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心理學/心理狀態與心理護理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醫學電子書 >> 《醫學心理學》 >> 心理護理技藝 >> 心理狀態與心理護理
醫學心理學

醫學心理學目錄

目錄

一、恐懼與護理

恐懼(fear)是由某種危險因素所引起的消極情緒。在臨床上常見的恐懼因素主要有下列諸多方面。

1.醫院的特殊場所和特殊氣氛 如潔白肅穆冷冰般的環境,危重病人的抬進抬出,搶救病人的緊張氣氛,黑暗環境中進行的檢查等等,都會給病人帶來恐懼感。

2.如果在作腦血管心血管造影前,醫生說:「家屬要簽字,有千分的死亡率。」就這一句話,病人就會有恐懼感。

3.害怕手術 對手術的恐懼是普遍的,只不過程度有輕有重而已。臨床上經常遇到有的病人臨床近手術而血壓升高、心率加快,甚至進入手術室就嚇暈過去。

4.消極暗示 使病人產生恐懼的消極暗示很多,如同類疾病病人預後不良的信息,社會上關於自身所患疾病的荒謬傳說及某些病人的過分渲染等。

5.患預後不良或危及生命的疾病,如截肢、摘除某器官或患癌症等。

為了幫助病人克服或減輕恐懼,醫護人員首先應當具體分析病人恐懼的對象和原因,然後才能有針對性地進行心理護理。對恐懼的心理護理,主要是使病人感到危險情境的消除或減弱,則安全感能夠逐漸加強。在預計病人可能產生恐懼之前,醫護人員就應主動把可能給病人帶來的痛苦和威脅作適當說明,並給予安全暗示和保證。當病人面臨恐懼情境時,對病人要和藹可親、沉著穩定,一舉一動都要給病人以安全的暗示和保證,通過指導病人學習身心放鬆、深呼吸並想像手心發熱用以緩解其恐懼心理。

二、焦慮與護理

根據醫學心理學工作者研究,病人產生焦慮的原因主要有下述幾個方面。①人際關係緊張,環境陌生;②診斷不明確;③療效不明顯;④病人是家庭支柱,對老人孩子牽掛惦念;⑤經濟負擔重;⑥恐懼情緒的延續;⑦疼痛;⑧怕失去事業,怕失去生活能力,怕失去愛情等。

要幫助病人解除焦慮情緒,就必須從每個病人的具體情況出發,有針對性地做心理疏導工作。如果醫患關係搞好了,病人壓在心底的焦慮問題,雖不願向家講,卻能向醫生護士傾訴。有位老年人住院,總是焦慮不安,經多次談心,好吐露了真情,原來她家婆媳關係不好,老人怕住院花錢多了兒媳婦不滿,所以十分焦慮。針對這種情況,等她兒媳來探望時,護士不怕臟、不怕累,細心進行基礎護理,並表揚老人儉省節約,重病之中念念不忘家庭和兒媳,從而感動了她的兒媳,搞好了婆媳關係,老人的焦慮情緒由此解除了。有的還可採用心理治療中的發泄療法。病人憤怒或發牢騷時,可以引導他當發泄,用以治療疾病。我們在臨床上也可讓有焦慮情緒的病人「訴苦」,醫護人員要耐心地傾聽並適當地引導他訴說。一旦把壓在心頭的焦慮因素全說出來,心情也就放鬆了,另外,有計劃、有針對性地給病人宣講有關疾病的科學知識,把病人的生活安排得緊湊、豐富多彩、生動有趣,並可讓病人做點力所能及的手工勞動,如:協助護士卷棉簽、疊紗布、搓棉球等,都可緩解焦慮情緒。有的護理專家對於如何解除病人的焦慮情緒,提出了如下八條措施:

