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診斷學/七情證候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醫學電子書 >> 《中醫診斷學》 >> 辨證 >> 病因辯證 >> 七情證候
中醫診斷學

中醫診斷學目錄

七情,即喜、怒、憂、思、悲、恐、驚七種情志活動。當精神刺激超越了病人自身的調節能力時,便可發生疾病。七情徵候均見於內傷雜病

情志致病有三個特點:一是由耳目所聞,直接影響臟腑氣機,致臟腑功能紊亂,氣血不和,陰陽失調。如怒則氣上恐則氣下驚則氣亂悲則氣消思則氣結喜則氣緩。二是與個人性格、生活環境有關。如性格急躁者,易被怒傷;而性格孤僻者,常被憂思所傷。三是不同的情志變化,所影響的內臟也不同。如喜傷心怒傷肝思傷脾、悲傷肺、恐傷腎

臨床實踐證明,情志所傷,能夠影響內髒的功能,這是肯定的,至於具體傷哪一內臟,引起何種氣機變化,並不一定象上面所說的那樣機械,只有詳細審察病情,才能做出更為準確的診斷。

臨床表現喜傷,可見精神恍惚,思維不集中,甚則神志錯亂,語無倫次,哭笑無常,舉止異常,脈緩;怒傷,則見頭暈或脹痛,面紅目赤口苦胸悶,善嘆息,急躁易怒,兩脅脹滿或竄痛,或呃逆嘔吐腹脹泄瀉,其則嘔血昏厥脈弦思傷,可見頭暈目眩健忘心悸,倦怠,失眠多夢,食少,消瘦,腹脹便溏舌淡,脈緩;憂傷,則情志抑鬱,悶悶不樂,神疲乏力食欲不振脈澀;悲傷,見面色慘淡,時時吁嘆飲泣,精神萎靡不振,脈弱恐傷少腹脹滿,遺精滑精,二便失禁;驚傷,則情緒不安,表情惶恐,心悸失眠,甚至神志錯亂,語言舉止失常。

【證候分析】喜為心之志,過喜,可使心氣渙散,神不守舍,而見精神恍惚,思維不集中,重者神明失主,致神志錯亂,語無論次,舉止異常。

怒為肝之志,怒則氣上,大怒可致肝失疏泄,氣機不暢,而致兩脅脹痛,胸悶,善嘆息,或見急躁易怒。肝氣橫逆,克犯脾胃,胃失和降則致呃逆、嘔吐;脾氣不升則見腹脹泄瀉。

肝氣上逆,血隨氣升,氣血並走於上,故致頭暈,頭痛,面紅目赤,甚至氣血蒙蔽清竅,而突然昏厥,血隨氣妄行,則見嘔血。

思發於脾而成於心,思慮太過,可使脾氣耗傷,心血虧虛。脾氣虛則運化失健,則見食少,腹脹便溏。心血不足養心,致心悸,失眠多夢。形體不得氣血濡養,則清瘦,倦怠,頭暈目眩,健忘,舌淡脈緩。

憂愁日久不解,耗傷臟腑之氣,故見神疲乏力,食欲不振。過度悲哀,則使氣消,故見面色慘淡,時時吁嘆飲泣,精神萎靡不振。

恐則氣下,極度恐駭,可使腎之精氣下劫,腎氣不固,則遺精,滑精,二便失禁,下焦氣機不暢,而見少腹脹滿。驚則氣機逆亂,心神不能安藏,則情緒不安,表情惶恐,心悸失眠,重者神志錯亂,語言舉止失常。

32 六淫、疫癘證候 | 飲食、勞逸證候 32
關於「中醫診斷學/七情證候」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