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院藥學/醫院藥學體系
醫學電子書 >> 《醫院藥學》 >> 醫院藥學體系、質量標準與醫院評審 >> 體系 |
醫院藥學 |
|
從管理學應用管理的角度上來看,醫院藥學體系要素包括人的管理(組織人員管理)、事的管理(技術管理、質量管理)、信息管理、物質設備管理和經濟管理。其中組織人員管理和住處管理尤為重要。 (一)藥學體系 隨著醫藥科學技術的發展,新藥、新設備、新技術在醫院中的廣泛應用,醫院藥科學各部門除了藥物管理、調劑和藥檢等業務工作外,還要研製新劑型,提高藥劑質量,向醫生、護士提供藥物情報,協助醫生選藥和監測藥物療效等新業務。因此,現代醫院藥學體系的構成必須適應新形勢的發展,以提高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從組織機構看各項工作逐步形成了一個完整的醫院藥學體系。
1.醫院藥事管理委員會 由業務院長、藥學部主任和有關科室負責人組成。主要任務是:審定、監督本院用藥制度;審定協定處方,審定新藥臨床試驗方案,及時研究解決本院醫療用藥的重大問題;負責指導、檢查醫生合理用藥,並把合理用藥作為考核醫生的一項內容。實現醫院計劃用藥和藥品科學管理。委員會成員少則3人,多則11人,根據醫院規模性質而定,任期一般2年,可連選連任;每年舉行會議2次。秘書可由藥學部主任擔任,並保存完整的記錄。
2.醫院藥學部 其組成根據醫院的任務量及業務範圍而定。一般可分中、西藥兩部分。西藥部分由調劑、製劑(滅菌製劑、普通製劑)、藥檢、藥物研究、藥庫等業務組成;中藥部分由中藥配方、加工炮製、中藥製劑、煎藥室、中藥庫等業務組成。隨著臨床藥學的工作發展,可設置臨床藥學實驗室和藥物情報室。綜合性醫院藥學部的組成可參考表9-1。
醫院藥學部在日本稱藥局、藥劑部、在美國多稱為Pharmacy或 Department of pharmacy,或稱為 Pharmacentical Service。表9-2為美國醫院藥劑科較為完整而標準的組織形式。從這些組織形式可以看出現代化醫院藥劑科的業務范圍及其全貌。
醫院藥學部人員編製應與醫院規模、藥學部任務相適應,確定配備中西藥學技術人員數量和藥劑師、士的比例。從事中西藥劑的各級人員需經專業訓練,熟練掌握現代藥、傳統藥的基礎理論知識,能勝任藥學部工作任務,具備執法的自覺性。非藥學技術人員,不得從事藥劑技術工作。藥學部還應配備勤雜人員負責清洗用具、藥瓶、消毒、蒸餾、中藥粉碎、挑揀和其他勤雜工作,其編製按實際需要另編。為加強醫院藥品管理,實行藥品管理改革所需的財會統計人員,應另增編製,由財會、藥學兩部門按專業分工領導。開展臨床藥學實踐與研究和藥劑科學研究所需的藥學技術人員,亦應納入編製計劃。1978年「實行人員編製方案」確定藥劑人員占醫院衛生技術人員編製的8%,未包括藥劑科研人員的編製。
表9-1 藥劑科組織機構形式(區中心醫院以上)
表9-2 美國醫院藥房標準組織形式
3.醫院藥學部的業務管理 藥學部的業務管理應以質量管理為核心。藥品質量優劣,直接關係到醫療效果和患者生命安危,因此必須加強藥品質量管理,把安全用藥放在首位,建立健全以崗位責任製為中心的規章制度,實行藥品質量全面管理,組建以部、室、組為單位的群眾性質量監督檢查與專職檢驗人員相結合,對購入藥品和製備製劑流通的全過程、各環節進行質量監督檢查工作,切實把好藥品重量關。並將可能影響質量的各種因素,控制在未形成的過程中,做到防檢結合,從單純的事後檢查轉向事前控制。制定並嚴格執行登記制度,加強數據管理,作為考核崗位責任制的依據,現將各室組的業務管理,分述如下:
