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肥大
A+醫學百科 >> 腰椎肥大 |
腰椎肥大,也稱之為肥大性脊柱炎或者退行性脊柱炎,是老年人腰腿痛的常見原因。人到中年,腰椎就開始增生、肥大、長骨刺,幾乎所有的老年人均有腰椎肥大。在X片上可見脊柱兩側外形尖銳,像翹起的嘴唇,所以有的X線報告為「唇樣增生」。
目錄 |
腰椎肥大的原因
退行性脊柱炎與椎體邊緣增生與椎間盤退變有著明顯的聯繫,椎間盤退變後,失去其固有的彈韌性,厚度變薄,椎間隙變窄,從而減弱了椎體對壓力的抵抗,椎體和小關節不斷受到震蕩、衝擊和磨損,因而漸漸產生骨刺。骨刺的形成既是一種病理的產物,又是一種變性脊柱的保護性反應。故一般只在初發時有疼痛和不 適,發展到成熟時,症状往往減輕或消失。
此外,損傷和勞損也易導致本病。由於腰部長期負重和過度活動,因此,損傷和勞損機會增多,進一步加速椎間盤退變,彈性減弱,同時引起周圍韌帶鬆弛,關節不穩定,導致椎體不斷受到創傷刺激,日久形成骨刺。
腰椎肥大的診斷
腰椎肥大症的一般症状為:病人腰背部酸痛不適,僵硬板滯,不耐久坐、久站,腰部酸痛強直,不能完成俯仰動作,行動艱難,晨起後症状較重,活動後減輕,.常失眠,睡覺時不能轉側,腳酸軟,不能久立,一般還伴有頭痛眩暈,夢多煩躁,食慾減退。腰部屈伸活動不利,但被動運動基本達到正常。
急性發作時腰痛較劇,且可牽掣到臀部及下肢。若骨刺壓迫或刺激馬尾神經時,可出現下肢麻木無力、感覺障礙等症状。
病情較重者,俯仰活動受限,腰部生理曲線異常, 椎棘間隙狹窄,或腰椎關節變形;部分患者膝,跟腱反射減弱,伴有臀,腿部牽引性疼痛.
腰椎肥大的鑒別診斷
腰椎的相關病變:
腰椎盤膨出症又名腰椎間盤纖維症或髓核膨出症,當在勞動或體育活動腰部遭受扭閃和撞擊,抬重物時用力過猛、過度勞累等受傷而引起椎間盤纖維破裂,髓核組織從破裂口脫出,刺激或壓迫脊髓神經根而產生腰腿疼痛。
腰椎不穩症是腰椎退變疾病中的重要疾病之一。 腰椎不穩症是指腰椎體位正常負荷下,不能保持互相之間的正常位置關係而發生的病理變換,以及由此而產生的一系列臨床表現,該病好發於中年男性,女性肥胖者也不少見,好發部位以L4-5最多,其次是L5-S1。
腰椎後關節紊亂 相鄰椎體的上下關節突構成腰椎後關節,為滑膜關節,有神經分布。當後關節上、下關節突的關係不正常時,急性期可因滑膜嵌頓產生疼痛,慢性病例可產生後關節 創傷性關節炎,出現腰痛。此種疼痛多發生於棘突旁1.5厘米處,可有向同側臀部或大腿後的放射痛,易與腰椎間盤突出症相混。該病的放射痛一般不超過膝關 節,且不伴有感覺、肌力減退及反射消失等神經根受損之體征。對鑒別困難的病例,可在病變的小關節突附近注射2%普魯卡因5毫升,如症状消失,則可排除腰椎 間盤突出症。
腰椎管狹窄症 間歇性跛行是最突出的症状,患者自訴步行一段距離後,下肢酸困、麻木、無力,必須蹲下休息後方能繼續行走。騎自行車可無症状。患者主訴多而體征少,也是重 要特點。少數患者有根性神經損傷的表現。嚴重的中央型狹窄可出現大小便失禁,脊髓碘油造影和CT掃描等特殊檢查可進一步確診。
腰椎結核 早期局限性腰椎結核可刺激鄰近的神經根,造成腰痛及下肢放射痛。腰椎結核有結核病的全身反應,腰痛較劇,X線片上可見椎體或椎弓根的破壞。CT掃描對X線片不能顯示的椎體早期局限性結核病灶有獨特作用。
腰椎肥大症的一般症状為:病人腰背部酸痛不適,僵硬板滯,不耐久坐、久站,腰部酸痛強直,不能完成俯仰動作,行動艱難,晨起後症状較重,活動後減輕,.常失眠,睡覺時不能轉側,腳酸軟,不能久立,一般還伴有頭痛眩暈,夢多煩躁,食慾減退。腰部屈伸活動不利,但被動運動基本達到正常。
急性發作時腰痛較劇,且可牽掣到臀部及下肢。若骨刺壓迫或刺激馬尾神經時,可出現下肢麻木無力、感覺障礙等症状。
病情較重者,俯仰活動受限,腰部生理曲線異常, 椎棘間隙狹窄,或腰椎關節變形;部分患者膝,跟腱反射減弱,伴有臀,腿部牽引性疼痛.
腰椎肥大的治療和預防方法
得了腰椎肥大,不必憂心忡忡, 出現輕度的腰部疼痛和不適可採取以下自我康復措施:
1、保持日常活動,每天1~2次腰部前屈、後仰、左右側彎以及左右旋轉等各方向活動,可是緊張的肌肉、韌帶被拉長、放鬆,酸痛和僵硬感會大大降低甚至消失。
2、每天練習倒走,加強脊柱兩側肌肉的平衡和內在穩定性。
3、不要做較低位的沙發。宜睡硬板床。
4、適當注意保暖,過度肥胖者應控制體重以減輕脊柱負擔。
參看
關於「腰椎肥大」的留言: | 訂閱討論RSS |
目前暫無留言 | |
添加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