1.靠護理工作者的機智敏銳的觀察,查明原因,進行疏導。

2.在醫療保護制度允許的情況下,讓病人及時了解病情及檢查結果。

3.解除病人的孤獨感,護士主動接近病人,進行有技巧的談話。

4.保護病人的自尊心,使病人感受到受人重視、受人尊敬,有獨立人格。

5.使病人感到,得到了妥善的治療、護理,增強對醫院的信賴,增強恢復健康的信心。

6.經常變換體位,做些輕微活動,使肌肉放鬆,消除緊張情緒。

7.調動病人的積極性,了解周圍環境,了解對自己的治療和護理計劃。對於特殊檢查,事先交待明白,使病人有良好的心理準備。

8.進行必要的消遣活動,如散步、娛樂等,以解除病人無聊乏味的孤寂心情。

三、疼痛與護理

疼痛是疾病中最普遍、最重要的徵象與症状,總是伴隨著消極的情緒。因此,對疼痛的心理護理十分重要。

1.掌握病人疼痛的情況 醫護人員要善於敏銳地觀察病人的疼痛反應,耐心聽取病人的訴說。要了解疼痛發作是首次還是持續性的,疼痛的性質、程度、部位等。臉色痛苦、緊皺眉頭、咬緊牙關、握緊拳頭及深沉的呻吟,都表示痛得厲害。有些意志堅強或受過某種訓練的人,可能疼得咬破嘴唇、大汗淋漓,卻不吭一聲。護士要特別關心他們,從他們的外部反應體察他們疼痛的程度。

2.減輕病人的心理壓力 病人的疼痛反應是很不愉快的感覺。如護士對這些反應置之不理、缺乏同情心,特別是對一些不加克制或行為反應過激的病人表示反感,對神經症所致的功能性疼痛主觀地認為是無病呻吟等等,都會使病人的疼痛感增加。護士只有設法減輕病人的心理壓力,才能提高病人的疼痛閾。病人情緒的穩定、良好的心境,精神放鬆,可以增強對疼痛的耐受性。Mocc指出:「通過調整護病的關係,能夠緩解成年人的中度疼痛。」護士要恰當地向病人解釋疼痛的機制,顯示出理解病人的痛苦,安慰病人。對行為反應過激的病人要進行耐心勸解,以防止影響其他病人。對強烈克制的病人,給以鼓勵,並允許他們呻吟。對疼痛強度突然改變,變得尖銳而嚴重的持續疼痛的病人,非但不能訓斥,而應慎重對待,要懷疑是否有器質性改變。

3.通過心理治療緩解病人的疼痛 疼痛既有生理原因,又有心理原因,所以通過心理治療可以幫助病人緩解疼痛。首先,分散注意力可以有效地減輕病人疼痛的知覺。可把注意力集中於閱讀、看有趣的電視節目或與來訪者談話等活動上;其次,事先進行疼痛知識的教育,可以改變病人的疼痛反應。例如,對孕婦進行教育,使之認識到生育是全家盼望的喜事,而並非痛苦,消除恐懼心理就可減輕疼痛。對有些可能造成痛苦的診斷和治療手段,要主動告訴病人過程如何,目的何在,贊成痛苦的性質,以及病人應如何配合等。並可反覆向病人保證,疼痛不會超過他們所能忍受的程度。還可告訴他:「我們理解你的疼痛,我們設法為你解除疼痛,如果痛的很厲害,可立即告訴我們。」例如,手術後的病人必須活動、深呼吸、咳嗽,這些活動雖然會造成疼痛,但病人理解後,會忍痛去做的。對兒童病人,同樣要事先教育。如給兒童打針前,告訴他,稍有點疼,就象蚊子叮一下那樣就過去了;切不可謊騙兒童,告訴他「一點也不疼」。這樣做有時會使兒童在整個幼年時期造成懼怕打針,懼怕「白大衣」。

另外,催眠療法可以減輕疼痛,因為處於催眠狀態的病人對施術者的言語暗示很敏感,所以對疼痛的感受性降低。牙科醫生在病人催眠狀態下拔牙、燒傷病人在催眠狀態下換藥等實例是不少的。另外,如保持環境安靜,減輕不良情緒刺激,爭取家屬配合等措施,也可減輕疼痛。