(1)調劑業務管理:調劑工作是藥學部的第一線,是保證用藥安全有效的重要環節,調配的藥品是通過醫師處方直接為病人服務。須加強以下幾方面的管理。
1)審方、計價、調配、核對、發藥等方面的管理:審查處方應嚴格招待處方制度規定,詳細查對處方所列藥品名稱、劑型、規格、劑量用法等,如發現處方書寫不清楚、用法用量不當,或有配伍變化與不良的相互作用、缺藥等情況應與醫生聯繫,不得自行更改或代用,控制麻醉藥品、精神藥品等應用,對超劑量的處方須經醫生重簽字,審方遇有其它事項應按照處方制度規定執行。處方計價必須嚴格執行國家統一規定牌價。
調配處方應遵守規程,遇有標籤模糊或藥品變化現象,必須查詢清楚方可調配。藥品發出前須經第二人核對檢查調配品種、數量、藥品標籤、包裝質量等,嚴防差錯,調配人與核對檢查人均須在處方上簽名後方可發藥。並向病人交待用法、注意事項,回答病人提出的問題並注意執行醫療保護制。
2)建立藥品分裝室:對處方常用藥品與醫生協商品種、規格、數量,做好預包裝工作,以提高調配工作效率,縮短病人取藥時間。藥品分裝室必須配備熟悉調業務的藥學人員負責管理,並制定藥品分裝制度嚴格執行。
住院病人用藥,根據各醫院具體情況,供應藥品形式方法各有不同,總的原則是有利於病人及時用藥和加強藥品管理,以保證患者用藥安全。
3)加強差錯管理:任何差錯發生後,必須積極採取有效措施,千方百計進行糾正或補救,嚴格執行差錯報告登記制度,嚴重差錯或事故應組織人員討論,吸取教訓。
4)加強處方管理:處方是調配發藥的書面依據,也是統計調配工作量和藥品消耗數量及其收入金額的原始資料,發生醫療事故或經濟問題時,又是追查法律責任的依據,因此處方必須妥善保管,每日進行分類統計登記數量,按規定年限保存,一般藥品處方保存一年,毒性藥品處方保存二年,麻醉藥品處方單獨保管,保存三年,精神藥品處方保存二年。
5)開展臨床藥學實踐;調劑工作掌握大量處方住處和病人用藥情況的第一手資料,根據處方調查病歷,分析藥品應用的合理性,收集整理藥品應用於臨床的實際療效、不良反應、藥品聯合應用引起的相互作用等方面資料,進行分析總結以增強審查處方、諮詢答疑的能力,並能為制定藥物計劃提供遴選、淘汰藥物的依據。
(2)製劑業務管理:臨床製劑必須緊密結合醫療、教學、科研的需要,製備藥廠尚未生產、醫藥、藥材公司不能供應的品種、規格的藥品,不斷研製新製劑,新劑型以滿足臨床的需要。醫院自配製劑,必須向所在地區衛生局提出申請,經審查批准,核發「製劑許可證」的同時,必須對配製的每一個製劑品種進行註冊批准後方可配製使用,自配製劑不得在市場上銷售。
綜合性醫院的製劑室,一般分別設置滅菌製劑、普通製劑以及中藥製劑等室,按不同要求進行管理。各製劑室必需具有能夠保證藥品質量的房屋、設備和衛生條件,根據製劑劑型與工藝流程的不同,對製劑室各操作間的布局必須合理安排,做到人員活動與配製原料、成品流向互不干擾。並按工序要求,把性質不同的操作,劃分為不同區域,如一般工作區、潔淨區、超潔淨區、人員和物件出入的專用通道等;還應有防潮、通風、防塵等設備。配製輸液劑必須具備超淨條件。
