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診斷與性病/梅毒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醫學電子書 >> 《基因診斷與性傳播疾病》 >> 梅毒
基因診斷與性傳播疾病

基因診斷與性傳播疾病目錄

梅毒是由梅毒螺旋體(Treponemapallidum,TP感染引起的一種慢性全身性性傳播疾病。主要通過性交傳染。本病表現極為複雜,幾乎可侵犯全身各器官,造成多器官的損害。如一期梅毒感染部位的潰瘍硬下疳二期梅毒皮膚粘膜損害及淋巴結腫大三期梅毒心臟神經、胃、眼、耳受累及樹膠腫損害等,梅毒還可通過胎盤傳給下一代,引起新生兒先天性梅毒,危害極大。由於梅毒嚴重的危害人類健康,是我國衛生部規定的8種重點防治性病之一。《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規定的乙類傳染病

梅毒來源於美洲。有記載,1493年哥倫布(Columbus,1451-1506)發現新大陸,其水手從西印度群島上感染了梅毒,哥倫布第一次探險後,1497年回到歐洲,其水手帶回去的梅毒很快在歐洲廣泛流行。亦有考證在美洲印地安人的骨骼上留有梅毒病損的遺迹。1498年梅毒傳到印度、1510年傳入日本,隨後蔓延全世界。大約於1505年由印度傳入我國廣東,當時稱為「廣東瘡」、「楊梅瘡」,此後梅毒向內地傳播。直到1905年由德國學者Schaudinn和Hoffmann首先發現了梅毒螺旋體。在梅毒血清試驗方面,1906年Wassermann、Neisser及Bruck發表了「梅毒血清診斷」論文,開創了以血清試驗方法診斷梅毒的新紀元。後世稱為「瓦色曼氏補體結合試驗」,簡稱「瓦氏反應」。1922年Kahn改進了檢測方法,使用「沉澱反應」更增加其敏感性,這就是後世使用的康氏(Kahn)反應。1949年,Nelson和Mayer發現了使活螺旋體停止運動的梅毒螺旋體制動試驗(Treponemalimmobilization test)。以後又發現梅毒螺旋體血凝試驗和熒光梅毒螺旋體抗體吸收試驗。1989年,聚核酶鏈反應獲諾貝爾化學獎後,90年代初,應用基因診斷技術診斷梅毒螺旋體感染,該方法具有特異、快速、敏感,從而使梅毒的診斷進入了劃時代階段。在人類和梅毒作鬥爭的過程中,人們用過多種方法對梅毒進行治療。1497年以來先後創用了汞劑、碘劑、鉍劑、砷劑治療梅毒,取得了一定的療效。1929年國學者Fleming發現了青黴素,1943年Mahoney、Arnold等把青黴素用於治療梅毒,產生了梅毒研究史上劃時代貢獻,直到現在,梅毒螺旋體對青黴素仍十分敏感,可以高效快速地治療梅毒,是最理想的藥物。

參看

32 淋病預防 | 梅毒病原學 32
關於「基因診斷與性病/梅毒」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