頸椎過伸性損傷
A+醫學百科 >> 頸椎過伸性損傷 |
頸椎過度伸展性暴力造成的頸脊髓損傷,通常有較輕微或隱匿的骨損傷,X線多無異常徵象,故而易被疏漏,影響治療。這種損傷並不少見,據報導,該損傷佔全頸椎各類損傷的29%~50%,並常常合併脊髓中央症候群,且多見於中老年人。
目錄 |
診斷方法
不熟悉這種損傷而誤診者並非少見。缺乏對頸椎過伸性損傷基本病理變化和X線表現的認識,尤其對症状輕微者或老年人更易誤診。因此診斷時應注意以下幾點:
1.詳盡病史的採集,常能提供損傷機制;顱腦傷患者,也應設法了解損傷時的姿勢和暴力。
2.顱及面部損傷都應攝頸椎X線片,對任何有懷疑的患者,把頸椎攝片列為常規,以避免因其他部位損傷掩蓋了頸椎損傷。
3.側位X線片上必須清晰顯示上下頸椎結構,上頸椎損傷而神經症狀表現低位時,必須注意觀察低位顱頸椎有無變化,伸屈側位X線片有一定價值。
4.典型的脊髓損傷中央症候群,常能提示頸椎過伸性損傷,而其他類型脊髓損傷,必須結合其他各項檢測再作出判斷。
5.考慮其他機制引起的頸椎脊髓傷時,例如椎體垂直壓縮性骨折等也可能造成脊髓中央症候群。
治療措施
頸椎過度伸展性損傷的機制和病理變化提示了該損傷並不存在因外傷所致的持續椎管的骨性狹窄,或需要複位的明顯骨折脫位。
非手術治療
一經確診,即常規應用Glisson帶牽引,其重量為1.5~2.5kg。牽引位置宜取頸椎略屈15°。持續牽引2~3周,然後採用頭頸胸石膏或塑料頸托以保護1~2月。在牽引期間,應用速尿和地塞米松靜脈點滴,以利脫水並提高機體應激能力。其牽引目的是使頸椎損傷節段得到制動,略屈曲位能使頸椎椎前結構(韌帶等)癒合,後結構例如折皺的黃韌帶舒展並恢復常態。
筆者單位無選擇性對牽引治療中的3例施行了手術治療,其結果並非滿意。僅極少數損傷後表現節段性不穩,症状加重並確有致壓物存在者方可考慮手術。通常取前路減壓同時應用植骨融合。
過伸性頸椎損傷引起的脊髓中央症候群,預後通常比較良好,症状越輕恢復越快且全面。通常下肢最先開始恢復,最早於傷後3小時即見恢復,其次是膀胱功能,上肢恢復最遲,手部功能恢復最差,常因脊髓損傷波及前角細胞,致手內在肌萎縮,而殘留某種功能障礙。其他類型脊髓損傷,同樣取決於損傷的嚴重程度。
手術治療
頸椎脊髓過伸性損傷常合併頸椎退變增生、頸椎後縱韌帶骨化等,由於頸椎損傷而誘發發病,非手術治療常收效甚微。因此,選擇性手術減壓為功能恢復創造了良好的條件。
適應證 (1)脊髓損傷後非手術治療無明顯效果並確定有準確損傷節段;(2)影像學檢查X線,CT或MRI有明顯骨損傷並對脊髓有壓迫者;(3)臨床症状持續存在,在保守治療過程中有加重趨勢;(4)合併頸椎病變和後縱韌帶骨化,因外傷而誘發者,待病情穩定後手術治療。
手術治療 根據脊髓致壓物的部位和範圍,選擇適宜的進路和減壓方法。以前方為主的壓迫,如單個或少數節段宜施行前路減壓,以後方為主的壓迫或廣泛的後縱韌帶骨化的前方壓迫,應選擇後路減壓。
發病機理
頸椎過伸性損傷大多見於高速行駛的車輛急剎車及撞車時。此時,由於慣性力的作用,面、頜、額部等遭受來自正前方的撞擊(多為擋風玻璃或前方座椅的靠背),而使頭頸向後過度仰伸。此外,來自前方的其他暴力,仰頸位於自高處跌下,以及頸部被向上後方暴力牽拉等均可產生同樣後果。
這種暴力視其著力點不同,除可造成前面所提及的頸椎後脫位、Hangman骨折及齒狀突骨折伴寰樞後脫位等各種損傷處,其最為嚴重的後果是對脊髓的損害。
在正常頸椎仰伸時,椎管內脊髓及硬膜囊呈摺疊樣(手風琴式)被壓縮變短;但若前縱韌帶斷裂、椎間隙分離,則可使脊髓反被拉長。此時的硬膜囊具有一定的制約作用。在此情況下,如該傷者頸椎椎管較狹窄,則易使脊髓嵌夾於突然前凸、內陷的黃韌帶與前方的骨性管壁之中;尤其是在椎管前方有髓核後突或骨刺形成的前提下,這種對沖性壓力,最後易集中到脊髓中央管處,以致引起該處周圍的充血、水腫或出血。如中央管周圍受損程度較輕,則大部分病理過程有可能完全逆轉痊癒;但如果脊髓實質損傷範圍較大,傷情較重,一般難以完全恢復,而易殘留後遺症。
