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覆發作抑鬱症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抑鬱症會讓病人的情感、興趣、睡眠、食慾明顯紊亂,心理功能整體受損,嚴重干擾學習和生活。早期發生的抑鬱症通常會反覆發作,並遷延到成年期,還容易導致其他嚴重疾病

目錄

反覆發作抑鬱症的原因

抑鬱症發病的原因複雜

迄今為止,醫學界對抑鬱症的致病原因並不十分清楚,但普遍的看法是,與遺傳因素、社會環境因素、個性特質、自身內分泌功能、腦功能等有很大關係。

1、遺傳基因:抑鬱症跟家族病史有密切的關係。研究顯示,父母其中1人得抑鬱症,子女得病幾率為25%;若雙親都是抑鬱症病人,子女患病率提高至50%—75%。遺傳因素只是說有發生抑鬱症的傾向,並不是說父母有抑鬱病其子女就一定會得抑鬱症,這種遺傳因素只有在外部環境的刺激下才會起作用。

2、社會環境因素:令人感到有壓力的生活事件及失落感可以誘發抑鬱症,如喪偶、尤其老年喪偶,離婚、丟掉工作,財務危機,失去健康等。社會的競爭激烈、心理壓力過大、家庭結構以及婚姻的變化等,是造成抑鬱人數增加的社會心理因素。

3、體質因素。抑鬱症發生的基礎是腦內一些化學物質代謝紊亂,有一類人調節能力比較差,容易造成代謝紊亂。現在研究比較透徹的生物學的因素,即中樞神經遞質的功能及代謝異常

4、軀體疾病。在綜合醫院內科病人中,1/3伴有抑鬱症,外科病人中也有許多人伴有抑鬱症。有資料顯示:抑鬱症状發生率在一般人群中是5.8%、慢性軀體疾病患者是9.4%、一般住院病人33%、老年住院病人36%、門診癌症病人33%、住院癌症病人42%、腦卒中病人47%、心肌梗塞病人45%、帕金森氏病病人39%。

5、性格特質:抑鬱症和人的性格關係密切。有些人大大咧咧,心裡不存事,這類人一般不會得抑鬱症。通常兩類人比較容易得抑鬱症。一是自卑、自責,多愁善感的人,如林黛玉本身就是抑鬱性格人物,整天悲悲切切,什麼事都往壞處想,常常陷於極度自卑、自責、悲觀情緒之中。另一類是過於追求完美的人,這類人凡事認真,追求完美,自尊心極強,對自己要求近似苛刻,不允許自己出差錯。過於追求完美實際上也是一種人格的缺陷,這類人一旦遭到失敗、挫折就很難擺脫出來,這也是為什麼很多品質優秀、很有成就的人最後選擇自殺的原因。

6、增齡引起的腦退行性改變。這是近幾年研究發現的一個的抑鬱症發病原因,老年人在沒有明顯外因刺激的情況下,隨著年齡的增長,腦功能發生退變,機體調節能力下降,抑鬱症的發生率明顯上升。

7、內分泌變化。女性抑鬱症患病率是男性的2倍,女性抑鬱症有三個發病高峰:一是青春期,很多女性月經前有抑鬱和焦慮症状,這說明內分泌的變化是改變人的情緒的重要因素;二是產後抑鬱,國外有關調查顯示,產後有30%左右的婦女患有不同程度的抑鬱症,這是因為體內的激素水平發生了大幅變化;還有一個就是更年期患抑鬱的比較高,同樣也與內分泌的不穩定有關。

反覆發作抑鬱症的診斷

抑鬱症屬功能性疾病,通常實驗室檢查可有尿(五羥色胺)派出減少及腦脊液五羥色胺含量減低。但臨床上需排除因腦炎腦腫瘤腦血管病帕金森病所伴發的抑鬱情緒;同時需排除軀體疾病所伴發的抑鬱情緒,如甲狀腺功能低下慢性肝炎系統性紅斑狼瘡等。

反覆發作抑鬱症的鑒別診斷

反覆發作抑鬱症的鑒別診斷:

1.情感性精神障礙抑鬱發作 又稱內源性抑鬱症,無明顯心理社會因素而起病,病情較重,常為精神運動遲滯;抑鬱症状時可伴有精神病症状,如妄想、幻覺、自罪自責;尚有生物學方面改變,如抑鬱情緒常有晝重夜輕的節律改變,早醒性失眠,非軀體因素所致明顯體重下降;嚴重的自殺企圖自殺未遂的歷史及家庭史,既往的雙相發作史,或3次的單相抑鬱發作史,易與抑鬱性神經症相鑒別。

2.神經衰弱 有時有抑鬱症状,但神經衰弱臨床表現為主要以興奮與易疲乏為特徵,抑鬱症状不是首發症狀,而是繼發性症状,很少有興趣減退、輕生觀念、自我評價過低等,抑鬱不是持久的情緒低落,易於識別。

3.精神分裂症 常有特殊的思維障礙和常見症状如幻覺和妄想,儘管伴有抑鬱症状,也不難與抑鬱性神經症状相鑒別。

4.焦慮症 常伴抑鬱症状,鑒別困難,有人甚至稱為焦慮抑鬱症候群。但首先分清誰是原發症状頗為重要。焦慮症以焦慮症状為主。如果有時有急性焦慮發作,或參考焦慮、抑鬱量表的測試結果,則更易與抑鬱性神經症鑒別。

5.單次發作抑鬱症 通俗的講,單次發作抑鬱症也稱為單次發作重性抑鬱障礙,是指只發作一次,並無躁狂症狀、混合抑鬱症症状、輕躁狂症状。第一次患上抑鬱症並且複合上述症状的也稱為單次發作抑鬱症,因為不知患者以後是否會發病,如果再次發病則稱為複發性抑鬱症。

抑鬱症屬功能性疾病,通常實驗室檢查可有尿(五羥色胺)派出減少及腦脊液五羥色胺含量減低。但臨床上需排除因腦炎腦腫瘤腦血管病帕金森病所伴發的抑鬱情緒;同時需排除軀體疾病所伴發的抑鬱情緒,如甲狀腺功能低下慢性肝炎系統性紅斑狼瘡等。

反覆發作抑鬱症的治療和預防方法

抑鬱症的治療要規範科學

抑鬱症的診斷和治療是一個還沒有被普遍重視的社會問題,在現有的抑鬱症患者中九成沒有得到規範的藥物治療。分析其原因,一是社會上廣泛存在對精神疾病的歧視以及病人的自卑感。許多抑鬱症患者不好意思就診,有的到醫院就診也是偷偷摸摸,不想讓別人知道。二是許多患者沒有意識到這是病,根本不知道通過吃藥可以治癒。三是許多綜合醫院的非精神科醫師對抑鬱症的識別率低,對軀體疾病患者的心理問題重視不夠。

抑鬱症的治療手段主要有藥物治療、心理治療以及住院保護性治療等。嚴重的抑鬱症多是內源性疾病,由於患者體內必要的神經遞質失去平衡造成的,因此在急性發作期主要以抗抑鬱藥物治療為主。而對於外因造成的輕度抑鬱症,沒有明顯的軀體症状,一般心理治療就可以起到很好療效。至於嚴重病例,特別是有消極意圖或行為,就必須住專科醫院治療。很多患者不願意接受藥物治療的一個重要原因是擔心抗抑鬱藥物的副作用。實際上現在治療抑鬱症的藥物,跟過去比有了很大的進步,尤其是最近20多年來許多新藥的問世,副作用很小,對病人很安全。抑鬱症從開始就必須系統治療,樹立正確的用藥意識,足量、足療程治療。臨床上常發現有的患者吃了幾天藥感覺效果不明顯,就停藥或換別的藥,結果使病情更加嚴重、難治。抑鬱症的藥物治療大多在1個月後才能見效,首發抑鬱症患者服藥總的時間一般需要9個月至1年,一般服藥4個月左右抑鬱症状就會緩解或消失,社會功能恢復——即臨床痊癒。但臨床痊癒還不等於完全治癒,如果此時停藥,許多患者的症状可能會出現反覆。所以,達到臨床痊癒的首發抑鬱症患者,應當繼續鞏固期用藥治療4-9個月,首次治療充分,可以大大減少複發。而複發的患者在鞏固期應當進行維持期治療1年以上。

