頸椎後脫位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頸椎後脫位是指暴力使頸椎產生過伸活動引起頸椎上節椎體下緣在下節椎體上緣向後滑動而出現相應臨床症状疾病。在臨床上,典型的頸椎後脫位十分少見。頸椎後脫位為嚴重過伸性損傷的類型之一,屬完全性損傷,多伴有脊髓受損及軟組織的廣泛性損傷,故預後欠佳。

目錄

頸椎後脫位的病因

(一)發病原因

多為過伸性損傷造成。

(二)發病機制

作用於面、額及頦部的暴力,如引起頭頸部過度仰伸且其強度超過前縱韌帶的張應力時,則該韌帶首先斷裂。隨著暴力的持續,可引起椎間隙破裂、後方小關節仰伸、關節囊撕裂,以致因上節椎體下緣在下節椎體上緣向後滑動而出現典型的頸椎後脫位。由於其局部的各種組織中以脊髓最為嬌嫩,因此,當脊髓被嵌壓於上節椎體後緣及硬膜囊前壁與下節椎板前緣及黃韌帶之間時,甚易引起程度不同的損傷,一般表現為脊髓中央管症候群,也可有脊髓前中央動脈症候群等。如該患者原本存在椎管狹窄,則可加重損傷而引起脊髓橫斷性改變,以致出現脊髓完全性損傷。在這種情況下多伴有局部韌帶及椎間盤等軟組織的嚴重損傷,因此穩定性差,傷後易自動複位。

頸椎後脫位的症状

1.額面部或頦部損傷 應注意檢查,多可發現表皮擦傷挫傷皮下血腫等。

2.頸部損傷的一般症状 均較明顯。

3.脊髓損傷症状 約80%以上的病例伴有脊髓中央管症候群或脊髓前中央動脈受壓症候群等臨床症状,前者表現為上肢重於下肢四肢癱瘓感覺分離

反射異常;而後者則表現為四肢痙攣性癱瘓等。

這種脫位在損傷後大多立即自動複位,因此不像其他部位的脫位那樣易於判定。其診斷主要根據以下特點:

1.外傷史 多為過伸性損傷機制。

2.臨床表現 如前所述,以頸椎局部及脊髓受累症状為主。

3.影像學檢查

(1)X線平片:頸椎側位片上可發現椎體前陰影增寬、受損椎節椎間隙前方開口增大及椎體邊緣有撕脫性骨折等改變;頸椎側位動力性片上則可顯示頸椎椎節嚴重不穩征。

(2)MRI檢查:除可觀察椎節骨質椎間盤的改變外,還可顯示脊髓及後方關節囊的受損情況,並可與X線平片對比觀察進行綜合判定。

頸椎後脫位的診斷

頸椎後脫位的檢查化驗

1.X線平片 在頸椎暴力消失時,因頸部肌肉的收縮作用,脫位的頸椎可能恢復正常排列,故在普通X線平片可表現為正常徵象。但後結構可能出現小骨折片。椎前軟組織腫脹增厚。椎間隙前方開口增大,椎體前方邊緣可出現撕脫性骨折。

在伸屈動力性側位片上,損傷節段顯示明顯不穩,尤其是在伸展位,上位椎體後移,這一點與屈曲性損傷剛好相反,後者主要表現為屈曲位上位椎體向前移位。

2.磁共振檢查 由於脊髓損傷率較高,磁共振圖像可以顯示受損平面脊髓水腫、信號、增強。橫切面圖像可顯示脊髓灰、白質界限模糊不清。此外,尚可顯示後方小關節囊受損的情況。

頸椎後脫位的鑒別診斷

通過影像學檢查不難與其他病鑒別診斷。

頸椎後脫位的併發症

本病造成後縱韌帶破裂、椎間盤組織後突以及黃韌帶內褶,其均可構成對脊髓的損傷,合併四肢癱瘓

頸椎後脫位的預防和治療方法

本病為外傷疾病,無預防措施。注意安全,避免外傷。

頸椎後脫位的西醫治療

(一)治療

1.伴有中央管症候群者:先以非手術療法為主。2~3周後視恢復情況及影像學檢查結果再決定是否手術。

2.對有明確致壓物者:應視病情而定,有脊髓受壓症状者應酌情及早施行手術切除致壓物,或通過恢復椎管列線達到減壓目的。對無脊髓受損症状者,可

先行非手術療法,待病情穩定後再決定手術切除致壓物及進行椎節融合。

以頸前路減壓術為首選方法,因伸展性頸椎傷引起脊髓壓迫多發生在椎管前壁。術中可取自體髂骨或庫存異體骨植骨固定。手術節段的選擇依據動力片及MRI圖像,必要時也用椎管造影

3.椎節嚴重不穩伴有發作性神經症狀者:應先行牽引療法,待病情穩定後,可酌情行前路或後路植骨融合術內固定術(鋼板或Cage)。

4.不伴有神經症状者:應臥床,略前屈位牽引2~3周,然後再以頭-頸-胸石膏固定3~4周;也可選擇手術療法。

(二)預後

脊髓損傷者預後較差,尤其是恢復不全者,主要影響手部功能。無神經症状的病例少有殘留後遺症者。

參看

關於「頸椎後脫位」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