病理改變
頸椎過度伸展常伴有脊髓損傷。許多作者認為,超伸展時,脊髓可能被椎管後部皺摺的黃韌帶與前部椎體後緣相互擠壓致傷,導致以頸脊髓中央管為中心或脊髓前部的損傷,相應的臨床表現為脊髓損傷中央症候群和前脊髓症候群。Marar為驗證臨床觀察和損傷機制的推測,應用屍體解剖的實驗報導,證實了頸椎強力後伸時,頸椎的損傷和脊髓受到前後擠壓。但是,這種類型的脊髓損傷並非一定由頸椎過伸損傷所致,有時垂直壓縮外力使椎體爆裂性骨折也可引起這類型的脊髓損傷。資料表明,頸椎過伸性損傷,最多合併脊髓損傷中央症候群和前脊髓症候群。除此之外,尚有嚴重的脊髓不全損傷和部分性脊髓損傷(非典型Brown-Sequard症候群)。因此,不應把脊髓損傷中央症候群與頸椎過伸性損傷等同起來,即這種脊髓傷多可由頸椎過伸傷所致,而後者不一定都導致脊髓中央症候群。暴力的大小,頸椎原有退行性變及椎管變化都能影響頸椎損傷程度和脊髓損傷類型。頸椎受超伸展暴力作用最容易合併脊髓中央和前部損傷,但是,還可能由於剪切暴力造成損傷節段上位椎體向後移位,引起脊髓嚴重的類似橫切損傷,或偏於某一側的部分損傷。外力消失後,頸部肌肉收縮及彈性作用瞬間複位,故X線片上極少殘存脫位徵象。
臨床表現
1.頸部症状 除頸後部疼痛外,因前縱韌帶的受累,亦同時伴有頸前部的疼痛。頸部活動明顯受限,尤以仰伸(切勿重複檢查)。頸部周圍多伴有明顯的壓痛。
2.脊髓受損症状 因病理改變位於中央管周圍,愈靠近央管處病變愈嚴重,因此錐體束深部最先受累。臨床上表現為上肢癱瘓症状重於下肢,手部功能障礙重於肩肘部。感覺功能受累主要表現為溫覺與痛覺消失,而位置覺及深感覺存在,此種現象稱為感覺分離。嚴重者可伴有大便失禁及小便瀦留等。
輔助檢查
一.X線平片
外傷後早期X線側位片對臨床診斷意義最大,應爭取獲取一張清晰的平片。典型病例在X線片上主要顯示:
1.椎前陰影增寬 損傷平面較高時(少見)主要表現為咽後軟組織陰影增寬(正常為4mm以下);而損傷平面在頸4~5椎節以下時,則喉室後軟組織陰影明顯增寬(正常不超過13mm)。
2.椎間隙增寬 受損椎節椎間隙前緣的高度多顯示較其他椎節為寬,且上一椎節椎體的前下緣可有小骨片撕下(約佔15%~20%)。
3.其他 大多數病例顯示椎管矢狀徑狹窄,約半數病例可伴有椎體後緣骨刺形成。
二.MIR檢查
對椎間盤突出、軟組織損傷及脊髓受累程度的判定意義較大,有條件者應爭取之。
三.其他
CT掃描對骨骼損傷及髓核脫出的判斷亦有一定的作用,可酌情選用;注意有無罕見的椎板骨折征。急性期不宜選用脊髓造影。
鑒別診斷
此種損傷主要應以下傷患鑒別:
1.脊髓前中央動脈症候群
因兩者可在完全相類似的外傷情況下(例如急剎車)發生,均出現癱瘓,因而易混淆,對其鑒別可參見表一。
表1 頸椎過伸性損傷及脊髓前中央動脈症候群鑒別診斷
項目 頸椎過伸性損傷 脊髓前中央動脈症候群 外傷機轉 脊髓中央管周圍損傷 脊髓前中央動脈受阻 癱瘓特點 上肢癱瘓重於下肢 下肢癱瘓重於上肢 感覺障礙 感覺分離 較輕、一般無感覺分離 椎前陰影 明顯增寬 一般正常 骨刺形成 可有,一般較輕 均較明顯
2.脊髓空洞症
其病理改變解剖部位兩者相似,症状類同,故易混淆。但本病一般無嚴重的外傷史,且X線平片上椎體前陰影無增寬症,而MRI檢查時顯示脊髓中央有空洞形成。
3.急性椎間盤脫出症
因本病發生突然,多見於外傷後,且伴有脊髓症状,故需鑒別。但髓核脫出時其外傷並不一定嚴重,甚至一般的咳嗽也可引起;脊髓受累以椎體束為主,少有感覺分離現象,MRI檢查有確診意義。
4.其他
尚應注意同頸椎管狹窄症、脊髓型頸椎病及其他波及脊髓的傷患者鑒別。
關於「頸椎過伸性損傷」的留言: | 訂閱討論RSS |
目前暫無留言 | |
添加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