抑鬱症藥物治療的同時配合心理治療非常重要。大量的臨床資料證明,抑鬱症患者如果社會支持系統比較好,如家人、同事能夠理解他,藥物的療效就好。如果得不到理解,反覆給予一些副性刺激,療效就不明顯,治療的持續時間也比較長。美國羅德島州布朗大學的克勒博士研究發現,單用抗抑鬱藥、僅接受心理治療、藥物和心理聯合治療4周後,不同治療組患者症状的平均改善程度並無明顯差別。然而,在接下來的幾周里,聯合治療組的症状比其他2組改善更明顯。治療12周後,聯合治療組有85%的患者得到了改善,而心理治療組及藥物組則分別只有52%、55%的患者得到改善,也就是說抗抑鬱藥配合心理治療能增加30%的有效率。

預防抑鬱做生活的強者

1、培養良好的人格。一個人應付精神刺激的方式與他的人格特點密切相關,表現為對問題的評價是否符合實際;對問題的解決是否恰當;有了憂鬱情緒是尋求社會支持還是酗酒或是濫用藥物。有的人要麼把精神刺激過分誇大,產生過度憂鬱反應;要麼在精神刺激後逃避現實,酗酒或濫用藥物,自欺欺人,自我傷害,使現實困難和憂鬱情緒長期存在。如果一個人有良好人格,面對精神刺激會積極尋求外界幫助,增強自信心,提高處理繁雜問題的實際技能,避免外界刺激對自己造成嚴重的心身損害。

2、交一批好朋友。要多交朋友,把自己置於集體中,從豐富多彩的集體活動中尋求溫暖和友誼。不要整天把自己關在家裡,想些不順心的事。要為會把自己不愉快的心事向朋友、老師、家裡人訴說,發發牢騷,把苦水倒出去,從宣洩中得到解脫。尤其是一些高管和白領,承受的壓力比較大,而自己的苦惱又不願意給部下和家人說,領導應該給他們創造一個交流和發泄的環境和條件。

3、有一份好心情。人生不順心的事十之八九,失意幾乎不可避免,憂鬱情緒隨時都會發生,萬事如意只是一種美好的願望和祝福,要常保持一份好的心情,遇到不愉快的事,多從好的、積極的方面著想,保持豁達的情懷。學會直率、坦誠,不要過分自責、自悲、自憐。「只有健康才是別人奪不走的財富。」不要與人攀比,不要有過高的奢望,合理調節自己的抱負水準,常常保持樂觀的情緒。

4、有一份好奇心,培養廣泛的興趣。廣泛的興趣是抑鬱症的「救生圈」,當一個人的人生只有一種選擇的時候,他的快樂也只能是單向選擇,這種快樂也是不穩定的,應該藉助多種方式調節釋放自己。包括老年人要保持一份好奇心,經常參加一些文體活動。研究顯示,游泳、慢跑、騎車等有氧運動可以刺激腦內啡的分泌,產生令人愉悅的物質,而使人感到快樂。同時在參加這些活動過程中不僅是增強體質,更重要的是增強了人與人的交流。

5、閱讀一些優秀文學作品,尤其是一些童話。當人們閱讀童話時,往往被作品中的童心和美好的理想所感染,喚醒沉睡的童年記憶。同時,作品中描寫的富有人性的花鳥魚蟲,能引起人們強烈的美感,超越自己的處境進入另一個世界中去,心理上的壓力解脫了,心情舒暢了。

6、早期發現,早期治療。抑鬱症會讓病人的情感、興趣、睡眠、食慾明顯紊亂,心理功能整體受損,嚴重干擾學習和生活。早期發生的抑鬱症通常會反覆發作,並遷延到成年期,還容易導致其他嚴重疾病。因此,早期診斷、規範治療青少年抑鬱症,對於避免學業和社會功能的損害,促進心理行為功能的正常發展是十分關鍵的。

參看

關於「反覆發作抑鬱症」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