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灸甲乙經/卷八/五臟傳病發寒熱第一(上)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醫學電子書 >> 《針灸甲乙經》 >> 卷八 >> 五臟傳病發寒熱第一(上)
針灸甲乙經

針灸甲乙經目錄

黃帝問曰∶五臟相通,移皆不次。五臟有病,則各傳其所勝,不治法三月,若六月若三日,若六日,傳五臟而當死(《素問》下有是順傳所勝之次)。故曰∶別於陽者,知病從來;別於陰者,知死生之期,言至其所困而死者也,是故風者,百病之長也。今風寒客於人,使人毫毛畢直,皮膚閉而為熱。當是之時,可汗而發。或痹不仁,腫痛,當是之時,可湯熨,及(一本作足字)火灸,刺而去,弗治,病入舍於肺,名曰肺痹,發咳上氣。弗治,肺即傳而行之肝,病名曰肝痹,一名曰厥,脅痛出食。當是之時,可按可刺。弗治,肝傳之脾,病名曰脾風,發癉,腹中熱,煩心汗出,黃癉(《素問》無汗癉二字),當此之時,可汗可藥可烙(一本作浴)。弗治,脾傳之腎,病名曰疝瘕,少腹煩冤而痛,汗出(《素問》作出白),一名曰蠱。當此之時,可按可藥。弗治,腎傳之心,病筋脈相引而急,名之曰 ,當此之時,可灸可藥。弗治,十日法當死。腎傳之心,心即復反傳而之肺,發寒熱,法當三歲死。此病之次也。然其卒發者,不必治。其傳化有不以次者,憂恐悲喜怒令不得以其次,故令人大病矣。因而喜,大虛則腎氣乘矣,怒則肝氣乘矣,悲則肺氣乘矣,恐則脾氣乘矣,憂則心氣乘矣,此其道也。故病有五,五五二十五變及其傳化。傳,乘之名也。


大骨枯槁大肉陷下,胸中氣滿,喘息不便,其氣勝形,期六月死;真臟脈見,乃予之期日。大骨枯槁,大肉陷下,胸中氣滿,喘息不便,內痛引肩項,期一月死;真臟脈見,乃予之期日。大骨枯槁,大肉陷下,胸中氣滿,喘息不便,內痛引肩項,痛熱,脫肉破 ,真臟脈見,十月之內死。大骨枯槁,大肉陷下,胸中氣滿,腹內痛,心中不便,肩項身熱,破脫肉,目眶陷,真臟脈見,目不見人立死;其見人者,至其所不勝之時而死。急虛中身卒至,五臟閉絕,脈道不通,氣不往來,譬之墮溺,不可為期。其脈絕不來,若一息五六至,其形肉不脫,真臟雖不見,猶死。


真肝脈至,中外急,如循刀刃責責然,如按琴瑟弦,色青白不澤,毛折,乃死。


真心脈至,緊(一本作堅)而搏,如循薏苡子累累然,色赤黑不澤,毛折,乃死。


真肺脈至,大而虛,如以毛羽中人膚,色赤白不澤,毛折,乃死。


真脾脈至,弱而乍疏乍數,色青黃不澤,毛折,乃死。


真腎脈至,搏而絕,如指彈石闢辟然,色黑黃不澤,毛折,乃死。諸真臟脈見者,皆死不治。


曰∶寒熱瘰 在於頸腋者,何氣所生?曰∶此皆 ,寒熱之毒瓦斯,稽於脈而不去者也。(《靈樞》稽作堤字)。鼠 之本,皆在於臟,其末上出頸腋之間。其浮於胸中,未著於肌肉而外為膿血者,易去也。曰∶去之奈何?曰∶請從其本,引其末,可使衰去而絕其寒熱,審按其道以予之,徐往徐來以去之,其小如麥者,一刺知,三刺已。決其死生,反其目視之,其中有赤脈從上下貫瞳子者,見一脈一歲死,見一脈半一歲半死,見二脈二歲死,見二脈半二歲半死,見三脈三歲死,赤脈不下貫瞳子者可治。


曰∶人有善病寒熱者,何以候之?曰∶小骨弱肉者,善病寒熱。顴骨者,骨之本也,顴大則骨大,顴小則骨小。皮薄而肉弱無 ,其臂懦懦然,其地色 然,不與天地同色污然獨異,此其候也。然臂薄者,其髓不滿,故善病寒熱。風感則為寒熱。皮寒熱,皮不可附席,毛髮焦,鼻槁臘,不得汗,取三陽之絡,補手太陽。肌寒熱,病肌痛,毛髮焦。唇槁臘,不得汗,取三陽於下以去其血者,補太陰以去其汗。骨寒骨熱,痛無所安,汗注不休,齒本槁痛,取其少陰於陰股之絡,齒色槁,死不治。骨厥亦然。男子如蠱,女子如阻,身體腰脊如解,不欲食,先取湧泉見血,視跗上盛者,盡出血。灸寒熱之法∶先取項大椎以年為壯數,次灸撅骨以年為壯數,視背俞陷者灸之,舉臂肩上陷者灸之,兩季脅之間灸之,外踝絕骨之端灸之,足小指、次指之間灸之, 上陷脈灸之,外踝後灸之,缺盆骨上切之堅動如筋者灸之,膺中陷骨間灸之,掌束骨下灸之,臍下關元三寸灸之,毛際動脈灸之,臍下二寸分間灸之,足陽明跗上動脈灸之,巔上一灸之,取犬所齧處灸之,即以犬傷病法三炷灸之,凡當灸二十九處。


寒熱頭痛,喘喝,目不能視,神庭主之;其目泣出頭不痛者,聽會主之。寒熱頭痛如破,目痛如脫,喘逆煩滿,嘔吐,流汗難言,頭維主之;寒熱,刺腦戶

32 卷八 | 五臟傳病發寒熱第一(下) 32
關於「針灸甲乙經/卷八/五臟傳病發寒熱第一(上)」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