四、異常感受與護理

1.主觀感覺異常 所謂主觀感覺異常,是指人在患病之後,由於病體的反應,角色的變化和心理衝突,主觀感受和體驗與正常時有了差異。病人患病之前集中精力忙於工作和學習,心理活動經常指向外界客觀事物,對自己的軀體狀況不太留意。但病後,就會把注意力轉向自身,甚至對自己的呼吸、心跳、胃腸蠕動的聲音都異常地敏感。由於軀體活動少、環境又安靜,感受性也提高了。不僅對聲、光、溫度等外界刺激很敏感,就連自己的體位、姿勢也似乎覺察得很清楚。比如,一會覺得枕頭低、一會覺得被子沉、一會又埋怨床單不平展,不時地翻身。缺乏經驗的醫務人員往往指責病人「事多」,實際上這是病人合乎規律的心理反應。

由於主觀感覺異常,病人還會出現對客觀事物錯誤的知覺。比如時間知覺異常,住院病人總感時間過得慢,特別是經受痛苦折磨的病人,更有度日如年之感。久臥病床者,有的會出現空間知覺的異常。躺在床上會感覺房間或床鋪在搖晃或轉動等。也有的會出現正常人完全相反的感知覺。例如,正常人認為鮮美的味道,卻可能引起病人反感;正常人認為美麗的顏色,病人看到了卻感到討厭;甚至正常人的嬉笑也會引起病人的厭煩。有的病人因病情需要住進隔離室或看症室,由於感知覺刺激單調,會使病人感到孤獨、無聊和不安,甚至出現思維紊亂或幻覺等。

對於病人出現的感覺異常,應寄於同情,從心理上給予支持和疏導,並輔以必要的治療。應當指出的是,病人有些異常感覺,很可能是軀體疾病的心理反應,不應與上述感覺異常混為一談。

2.對客觀事物敏感病人進入角色以後,活動範圍突然縮小,大都局限於比較寧靜、單調、狹小的環境里。這一變化,不僅可以引起主觀感覺異常,而且也易於對有限範圍的客觀事物異常敏感。他們不僅對病友的病情態度十分留意,尤其注意醫務人員的言談舉止。對過去不關心的事現在可能關心起來,而且比以往計較小事了。醫護人員應當理解病人的這種認知變化。病人活動範圍的縮小、認識範圍的狹窄,容易感到枯燥、乏味、渴望豐富的信息刺激。因此,病房不宜過分寂靜,要設法活躍病房生活,要使病人盡量與社會保持信息溝通。

3.認知評價主觀片面病人進入角色之後,對疾病格外關注,時刻思考。基於某個人的既往經驗和醫學科學知識的水平,每個人對自己的疾病都有一個主觀評價。臨床上不遵守醫囑的現象大都是由於病人對疾病認知評價的主觀性造成的。因此,醫護人員應當了解病人對自身疾病的認識和態度,因勢利導,使之與科學的診斷、治療相一致。

五、需要與護理

需要是人的心理活動的源泉,也是人的心理活動的動力,病人當然也是如此。仔細分析每個病人,可以知道他們的全部活動都是為了滿足需要。醫護人員只有了解並滿足病人的需要才能真正把心理護理做好。

1.病人的共同需要 凡是患病的人,大都希望儘快明確診斷;希望得到較高水平和較好條件的治療;需要安全感;需要得到支持、安慰、尊重和熱情關懷等。

2.門診病人的需要 來門診看病的病人大都希望順利就診;希望得到自己稱心的醫生診治;希望減少檢查中的麻煩和痛苦;希望儘快明確診斷和希望得到妥善治療等。

3.急診病人的需要 急診病人突出的心理需要是能儘快得到妥善地搶救和治療,還希望減輕痛苦,不留傷殘和保障生命安全。

4.住院病人的需要 住院病人進入一個陌生而又特殊的「社會」,他們首先需要醫護人員的關心和重視;二是需要儘快熟悉病友並被病友接納為新的集體的一個成員;三是需要治療條件、生活條件好,適應新環境順利;四是需要病房生活安靜、和諧、親切而又活躍;五是需要來自家庭和社會的信息刺激和情感支持;六是希望治病安全、順利、痛苦少等等。

