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CHO病毒感染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ECHO病毒感染(ECHO virus infection),ECHO病毒引起的感染。人感染本病毒後出現胃腸道神經系統呼吸道等的病症。重者可有心、肝、腦等臟器病變。多在夏秋季流行。本病毒與庫克薩基病毒常同時存在,在世界分布極為廣泛。兒童發病率遠較成人高,病人及帶病毒者均為傳染源,主要經腸道傳播,感染初期也可經呼吸道傳播。病毒也可經胎盤傳給胎兒,引起宮內感染。

第一株ECHO病毒是1950年調查脊髓灰質炎病毒時從健康兒童的直腸拭子中分離出來的,由於當時未能將它歸屬已有的病毒屬,也不了解它與人類疾病的關係,所以稱之為「孤兒病毒」。1955年正式定名為ECHO病毒,即人類腸道致細胞病變的孤兒病毒(enteric cytopathic human orphan virus)的縮寫。 以後陸續發現了很多血清型。ECHO病毒今屬微小核糖核酸病毒科腸道病毒屬。本病毒抵抗力較強,能耐乙醚和70%乙醇及5%煤酚皂液,但對氧化劑很敏感。

臨床表現

本病毒可經血循環傳至各臟器,引起較廣泛的病變,臨床表現隨其侵犯的器官不同而異,主要引起以下疾病:①神經系統疾病。主要有無菌性腦膜炎、肌鬆弛性癱瘓腦炎共濟失調、吉蘭-巴雷二氏症候群急性感染性多發性神經根神經炎)。②流行性胸肌痛。主要表現陣發性劇烈的肌肉疼痛,常見於胸部,可影響呼吸運動。小兒也常訴腹痛,易誤診為闌尾炎。劇痛時甚至發生休克。病程一般5~7天,肌痛可反覆發作。③皮疹。易發生於幼兒,並可伴有眼結膜炎。1951年曾在美國波士頓引起斑丘疹的流行,名「波士頓皮疹」,表現為低熱1~2日出現皮疹,分布在面、胸、臀及四肢。病情輕。④呼吸道疾病。一些型別的ECHO病毒可引起輕型上呼吸道感染,表現有發熱咽痛全身不適,常在幼兒中流行。有時可以引起下呼吸道感染,個別病例發生致死性肺炎。⑤胃腸道疾病。表現腹瀉。⑥眼病。⑦心肌炎

診斷和治療

腸道病毒感染。根據流行學資料、典型臨床表現、病毒學血清學檢查可以確診。目前無特效治療,主要是對症處理。

關於「ECHO病毒感染」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