髖關節脫位切開複位術
A+醫學百科 >> 髖關節脫位切開複位術 |
髖關節脫位切開複位術
髖關節脫位分為前脫位與後脫位兩大類,臨床常見為後脫位。一般說來,髖關節新鮮脫位無論前後,在完善的麻醉下,手法複位甚易成功,療效也好。但陳舊性脫位;並有大塊髖臼骨折或股骨頭骨折,因而妨礙手法複位的新鮮脫位;或並有坐骨神經損傷,或手法複位失敗的新鮮脫位,則均須切開複位。陳舊性脫位還應在切開複位的同時,根據病人的年齡、職業及股骨頭病理改變等行關節融合術或人工關節置換術,由於前脫位甚少,本節僅介紹後脫位的切開複位術。
術前準備
1.陳舊性脫位術前應作持續骨牽引1周左右。
2.顯露途徑的選擇:髖關節脫位的顯露途徑可選用前外側顯露途徑或後側顯露途徑。前者取仰臥位,手法複位比較方便,但脫位的股骨頭位於髂骨的後面,比較深,分離有一定困難。後側顯露一般取俯臥位,顯露股骨頭、坐骨神經及髖臼比較直接,容易;但手法複位不方便。如將體位改為側臥位或側俯臥位,則可克服此困難。因此,前脫位及某些不須探查坐骨神經,不須內固定髖臼的新鮮後脫位;或雖為陳舊性後脫位,但股骨頭的活動度較大者可考慮用前外側顯露。反之,後脫位並有坐骨神經損傷或大塊髖臼骨折,或脫位的股骨頭在髖臼以上,而且活動度甚小者,可考慮用後側顯露途徑。
手術步驟
1.體位、切口與顯露 採用前外側顯露途徑(見下肢骨關節顯露途徑),病人仰臥,將患側腰背部及臀部墊高,與手術檯面成20°~30°。作前外側切口,近側於骨膜下剝離髂骨翼內、外側的肌肉,遠側自縫匠肌及闊筋膜張肌之間進入,下翻股直肌,即抵髖關節的前面。採用後側顯露則病人取側臥或側俯臥位,使病人腹部與手術台成45°角。作後側切口,裂牙臀大肌,先探查坐骨神經,予以分離和保護。自大轉子切斷梨狀肌、閉孔內肌及上、下孖肌肌腱,並翻向內側,即可見脫位的股骨頭。
2.分離股骨頭和頸部 一般髖關節後脫位時,股骨頭穿破後側關節囊,位於髖臼的後上方。前外側顯露時,助手輕輕轉動傷肢,術者用手指查明股骨頭的位置及其與周圍組織的關係。新鮮脫位在清除血腫後,仔細尋覓妨礙複位的原因。一般多為移位的骨折塊阻擋複位,或大片關節囊捲入髖臼。陳舊性脫位則需沿股骨頭及頸部分離周圍的粘連。先捫清頸部無條索狀物,即可在頸部切一小口,而後緊貼骨質逐漸向股骨頭分離,直至股骨頭及頸部游離。分離時應注意:①不要切開剝離股骨頸遠側1/3的關節囊,以免傷及供應股骨頭及頸部的血管;②關節囊儘可能T形切開,使附著於髖臼的關節囊保留0.5~1.0cm,以便修復。③避免損傷坐骨神經。偶有脫位時將坐骨神經套在股骨頸的前面,分離時如觸及索狀物,應仔細分離辨認,或用針刺激,如無肌肉收縮,以防損傷。後側顯露時,由於坐骨神經已被分離和保護,而且股骨頭和頸部顯露比較直接,可在直視下切開關節囊,逐漸分離股骨頭和頸部周圍的粘連。如有髖臼後上緣骨折,可於骨膜下向上剝離臀小肌,擴大顯露。
3.清理髖臼 將傷側大腿外旋,使股骨頭不遮蓋髖臼,即可將髖臼內的血腫、肉芽、瘢痕組織、小骨片及圓韌帶等,用刀、剪或刮匙全部清除。清除時注意勿損傷關節軟骨。
4.骨折處理 髖關節後脫位並發骨折常有三種情況:①完全游離的小骨塊,應清除之。②股骨頭骨折:常為圓韌帶的撕脫骨折,它在股骨頭上造成的缺損不在負重的關節面上,應連圓韌帶一起切除,以免妨礙股骨頭的複位。即使是負重關節面的骨折塊,也以切除較複位為佳。因為複位後骨折塊必將引起缺血性壞死,而致損傷性關節炎。③髖臼骨折:常為髖臼後上緣的三角形骨折塊,向外側和前側旋轉移位。複位後用1~2枚螺釘固定。螺釘應斜行向上,指向髂嵴中線,以免穿透關節。
5.複位 在分離股骨頭和頸部的粘連,徹底清理髖臼以後,助手固定骨盆,屈髖牽引,術者用手指向髖臼方向推股骨頭,即可複位,並無困難。如不能複位,應查明原因。一般多為瘢痕和粘連剝離不夠,或股骨頭被攣縮的關節囊夾住,應進一步松解。此時切忌強行手法複位或利用剝離器等器械的槓桿作用進行複位,以免造成骨折或關節軟骨面的損傷。
6.修復關節囊及縫合 複位後,專人維持位置。修整關節囊,儘可能縫合修復。止血後逐層縫合。
術後處理
1.未並發骨折的脫位術後行皮牽引或骨牽引4周。4周後開始持拐行走,6~8周後逐漸開始負重。
2.並發骨折的脫位術後行骨牽引,儘早作股四頭肌舒縮的功能鍛煉。術後6~8周去牽引,並鍛煉髖關節功能。有股骨頭骨折者,術後12周才能負重。
關於「髖關節脫位切開複位術」的留言: | 訂閱討論RSS |
目前暫無留言 | |
添加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