上面僅是對病人需要的舉例分析,實際上病人的需要多種多樣,極為複雜。從某種意義上講,醫護人員的全部工作都是為了滿足病人的需要。所以只有針對病人的具體需要,或是滿足,或是說服限制,或是勸止,才能真正把心理護理做到病人的心裡,使他們感到被理解、受尊重、正在接受滿意的治療。

專欄31-1需要及滿足

有一個千真萬確的事實,即:不進食就要餓。飢餓是一種體驗,這種體驗可以激發人的一系列心理活動和驅動人的一系列行為,直到餓感消除,心理緊張變得平緩為止。

如果我們就上述過程來理解什麼是需要,那麼,我們可以把需要看成是一種伴隨某種緊張程度的體驗。當然,給需要下一個科學的定義,還要更全面和更深刻些。為此,我們就必須分析被體驗的事物具有怎樣的性質以及體驗本身是什麼等等。

首先,應當承認引起飢餓的直接原因是人體內部的一種生理過程,是人的神經系統,特別是大腦對自身新陳代謝水平和狀態的一種反應。對人來說,這種反應可以達到意識化的水平。另外,人體內部的這種生理過程是有其生物學意義的。也就是說,人要生存下去就必須有上述這種能力,這是自然界按自然法則對人提出的客觀要求。人若不按自然界的客觀規律去滿足這種要求,他們就無法生存。為此,人對體內的生理過程或者說對自然界的客觀要求能否及時地體驗、認識和滿足,仍是人能否在無限複雜的自然界中得以生存發展的充分和必要條件。以上,只是就生物性方面談問題。另外,人為了完善自己的社會生活和精神生活,同樣要及時地去體驗和認識社會的和精神生活的客觀要求。這些要求一旦被體驗到,同樣可以成為人的需要。

如果能同意上述看法,那麼就可以接受以下的定義,即:人的需要是人對各種(生物的、社會的、精神的)客觀要求的體驗與應答。

人有多少種需要呢?回答這個問題就是對需要進行分類。目前對於需要的分類很不一致,這都是由分類標準不同而引起的。大多數人喜歡按需要自身的性質和形式進行分類,也有人按需要所指向的對象進行分類,有時,同一本書中採取兩種分類標準,以致使人無所適從。我們認為,由於需要是發自人類本性的一種心理歷程,所以只有依據它的發源,依據人的本性進行分類才是科學的分類方法。依此,可把需要分為三類。

第一種需要是人的生物需要,這是由人的生物屬性決定的。我們這裡所說的生物需要,不是與動物本能完全相同的生物需要。雖然就起源來講人的生物需要是由生物本能發展來的,但是,就是在發展過程中人的生物需要與動物本能之間產生了質的差異。比如,作為人的生物需要雖然也具有個體保存、種族延續的生物學意義,但它卻是已經社會化和精神化了的東西。所謂社會化,是指這種生物需要的產生無法背離一定的社會文化環境與條件;它本身的表現形式只能是某種社會文化條件的反映;另外這種需要的滿足方式和手段也只能是社會性的,甚至生物需要的滿足方式和社會需要的滿足方式有時是統一的,比如請客吃飯就是兩者的統一。所謂生物需要的精神化,是指人的生物需要總是被人意識到;需要的性質和強度能被語言描述,而滿足需要的方式和手段可以有目的有計劃地進行;同樣,生物需要的滿足過程也往往和精神需要的滿足融為一體。比如,人的食物往往同時具有色、香、味、形,以滿足審美需要。

第二種需要是人的社會需要。人的本質屬性中有社會性一面,其實它也是由動物的群體性進化來的,在進化的過程中也產生了質的變化。動物的群體性服從著純自然法則,而人的社會組織則是按社會生產情況自覺地組織起來的。按人類社會的原則形成的社會對人也就提出了自己的客觀要求,這些客觀要求是多方面的,最根本的社會交往、生產勞動和倫理規範等。人們對這些客觀要求的體驗、認識和反應就成了人的社會需要。

