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灸甲乙經/卷八/經絡受病入腸胃五臟積發伏梁息賁肥氣痞氣奔豚第二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醫學電子書 >> 《針灸甲乙經》 >> 卷八 >> 經絡受病入腸胃五臟積發伏梁息賁肥氣痞氣奔豚第二
針灸甲乙經

針灸甲乙經目錄

黃帝問曰∶百病始生,三部之氣,所傷各異,願聞其會?岐伯對曰∶喜怒不節則傷於臟,臟傷則病起於陰;清濕襲虛,則病起於下;風雨襲虛,則病起於上,是謂三部。至其淫,不可勝數。風雨寒熱,不得虛邪,不能獨傷人。卒然逢疾風豪雨而不病者,蓋無虛邪不能獨傷。此必因虛邪之風,與其身形,兩虛相搏,乃客於形,兩實相逢,中人肉間。其中於虛邪也,因其天時,與其躬身,參以虛實,大病乃成。氣有定舍,因處為名,上下內外,分為三真。是故虛邪之中人也,始於皮膚。皮膚緩則腠理開,腠理開則邪從毛髮入,毛髮入則稍深,稍深則毛髮立,洒然,皮膚痛。留而不去,則傳舍於絡,在絡之時,通於肌舍於俞,在俞之時,六經不通,四節即痛,腰脊乃強。留而不去,傳舍於伏沖之脈,在伏沖之脈時,身體重痛。留而不去,傳舍於腸胃,在腸胃之時,賁晌腹脹,多寒則腸鳴飧泄不化,多熱則溏出糜。留而不去,傳舍於腸胃之外,募原之間。留著於脈,稽留而不去,息而成積,或著孫絡,或著脈絡,或著經脈,或著俞脈,或著於伏沖之脈,或著於膂筋,或著於腸胃之募原,上連於緩筋,邪氣淫 ,不可勝論。其著孫絡之脈而成積,往來上下,擘(音拍,破盡也)乎(《太素》作臂手)孫絡之居也。浮而緩,不能拘積而止之。故往來移行腸胃而居,飽則益大,飢則益小,其著於緩筋也,似陽明之積,飽則痛,飢則安。其著於腸胃之募原也,痛而外連於緩筋也,飽則安,飢則痛。其著於伏沖之脈者,揣之應手而動,發手則熱,氣下於兩股,如湯沃之狀。其著於膂筋在腸後者,飢則積見,飽則積不見,按之弗得。其著於俞脈者,閉塞不通,津液不下,而空竅干。此邪氣之從入內,從上下者也。曰∶積之始生,至其已成奈何?曰∶積之始也,得寒乃生厥,止乃成積。曰∶其成奈何?曰∶厥氣生足溢(《靈樞》作足俯),足溢生脛寒,脛寒則脈血凝泣,寒熱上下,入於腸胃,入於腸胃則 脹,外之汁沫迫聚不得散,日以成積。卒然盛食多飲,則脈滿。起居不節,用力過度,則絡脈傷。陽絡傷則血外溢,溢則衄血;陰絡傷則血內溢,溢則便血。外之絡傷則血溢於腸外,有寒汁沫,與血相搏,則併合凝聚,不得散而成積矣。卒然中於寒,若內傷於憂恐,則氣上逆,氣上逆則俞不通,溫氣不行,凝血蘊里而不散,津液凝澀,著而不去,而積皆成矣。曰∶其生於陰者奈何?曰∶憂思傷心;重寒傷肺;忿怒傷肝;醉飽入房,汗出當風則傷脾;用力過度,入房汗出浴水,則傷腎。此內外三部之所生病也。察其所痛以知其應,有餘不足,當補則補,當瀉則瀉,無逆天時,是謂至治。


曰∶人之善病腸中積者,何以候之?曰∶皮薄而不澤,肉不堅而淖澤;如此則腸胃惡,惡則邪氣留止,積聚乃作。腸胃之積,寒溫不次,邪氣乃(一本作稍)止,其蓄積止,大聚乃起。