加強製劑業務管理,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1)配製各種製劑必須有詳細的工藝規程、質量標準、批准手續、對製劑的質量要求。收載藥典或地方標準的製劑質量必須符合法定文獻要求,藥典或地方標準以外的製劑質量必須符合操作規程的要求,該操作規程由配製單位撰擬,經衛生行政部門批准。配製各種製劑均須符合「衛生標準」的要求。
2)各製劑室必須建立健全以保證製劑質量的規章制度。由於主管製劑室的藥師全面負責所在製劑室的業務、技術和製劑質量管理,並負責制訂各項工作管理制度和技術操作常規,審核製劑操作規程卡片,檢查各項技術常規和各崗位責任制的執行情況。
3)配製各種製劑 必須嚴格執行操作規程及第二人核對和送檢制度(包括半成品的檢驗)。製劑全過程中各環節的配製記錄必須完整,對出現的各種異常現象如實作詳細記錄。
4)製劑經驗合格簽發合格證後進行分裝和包裝工作,成品標籤必須符合法定標準,並嚴格執行分裝、包裝記錄與核對檢查制度。
5)製劑用原料、輔料以及直接接觸藥品的容器和包裝材料,必須符合藥用要求。製劑中使用麻醉藥品、毒性藥品、精神藥品時,按在關法規辦理。
6)製劑用水,根據各個工序按工藝要求制定水質標準,滅菌製劑用注射用水必須符合藥典規定的質量標準。
7)配製大輸液,須報所在地區衛生局批准,同時報上級衛生局備案,按照國家標準和地方標準配製的製劑,須經院藥事管理委員會或藥學部主任審定,並報所地區衛生局備案。
8)自配製劑的新品種報經所在地區衛生局初審後轉報市衛生局審批同意,方可在本院進行臨床研究。如要擴大至院外使用,由負責配製單位報批(註明臨床協作單位)經批准後方可同時在有關協作單位進行臨床觀察。
9)輸液劑及其它滅菌製劑的新品種和穩定性不好的品種,應留樣觀察一個月至一年。
10)按照「衛生要求」規定,制定並嚴格執行衛生制度。製劑人員應定期體檢,並建立健康檔案。製劑室內外衛生應有專人負責清掃消毒。按製劑工藝要求配備專用工作服、帽、鞋、口罩,出入潔淨區必須嚴格執行消毒隔離制度。
11)製劑室負責人應經常深入臨床科室了解自配製劑的質量情況(如療效、不良反應等),定期進行臨床療效評價、篩選和淘汰療效不確、不良反應大的製品,並有完整記錄。
(3)藥品檢驗業務管理:藥品檢驗室負責本院製劑質量檢驗和藥品質量監督檢查,在藥學部的領導下受當地藥檢部門的業務指導,並定期向當地藥檢部門反映藥品質量情況,出現重大問題時要及時彙報。藥檢室須具備有能夠保證製劑質量檢驗的儀器設備。配備具有一定專業理論水平,熟悉業務的藥師從事藥檢工作。並須注意以下幾方面。
1)要求藥檢人員應以質量監督的觀點,深入實際調查了解藥品製劑質量情況,指導群眾性藥品質量監督工作,並密切配合,為推行藥品質量全面管理髮揮監督控制作用。
2)自配製劑必須按規定的質量標準進行檢驗,並作出正確判斷,如實反映檢品質量。簽發製劑合格證必須堅持原則,檢驗不合格的製劑不得用於臨床,應協助分析不合格的原因,深入實際了解工藝操作過程,必要時需作技術複核。在檢驗方法上應採用準確可靠、操作簡便的方法。質量檢測項目,除鑒別檢查、含量測定、生物試驗等外,必須相應地有生物利用度、釋放速度等檢測。在監督手段方面除化學滴點外,必須向儀器分析方面發展。
3)建立檢驗檔案,檢驗記錄是對檢品檢驗過程中的操作及數據原始資料及其分析質量判斷結果所作鑒定的依據,應正確書寫簽名蓋章,檢驗原始記錄必須完整齊全,按年度裝訂成冊,保存三年,有效期藥品製劑保存至有效期後一年。臨床對藥品療效評價和質量信息反饋、滅菌製劑留樣觀察記錄、重量事故分析報告及返工處理等資料保存三年。
