黏多糖貯積症Ⅴ型
A+醫學百科 >> 黏多糖貯積症Ⅴ型 |
本型又稱希(Scheie)氏症候群,現已被分類為黏多糖貯積症Ⅰ型的亞型,這是因為本病病人酶的缺陷與Ⅰ型相同,兩者的基因與遺傳方式也相同。本症候群的特徵為智力正常,有中度骨骼改變、主動脈瓣病變及神經壓迫症状。
目錄 |
黏多糖貯積症Ⅴ型的病因
(一)發病原因
本病的病因是常染色體隱性遺傳。
(二)發病機制
本病的發病機制是基本代謝缺陷,是病人體內缺乏a-L-艾杜糖醛酸酶。正常時,該酶水解a-L-艾杜糖醛鍵,這種化學鍵既見於硫酸皮膚素,也見於硫酸乙醯肝素內,該酶缺乏可導致這兩種黏多糖成分過多沉積於細胞內,從而損傷細胞功能。
病理:本型的病理改變在某些方面與MPSⅠ型相似。顯微鏡檢查肝組織肝實質細胞和庫普弗細胞含有大量空泡。脾臟結締組織增加,脾竇周圍脂肪軟骨細胞營養不良。腎、淋巴結、心內膜、心瓣膜及血管壁內均含有包涵體大細胞。腦組織神經元正常,無膠質變性,僅有某些脂褐質顆粒,此與MPS Ⅰ型改變明顯不同。但腦灰質結締組織內有脂肪軟骨細胞營養不良浸潤。可在皮膚、黏膜和結膜內見到包涵體及膠原纖維異常。
黏多糖貯積症Ⅴ型的症状
臨床症状與MPS I-H型相似,但較輕。最早出現和主要症状是進行性角膜周邊部渾濁。可發生色素性視網膜炎。於6~8歲出現輕度關節強直,爪狀手,面、容輕度粗笨樣,口寬大,多毛,無明顯侏儒。可有肝大,脾不大。可有耳聾。智力正常,有的甚至聰明過人。也有的出現精神病症狀。由於膠原組織壓迫神經,常出現腕管症候群(正中神經分布區感覺障礙,手指水腫,魚際萎縮),以後可出現主動脈瓣關閉不全或狹窄。
本型診斷與Ⅰ型相似,但無智力低下,發病年齡也較晚,並且有神經炎,角膜渾濁為周邊性。
黏多糖貯積症Ⅴ型的診斷
黏多糖貯積症Ⅴ型的檢查化驗
尿中只出現硫酸皮膚素。血中白細胞及骨髓細胞內異染顆粒缺如或不清。
X線檢查。
X線表現與Ⅰ型相似,但輕得多,而且改變出現也較晚,侏儒少見。
黏多糖貯積症Ⅴ型的鑒別診斷
關於本型的鑒別診斷,也與Ⅰ型相同。必須與其他幾型黏多糖貯積症仔細鑒別,尤其多糖貯積症Ⅳ型、軟骨發育不全仔細鑒別。
黏多糖貯積症Ⅴ型的併發症
本病可並發肝大,耳聾,精神病症狀,主動脈瓣關閉不全或狹窄,神經炎,角膜渾濁。
黏多糖貯積症Ⅴ型的預防和治療方法
遺傳病治療困難,療效不滿意,預防顯得更為重要。預防措施包括避免近親結婚,推行遺傳諮詢、攜帶者基因檢測及產前診斷和選擇性人工流產等,防止患兒出生。
黏多糖貯積症Ⅴ型的西醫治療
(一)治療
目前無有效治療方法。曾進行過各種試驗治療,但效果不肯定。糖皮質激素在鼠的實驗中有抑制黏多糖合成作用,但病人每天服用潑尼松2mg/kg並未出現臨床效果。大量維生素A加入MPSI-H和Ⅱ型病人培養的成纖維細胞,可以使其異染性消失。給病人口服維生素A 1萬~10萬U,4次/d,經1個月~數月後可改善症状,可使尿中黏多糖排出增多,但與體內沉積的黏多糖量相比則微不足道。維生素C的應用也未見臨床療效。甲狀腺素或生長激素的應用也同樣無效。對於輸入新鮮血漿的治療方法意見尚有分歧,一部分作者認為可得到明顯的、暫時的臨床好轉,但其他作者應用卻未得到確切的療效。
(二)預後
良好,壽命似不受影響,有活到60歲以上者。
黏多糖貯積症Ⅴ型的護理
一旦發現糖原累積症,以防治低血糖為主,膳食少量多餐,限制脂肪和總熱量,限制體力活動。血清乳酸高者,宜服碳酸氫鈉防治酸中毒。皮質激素、腎上腺素、胰高血糖素等可幫助控制低血糖。
參看
關於「黏多糖貯積症Ⅴ型」的留言: | 訂閱討論RSS |
目前暫無留言 | |
添加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