曰∶病有身體腰股 背皆腫,環臍而痛,是謂何病?曰∶名曰伏梁,此風根也,不可動,動之為水溺澀之病。病有少腹盛,左右上下皆有根者,名曰伏梁也。裹大膿血,居腸胃之外,不可治之,每切按之至死。此下則因陰,必下膿血,上則迫胃脘生鬲,俠(一本作根據)胃脘內癰,此久病也,難治。居臍上為逆,居臍下為順,勿動亟奪。其氣溢(《素問》作泄)於大腸而著於肓,肓之原在臍下,故環臍而痛也。


難經》曰∶心之積名曰伏梁,起於臍上,上至心下,大如臂,久久不愈,病煩心,心痛,以秋庚辛日得之。腎病傳心,心當傳肺,肺以秋王不受邪,因留結為積。


《難經》曰∶肺之積名曰息賁,在右脅下覆大如杯,久久不愈,病洒洒惡寒氣逆喘咳,發肺癰,以春甲乙日得之。心病傳肺,肺當傳肝,肝以春王不受邪,因留結為積。


曰∶病脅下滿,氣逆行,三二歲不已,是為何病?曰∶病名息賁,此不妨於食,不可灸刺,積為導引服藥,藥不能獨治也。


《難經》曰∶肝之積名曰肥氣,在左脅下,如覆杯,有頭足如龜狀,久久不愈,發咳逆, 瘧,連歲月不已,以季夏戊己日得之。肺病傳肝,肝當傳脾,脾以季夏王不受邪,因留結為積。此與息賁略同。


《難經》曰∶脾之積名曰痞氣,在胃脘,覆大如盤,久久不愈,病四肢不收,發黃膽,飲食不為肌膚,以冬壬癸日得之。肝病傳脾,脾當傳腎,腎以冬王不受邪,因留結為積。


《難經》曰∶腎之積名曰賁豚,發於少腹,至心下若豚狀,或上或下無時,久不已,令人喘逆,骨痿少氣,以夏丙丁日得之。肺病傳腎,腎當傳心,心以夏王不受邪,因留結為積也。


息賁時唾血,巨闕主之。腹中積上下行,懸樞主之。疝積胸中痛,不得窮屈,天容主之。暴心腹痛,疝橫發上衝心,雲門主之。心下大堅,肓俞期門中脘主之。臍下疝繞臍痛,沖胸不得息,中極主之。賁豚上,腹 堅,痛引陰中,不得小便,兩丸騫,陰交主之。臍下疝繞臍痛,石門主之。奔豚氣上,腹 痛,強不能言,莖腫前引腰,後引小腹,腰 堅痛,下引陰中,不得小便,兩丸騫,石門主之。奔豚寒氣入小腹,時欲嘔,傷中溺血,小便數,背臍痛引陰,腹中窘急欲湊,後泄不止,關元主之。奔豚上搶心,甚則不得息,忽忽少氣,尺厥,心煩痛,飢不能食,善寒中,腹脹引 而痛,小腹與脊相控暴痛,時窘之後,中極主之。腹中積聚時切痛,商曲主之。臍下積疝瘕,胞中有血,四滿主之。臍疝繞臍而痛,時上衝心,天樞主之。氣疝噦嘔,面腫奔豚,天樞主之。


奔豚,卵上入,痛引莖,歸來主之。奔豚上下,期門主之。疝瘕,髀中急痛,循脅,上下搶心,腹痛積聚,府舍主之。奔豚腹脹腫,章門主之。少腹積聚,勞宮主之。環臍痛,陰騫兩丸縮,堅痛不得臥,太沖主之。寒疝,下至腹腠膝腰,痛如清水,大腹(一作小腹)諸疝,按之至膝上,伏兔主之。寒疝痛,腹脹滿,痿厥少氣,陰市主之。大疝腹堅,丘墟主之。



32 五臟傳病發寒熱第一(下) | 五臟六腑脹第三 32
關於「針灸甲乙經/卷八/經絡受病入腸胃五臟積發伏梁息賁肥氣痞氣奔豚第二」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