4)精密儀器及其使用說明書,應有專人負責保管,制定並嚴格執行操作規程、使用登記、維修保養制度。
(4)藥庫業務管理;藥庫是負責本院防治疾病所需藥劑(製劑用原輔料)、衛生材料、臨床檢驗和科研用化學試劑等的計劃、採購、供應和保管、分發等工作,藥庫的購銷金額佔全院經費收支的比例很大,綜合性醫院一般為45%~60%,是全院流動資金管理的重要環節,供應的藥品不僅要及時和能滿足臨床需要;而且要做到無積壓、浪費。資金周轉變快,庫存定額要符合國家規定,不超過月消耗量三倍的要求。藥庫業務繁多,是一項政策性、專業性、服務性很強的工作,因此,必須堅持「質量第一」的原則,增強法制觀念,加強藥品計劃採購、驗收入庫、貯存保管、出庫複核以及藥品報損等方面的管理。
1)制定藥品計劃必須了解掌握藥品使用消耗規律,根據醫院「基本藥品目錄」國內外藥品市場信息,並以過去同時期藥品消耗統計資料與季節性發病率、庫存貯備定額等為基礎。擬購新品種,應根據臨床科室提出申請,經藥學部主任批准,報藥事管理委員會審批後採購。
採購藥品嚴格執行財會制度,藥品質量必須符合國家標準或省、市藥品標準。藥品的包裝與標籤必須符合法定標準。新藥須有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的批准文號。已撤消批准文號的淘汰品種、過期失效、變質、被污染的藥品以及不符合標準的藥品,嚴禁購入使用,違犯者應負法律責任。
2)購入藥品必須嚴格執行質量驗收制度,發現質量不符合標準、數量缺短等情況,應按規定辦理退換或補充手續。
3)藥品管理,須按藥品性質分類保管,合理、安全貯存,建帳立卡,出入有據,定期盤點,做到經常,變質失效、霉爛、蟲蛀的藥品不得使用,應報請領導批准後予以核銷。
藥庫須有符合藥品質量要求的貯存條件,具備通風、乾燥、避光和溫濕度適宜等條件,對熱不穩定的藥品應冷藏。對有效期藥品必須按照規定的貯存條件保管,對藥品有效期限嚴加控制,以避免過期失效,易霉變、生蟲、鼠咬藥品應有防範措施:易燃、易爆、易腐蝕、毒性藥品以及其它危害藥品等須在特殊隔離區設立倉庫。並有防盜、防火、防自然災害等安全措施。
4)藥品出庫必須根據領藥憑單,掌握「先進先出」、「近期先發」的原則,按批號先後順序、藥品效期時間分發藥品,嚴格執行複核查對制度,詳細點校,雙方簽字。
(5)特殊藥品管理《中華人共和國藥品管理法》將麻醉藥品、精神藥品、毒性藥品及放射性藥品列為特殊管理的藥品,實行特殊管理辦法,以正確發揮藥品在診斷、治療中的作用,嚴防因管理不善或使用不當而造成危害(詳見第十六章)。
(6)臨床藥劑科研管理:臨床藥劑的科研工作,應運用現代科技理論和技術,指導臨床藥劑實踐和開展臨床藥學實踐與研究,不斷提高藥學水平,增進藥劑療效,以保證患者用藥安全有效,這是「維護人民健康」的要求,也是藥學科學日益發展的需要。藥學部應相應建立藥學科研實驗室,有組織、有計劃、有目的地開展科學研究工作。
1)科研組織管理:科研室應設置專職或兼職藥學高級職稱人員負責以研究課題為核心的組織管理工作,按國家有關法律、法規的要求制定科研管理規章制度,健全管理規範,藥學部應組建科研領導小組,由藥學高級職稱人員組成,參與制定科研規劃,確定課題、實驗設計,進行技術論證、開題報告、科研總結等方面的技術活動。
2)科研工作管理:
①先題依據與開題報告:科研選題是科研工作的起點,關鍵性的第一步,必須明確研究課題的目的和內容。臨床藥劑的科研工作,應結合藥學實踐中存在的問題和配合醫療需要,搜集文獻資料,進行綜合分析,從中篩選課題。對擬選課題的實用性、科學性、可行性以及成果價值與效益等,須有充分估計。研究課題確定後應通過預備試驗,為正式立題提出依據,在此基礎上再制定科研計劃,包括階段性目標、最終目標、實驗設計、研究方法、步驟、計劃進度及時間安排等。在完成科研設計後應履行開題報告和同行評論。根據評議意見修訂科研計劃,以充實提高科研實驗設計的合理性科學性。
②科研總結與臨床研究:研究課題完成實驗工作後,應以科學的態度進行整理分析實驗資料,書寫總結,向課題負責人、科研領導小組及研究室成員彙報,根據信息反饋進一步完善實驗工作和書面總結,為使科研成果付諸實施,必須通過臨床研究。製劑在臨床應用前,須報經市衛生局或轉衛生部審批同意後方可進行臨床研究。
(7)醫院藥品管理改革:為了改進、加強醫院藥品管理,必須遵照衛生部、財政部《關於改革醫療機構藥品管理的通知》精神,以「金額管理、重點統計、實耗災消」代替長期以來實行的「以存定銷」辦法,是以貨幣形式來控制醫院藥品流轉的各個環節,必須相應地建立藥品管理制度,配備財會人員,負責藥品金額管理、經濟管理、財會監督,以提高藥品管理水平和經濟效益。
1)加強各類藥品和自配製劑的計價管理:配方銷售的藥品,是實耗實銷的依據,按國家規定零售價計算,藥庫各類藥品應按批發計算,財務部門須根據「藥呂進銷差價」核算藥品加成率。在醫療服務中衛生部規定藥品加成率為15%。藥品的加成率符合國家規定,表明藥品管理嚴密,藥品加成率低於規定指標說明藥品管理不善,應查明原因,採取措施。
自配製劑計價管理是製劑生產管理的重要環節,對中西藥製劑的計價辦法應嚴格執行國家有關規定。
2)建立並嚴格執行藥品盤點制度:藥品嚴格執行盤點制度,能及時了解掌握藥品儲存保管情況,是加強藥品管理的重要措施。對藥庫的藥品要實行每月定期盤點制度,做到帳物相符,庫存貯備定額符合國家規定標準。各組室藥品因調劑工作量大,可實行季度盤點,有條件的醫院可實行月盤點。對重點管理藥品應逐方(製劑/次)進行統計,做到日結月清。
3)加強數據管理:為了保證「金額管理」的順利實施,對藥品、衛生材料、化學試劑等的計量、計價及其記載金額的核算,必須數據準確。並按崗位責任考核獎懲,增強經濟責任,只有在數據準確的基礎上方能保證金額核算的準確性,正確反映藥品加成率,以評定醫院藥品管理的經濟效益。
(二)藥學信息及利用 信息(information) 已構成現代社會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柱之一。目前醫院藥學信息主要指的是藥學情報,早在50年代國外就以將藥學情報作為醫院藥學部的一個正式部門,與調劑、製劑、管理同樣重要。由於醫藥科學的發展,新藥的研製和上市不斷增加,有關藥物評價的論文每年有30篇;同時每年因藥物的濫用、誤用而造成的藥源性疾病及藥害事故也時有發生,給病人健康和生命帶來了極大的危害。因此有關藥物的體內過程、藥效、副作用、相互作用、毒性及中毒搶救等資料必須由藥師負責搜集整理,並向醫師、護師提出建議,共同合理而有效地執行藥物療法計劃。