在人的社會需要中,交往需要是很關鍵的。它不但保證著人的生存、安全和延續,在某種意義上,它又是產生和維持正常精神活動的支柱。人與人之間的社會交往對於心理活動的發生和持續都起重要作用。這種需要得不到滿足,人的精神活動往往就會崩潰或畸變。長期與社會隔離,即所謂「關係剝奪」或「社會交往剝奪」,可以使人喪失很多能力。社會交往的需要與人的精神需要有密切聯繫,如只有在社會交往中才能體驗到社會責任、倫理規範等等,並由此產生滿足責任感和道德感的精神需要,即使是生物需要也和社會交往有關聯,如尋偶需要如果沒有交往便不能實現。

社會需要中另一個重要內容是生產勞動的需要。這種需要既包含著生物性質也包含精神性質。這種需要就其起源來說應和生存需要有關,或者說它是生物性的生存需要的派生物。不能生產勞動就不能獲得生存資料。對這一客觀規律或客觀要求的體驗,就構成了生產勞動的需要。勞動需要的精神性質在於這種需要本身乃是以對自然的認識為前提,以創造性思維為關鍵。而它的滿足形式除獲得生存資料之外,還有對成果價值的認識,獲得成果的同時會伴隨著巨大的精神上的滿足。

第三種需要是精神需要。有人對此表示疑義,認為需要本身就是一種心理狀態和過程,所以精神需要這一概念彷彿不通。其實,這種看法是對問題性質的誤解。我們說精神需要本來就是人所獨有的一種體驗,因為人才有意識到自身的能力,人有意識到自己心理歷程的能力,明確地說,只有人才有意識到自身需要的能力。在這種意義上,可以把精神需要定義為需要的需要。這一點只有人才能做到。所以精神需要這一概念從事實方面看是通順的和正確的。我們可以以責任感為例做一點解釋。對某件事負責是為了某種社會需要,而這種需要的本質和意義只有人才能認識它和體會他,認識得越深刻,責任感作為一種精神需要便會越強烈。如果對某件事負責完全出於被動,只是客觀上滿足社會需要而對它的意義沒有認識,那就不會有責任感這種精神需要產生。在行為方面雖然也在做某件事,但只能是敷衍了事,在精神上永遠不會有某種滿足的享受。動物為了群體的要求也會有責任行為,如工蜂采蜜,但它們永遠不會認識這種工作的意義,所以不可能有責任感出現。所以正因為人有意識,人能對自己的行為、心理活動進行反思,所以才能對行為和心理活動自身有所體驗,所以才能產生精神需要。還可以美的需要如音樂美感為例做一點深入解釋。據說,牛也「懂」音樂,因為實驗證明,和諧雅靜的琴聲可以使牛多分泌乳汁。是牛真的懂音樂並有這方面的精神需要嗎?當然不是。充其量和諧的音樂要可以使牛的高級神經保持良好的工作狀態。神經系統的良好工作促成各種器官的良好功能,特別是腺體的活躍,從而使乳汁分泌增多。所以,對牛彈琴並不能使牛得到「精神滿足」,因為它沒有精神活動,也沒精神需要。沒有需要,滿足便無從談起。如果對人彈琴,情況就有根本不同了,首先,和諧悅耳的琴聲也會使人的神經系統處於良好的工作狀態。繼而人便可以體驗到由此而引起的一系列反應,如興奮、輕鬆、暢快等等。與此同時,人還可以通過聯想悟出含義,這一切使人獲得一種美的享受,精神上獲得滿足。很顯然,在上述過程的各個層次和各個階段上,意識活動是起重要作用的。如此,人的上述精神需要是動物不可能產生的,因為他們沒有意識。

俗話中有「進廟不燒香,出廟心發慌」,這句話,這正說明人有另一種精神需要,那就是宗教信仰。有宗教信仰的人,可以從信仰中獲得精神滿足是最顯見的事實。但是,即便是這種極端的精神需要,卻又和生物需要、社會需要聯在一起。很多求神拜佛的人,最直接目的是要獲取自身利益,如身體健康、消除疾病、生活平安、五穀豐登、消除災禍、子孫滿堂等等,都是與個體保存、種族延續的生物需要有關。在宗教盛行的國度里,不信教往往不能佔有一定社會地位,不能得到他人的信任,甚至要受他人的歧視,為了滿足這種社會需要便隨從了某種宗教信仰,久而久之形成一種需要,似乎失去宗教信仰就無法生存。除宗教信仰而外,人還有別的信仰,如對某種哲理的信仰,這種信仰是另一種精神需要,即認識或探究的需要。這種需要自然是精神性的。然而它與生物和社會需要也不無聯繫。信仰某種哲理,往往是為了生活得更符合客觀規律,探究某些客觀規律往往是為了改造生存環境等等。

