:「貫」上,《靈樞》有「外」字。「閉□」《甲乙經》作「□閉」。

足厥陰之別,名曰蠡溝

蠡,力灑反,瓢勺也。胻骨之內,上下虛處,有似瓢勺渠溝,此因名曰蠡溝。

內踝五寸,別走少陽;其別者,循經上皋,結於莖。其病氣逆則皋腫卒疝,實則挺長熱,虛則暴癢,取之所別。

皋,囊也。此絡上囊,聚於陰莖也。挺長,陰挺出長也。虛則陰癢也。

平按:「踝」下,《甲乙經》有「上」字。「循脛上皋」《靈樞》作「經脛上睾」,《甲乙經》作「循經上睾」。

督脈之別,名曰長強,

督脈,諸陽脈長,其氣強盛,穴居其處,故曰長強也。

俠膂上項,上散頭上,下當肩甲左右,別走太陽,入貫膂。實則脊強,虛則頭重,高搖之,俠脊之有過者,取之所別。

俠脊有過,則知督脈兩道以為定也。

平按:「督脈」一段《靈樞》、《甲乙經》均在

「任脈」之後。「俠膂」《靈樞》作「挾膂」,《甲乙經》作「俠脊」。「肩甲」《靈樞》、《甲乙經》均作「肩胛」。「高搖之,俠脊之有過者」九字,《甲乙經》註:「《九墟》無此九字。」注「定」字,袁刻誤作「病」。

任沖之別,名曰尾翳,下鳩尾,散於腹。實則腹皮痛,虛則癢搔,取之所別。

尾則鳩尾,一名尾翳,是心之蔽骨。此之絡脈,起於尾翳,故得其名。任、沖二經,此中合有一絡者,以其營處是同,故合之也。任、沖浮絡,行腹皮中,故實盛痛也。虛以不足,故邪為癢搔。葉牢反。

平按:「任沖」《靈樞》、《甲乙經》均作「任脈」。「癢搔」《甲乙經》作「搔癢」。

脾之大絡脈,名曰大包,

脾為中土,四臟之主,包裹處也,故曰大包也。

平按:「大絡脈」,袁刻作「大脈絡」,《靈樞》、《甲乙經》無「脈」字。注「中土」,袁刻誤作「中上」。

出泉掖下三寸,布胸脅。實則身盡痛,虛則百節皆縱。此脈若羅絡之血者,皆取之所別。

脾之盛氣,腋下三寸,當泉掖而出,佈於胸脅,散於百體。故實則遍身皆痛,虛則谷

氣不足,所以百節緩縱。此脈乃是人身之上羅絡之血脈也,由是有病皆取之也。

平按:「泉掖」《靈樞》、《甲乙經》均作「淵腋」,說見前。「身」上,《甲乙》有「一」字。「百節」《甲乙經》作「百脈」。「皆取之所別」《靈樞》作「皆取之脾之大絡脈也」,《甲乙經》無「所別」二字。

凡此十五絡者,實則必見,虛則必下,視之不見,求之上下,人經不同,絡脈異所。

盛則血滿脈中,故必見。虛則脈中少血,故必下。脈下難見,故上下求之。人之稟氣得身,百體不可一者,豈有經絡而得同乎?故須上下求之,方得見也。

平按:「異所」下,《靈樞》、《甲乙經》均有「別也」二字。注「脈下難見」,袁刻作「脈中」。

參看

32 經絡別異 | 經脈皮部 32
關於「太素/十五絡脈」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