1.藥物情報室 藥學部應建立藥物情報室,明確為一個獨立的工作單位,全面負責醫院藥學信息的管理。綜合醫院的藥學情報室由主管藥師任主任,必要時設有專職情報藥師1~2人,或按藥學部人數最低1/10;另配輔助人員,負責謄寫、整理及複製資料工作。藥師 情況可兼管其它藥學業務工作,但至少應有專職藥師1人。專用室面積為18~72m2,可分諮詢、資料整理、資料保管部分。位置最好與醫院資料室、圖書館臨近,並儘可能設在醫療科室與醫學部附近。情報室應設有圖書櫃、資料櫃、雜誌櫃、卡片櫃、打字櫃、專用電話等,有條件可設電子計算機設備等。最重要的是圖書雜誌的經常購置和按期定閱。
2.藥物情報的內容與任務
(1)藥物情報資料的收集、整理、保管與評價;
以上任務教學醫院、中心醫院儘可能全部承擔,一般醫院可承擔1~4項,小醫院可承擔1~3項。
3.藥物情報的管理與利用
(1)藥物情報資料的收集、整理和編號:為了做好藥物情報工作,解決臨床藥學、藥劑、管理、科研、教育等業務技術總是,推進和提高藥科學業務水平,設置和收集完整的、最新的圖書資料是很重要的。日本「醫院藥局圖書標準」的全部圖書期刊分類190種,10類的名稱為:
①藥典、標準;
②藥劑學(調劑、製劑、管理);
③藥理學、處方學;
④一般藥物學、新藥介紹手冊;
⑤副作用、中毒;
⑥醫學臨床檢驗;
⑦藥學檢驗;
⑧全書、辭典、目錄;
⑨藥政法規;
⑩期刊雜誌。為了開展日常的諮詢和答疑工作,對圖書期刊要有一個最低限度的標準,並不斷增補添購。此外,學術會議資料、新聞報導、新藥說明書及本院臨床用藥經驗等均屬於藥學情報。情報資料收集可查閱原始文獻,或者文獻索引,如Chemical Abstract(CA化學摘)、 International Pharmaceutical Abstract (IPA,國際藥學文獻)、Index Medicus(IM,醫學索引)及《中國藥學文摘》等,以及綜述、進展、數據手冊、科學大全等。收集到的資料可按中文筆劃、漢字拼音或拉丁字母順序、治療用進行分類整理和編號,有條件輸入計算機貯存。以便及時滿足臨床醫生、護士的諮詢,諸如新藥臨床應用、新藥劑配製、藥物不良反應、給藥方法、過量中毒與解決方法、藥物的配伍和評價等各種問題。
(2)醫院藥品集:醫院藥品集的編印發行促進了藥物療法質量的提高,減少了醫生和護師在開方、用藥方面的差錯,降低了藥學部門回答臨床科室問題的次數。編輯《醫院藥品集》的目的是:向病人提供優良的治療藥物;向醫護人員提供精選、有效、安全、經濟的藥物;為評價新的藥物提供一個基本藥理參考書;為得高配發藥質量創造條件;為全院加強藥品管理提供依據。《藥品集》選用藥物的標準為:治療效果充分證實的藥物;優先選用藥典、法定處方、批准上市新藥、公認的成藥等;盡量選用「國家基本藥物名單」中的藥物,以便保證供應;相同療效藥物應避免重複;對成分保密或含量不明的藥物不可收載;對復方製劑的選用應查明療效,慎重對待。藥品集內容包括:
1)藥品管理規定:
3)附錄
①幼折算和注意;
(4)藥品不良反應、毒副作用情報的收集和報導:醫院藥學部在開殿藥物情報活動時,必須注意藥物、藥劑及各種藥品的中毒、副作用問題;同時對於家庭用化學藥品、農藥、衛生防疫用藥等誤用、中毒亦應顧及。對此類毒、副作用引起的症状及其急救解毒處理都應有足夠的應急資料。不良反應、毒副作用監控制度是為了保證藥物的安全而經常收集毒副作用進行評價的一種情報活動。通常指定省、市立醫院、大學附屬醫院、總醫院、中心醫院等為監控醫院。監控制度報告毒副作用的範圍可以包括:
①藥物按通常用法時,發生不良反應並非所預期者;