需要,這的確是發自人類本性的東西,與之伴隨的慾望和動機有時是很難被壓抑的,特別是維持人類個體保存和種族延續的需要更是如此。甚至連古代的聖賢們也不得不說「食、色,性也。」儘管歷來有各種各樣的哲學和倫理學希望消除和減少人的慾望以解除由慾望不能滿足而導致的個人精神衝突或社會問題,但到頭來實際收效並不大,而且隨著時代的前進,這些理論和說教總經不住時間的考驗。佛教企圖禁慾,道教主張寡慾、基督教主張限欲、儒教主張存天理滅人慾。但是只要人類社會還存在,慾望永遠是滅不了的。那麼,如何對待人的需要和慾望呢?唯一可行的就是合理的範圍內去滿足人的需要。只有滿足它才能緩解它。這裡所謂「合理的」,實際上就是指具體地按一定社會歷史條件去滿足人的需要,當然由於社會歷史條件的差異,需要的滿足方式和程度也不相同。至於如何做到合理,這的確是社會心理學的重大研究課題。

郭念峰

專欄31-2動機

人的活動和行為動機,是心理學的核心問題之一。研究這個問題具有理論和實踐兩方面的意義。幾乎全部心理活動和心理現象中都包含著動機因素在內。所以,從事各種心理學分支學科工作的人都十分重視它,醫學心理學自然不可例外。

心理學中有一個最核心的部分就是個性心理學,而動機問題的深入探討恰恰是與個性心理學密切相關的。當然,在勞動心理學、管理心理學、教育心理學、臨床心理學等等分支學科中,凡是牽扯到人的因素、人的管理、心理診斷和心理矯正等實際應用問題時,也都要考慮動機問題。

那麼,動機的實質是什麼呢?

動機是一種帶有個人特點的和自覺意識到的行為和活動的內在驅動力,它是需要的高級形式,即充分的自覺形式。也可以把它看作為滿足需要而發生的一種自覺的心理傾向

關於動機的實質,歷來有種種理解,我們寧肯把它看成是需要的反映和表現。這一點不用做煩瑣的論證,因為事實告訴我們,任何個人都不會去做自己根本不需要做的事情。動機既然源於人的需要,那麼它的種類以及對它的評價便和需要的種類和性質聯繫在一起(參閱需要一欄)。雖然說動機是需要的高級的自覺形式,但是,還有高於動機的行為動力形式,那就是目的。目的,不但比動機有更高的自覺性,而且基於對客觀世界的深刻認識而具有充分和周密的計劃性。

動機雖然是由需要促成,但它能否形成和能否付諸行動卻是有條件的,並不是所有需要都可以形成動機和所有動機都可以實現。制約動機形成實現的內在條件是人的經驗系統和價值觀念系統,特別是人的信仰以及道德觀念等等,當然,人的性格特徵、意志品質也起一定作用。制約動機形成實現的外部因素主要有客觀環境條件,包括自然條件和社會條件兩類。

動機付諸行動之後,必然有結果或後果產生,結果或後果是動機的調節因素,它可以加強或減弱甚至消除原有動機。作為調節動機的因素在人的行為習慣的形成與發展中起極重要的作用。為更清楚地理解上述幾種因素與動機的關係,可用以下圖解輔助說明:

Gu1hczdt.jpg


心理學對於動機問題歷來十分重視,而且也建立過許多研究方法,這些方法的設計雖然也是根據心理學方法的一般原則,但其具體目標都是針對動機問題的,其中最常見的有以下幾種。第一類方法是所謂投射法,這是以病理心理學的資料為基礎建立起來的一套方法,這類方法可以揭示人的無意識動機。換句話說,通過這種方法可以揭示出尚未被充分意識到或被壓抑了的某些動機。投射法的基本假設是:對於意義不明確的刺激物(如一團不規則的墨水痕迹),人往往要把某種自己想像出的意義強加給它,或者說把代表自己內在傾向性的東西投射到刺激物上。因此,通過分析推斷其結果便可了解人的內在世界,這類方法最常採用的有洛夏墨跡測驗(Rorschach ink-blot test)、主題統覺測驗(thematic apperception test)。第二類方法是直接實驗法。它的基本假設是,動機往往可以影響人對事物的知覺,在人的認知過程中,總有人的需要傾向等個性特徵參予,另外,懲罰或獎勵因素對動機起著重要作用等等,根據這類原則設計實驗,對人的動機進行研究。

當今研究動機的方法尚有很多,諸如談話法、問卷法、產品分析法等等。由於人的動機系統是十分複雜的,所以很難只用一種方法察明人的動機。這就是研究動機的困難所在。

對人的動機進行研究不只是從理論上闡明其結構和特點,更重要的是在實際生產過程中或生活過程中通過激勵良好動機改善人的行為和扭轉人的不良動機,消除人的不良行為或病態行為。

郭念峰

六、暗示與護理

受暗示是人的正常心理活動,而且是在日常生活中經常產生的心理現象。暗示既能影響人的心理活動變化,又能影響人的生理活動變化,所以,消極的暗示可以導致疾病,積極的暗示又能治療疾病。尤其是病人,因為對自身疾病異常關注,注意力總是集中在與自身疾病有關的現象上,所以暗示感受性更強。病人十分留神醫務人員的言談話語,而且總是向不好的的方面去聯想。因此,醫護人員必須十分重視暗示在心理護理中的重要作用,巧妙地對病人進行積極暗示,努力克服和避免給病人以消極暗示。

在臨床上怎樣使病人受到積極暗示呢?從護士和醫生本人來說,一要嚴肅認真;二要服務態度好,對病人體貼入微;三要莊重、大方、親切待人、有威信。這三點是使病人易於接受積極暗示的重要條件。至於具體做法,要因人、因病而異。比如,有人害怕打針,護士可以非常自信地說:「我打針保險讓你不疼」。如果有住院病人失眠,護士可以給安慰劑,暗示這是最好的安眠藥。就止痛來說,據實驗,有30%的病人可以蒸餾水代替普魯卡因,75%的疼痛病人以生理鹽水暗示為杜冷丁可以減輕疼痛。一位癔症性感覺缺損的男性病人,幾乎走遍了全國各大醫院,花錢數千元,一直沒治好病。最後以核黃素暗示為特效解毒靈,一次就把病治好了。護士如能掌握催眠術,就可以對需要暗示的病人進行催眠暗示。如癌症病人後期疼痛難忍,可以通過催眠緩解疼痛;燒傷病人吃飯、換藥困難,都可在催眠當中進行;有的產婦對分娩恐懼,也可在催眠中分娩

在臨床上不僅要想方設法對病人進行積極暗示,還要注意防止對病人的消極暗示。有些醫原性疾病就是受消極暗示發生的。例如,在某院眼科手術台上,醫生、護士一起正用銀針為一老年病人剝離白內障。護士拿起銀針對醫生說:「你看,這根針天天消毒是不是生鏽了」。聽了這句話後,老太太的眼睛留下了「後疑症」,總是視力模糊,感覺眼裡有銹。認為是手術事故。這說明,醫生、護士在病人面前說話一定要謹慎,稍不注意就會造成醫原性疾病。再有,病人之間的相互消極暗示也應當引起重視。有位病人胃次全切除術後,對同室即將手術的病人講如何痛苦難忍,結果另一個病人一進手術室就嚇得虛脫了。所以,當搶救危重病人時,最好及早離開原病室,到隔離間進行搶救,不然會給其他病人帶來強烈的消極暗示。

在臨床醫療護理中,綜合發揮語言、藥物和醫療等暗示作用,能收到更好的效果。

32 心理護理技藝 | 醫護人員的語言與溝通技巧 32
關於「醫學心理學/心理狀態與心理護理」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