(5)藥物情報網:各個醫院盡量配備藥物情報用的必需設備、圖書期刊、資料及人員,負責收集整理資料並對藥學的擀疑妥善回答,定期出版簡易形式的《藥訊》等。凡不能解決的回答,最後可轉至情報中心解決。這種答疑內容應作記錄,並整理成資料送交中心,進行報導交流。這種情報反饋作用的及時傳遞交流,也是很有價值的。同時,這個情報網路也是不良反應報告的溝通渠道。為此,各醫院對藥物不良反應的調查和報告,按期藥物情報中心輸送,經整理編印再分發至醫療單位交流,這對藥物的安全使用和保障人民健康將會起到很大作用。
醫院藥學的信息管理將逐步向計算機管理的方向發展,自成體系,除了藥物情報外,人員管理、物質管理、經濟管理、質量管理和技術管理的也將成為藥學信息管理的內容,至時醫院現代藥科學才能成為現實。
②上述情況外的不良反應特別嚴重或異常者;
③醫生認為對人體有重要或值得注意的不良反應者。
藥物與毒副作用的因果關係不易明確的病例是很多的,因此,對毒副作用的早期發現,早期處理並及時報告是很重要的。報告格式可採用統一印刷的「藥物毒副作用報告表」或醫院自行擬訂的表格。報告的病例可由藥學部整理保存,並提交醫院藥事管理委員會調查、討論和審議。對其因果性、發生率、嚴重程度、可逆性以及發生條件等進行研究,並作出評價,以便採取行政控制措施。對於經過研究審定的毒副作用病例的情報,可採取適當形式通報各醫療、衛生機構以及藥廠等周知。
②《中國藥典》藥品極量表;
③中毒急救法;
④臨床檢驗正常值。
4)索引:按漢語拼音順序排列。
各醫院藥品集可以此為基礎,結合具體情況選定記載項目,並通過藥事委員會討論,由藥學部負責編訂和印發。
(3)國家基本藥物的採用:我國於1981年正式公布《國家基本藥物目錄》,以原料藥為主共選出278個品種,按藥理作用分為28類。之後又編寫了《國家基本藥物》一書,全書藥物近300種。在每類藥物前有一簡短引言,介紹該類藥物概況和臨床評價,然後按品種分述每一藥物的理化性質、藥理作用及作用機理、藥代動力學、用途、用量及用法、不良反應及注意事項、藥物相互反應及超劑量反應和解決方法等。醫院可根據國家基本藥物品種正確選用,以求解決醫療保健的需要,並可依照本院實際情況及供應的可能增補一些品種作為本院的基本藥物名單,為下次修訂積累有關數據和資料。醫院的基本藥物品種可每年修訂增刪,並經藥事委員會討論和批准。
①處方的發放和使用;
②藥品的申請和領取;
③毒、麻、精神藥品的控制;
④配方發藥的規定;
⑤靜脈混注的規定;
⑥研製藥物的管理;
⑦「藥物不良反應」報告制度。
2)藥品正文;按藥理作用分類,每一藥物、製劑作為一個品種,通常按藥品英文字母順序排列。每一藥品收載:藥典名、通用名、商品名、劑型、成分、含量、適應證、禁忌證、用法、用量、貯藏、包裝、注意事項、副作用等,敘述要簡明確切。
(2)對醫療科室醫生的質疑提供情報;
(3)負責本院藥品集的編印和修訂以及發行藥物情報印刷品;
(4)為藥事委員會編製和提供資料;
(5)負責院內藥物不良反應的收集和報告;
(6)對醫、藥科學生、實習生、研究生等進行教育指導;
(7)藥物情報人員的培養與訓練;
(8)開展藥物情報及文獻檢索技術的研究;
(9)本市、本地區有關醫院之間藥物情報業務的聯繫;
(10)化學藥品、家庭用品、農藥等中毒情報的收集和交換。
醫院藥學體系、質量標準與醫院評審 | 醫院藥學質量標準 |
關於「醫院藥學/醫院藥學體系」的留言: | 訂閱討論RSS |
目前暫無留言 | |
添加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