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周區彌散的鈍痛及放射痛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肩周區彌散的鈍痛及放射痛肩胛上神經卡壓症臨床表現肩胛上神經卡壓是肩部疼痛最常見的原因之一。國外有學者認為本徵占所有肩痛患者的1%~2%。

1909年,Ewald描述了一種創傷肩胛上「神經炎」。1926年,Foster報導了16例有肩胛上神經病變的病例。1948年,Parsonage和Turner報導的136例肩痛病例中有4例患肩胛上神經炎。這些就是最早的有關肩胛上神經卡壓症的報導。1959年,Kopell和Thompson對肩胛上神經在肩胛上切跡部的卡壓作了詳盡的描述,並稱之為肩胛上神經卡壓症候群(suprascapular nerve entrapment,SNE)。以後有關肩胛上神經卡壓的病例報導逐漸增多。1982年,Aiello等報導了SNE在肩胛岡上關節盂切跡處卡壓的病例。1987年,Ferretti等報導了排球運動員出現SNE的病例。近年來還有有關肩胛下肌萎縮及一些特殊卡壓病例的報導。

目錄

肩周區彌散的鈍痛及放射痛的原因

(一)發病原因

肩胛上神經卡壓可因肩胛骨骨折盂肱關節損傷等急性損傷所致。肩關節脫位也可損傷肩胛上神經。肩部前屈,特別是肩胛骨固定時的前屈,使肩胛上神經活動度下降,易於損傷。腫瘤、肱盂關節結節囊腫,以及肩胛上切跡纖維化等,均是肩胛上神經卡壓的主要原因。有報導認為,肩袖損傷時的牽拉也可致肩胛上神經損傷。各種局部脂肪瘤結節均可壓迫肩胛上神經的主幹或肩胛下神經分支,引起卡壓。

(二)發病機制

Sunderland認為,肩胛上神經在通過肩胛上切跡時神經相對固定,使其易於在重複運動時受損,肩胛骨和盂肱關節的重複運動使神經在切跡處摩擦,出現神經的炎性反應及水腫,這樣就可導致卡壓性損害。已經知道,肩胛骨遠端的運動可致肩胛上神經拉緊,引起「懸吊效應」,使神經在切跡處絞索,引起神經病變。Mizuno等報導,當副神經麻痹後,肩胛骨向下外側下垂可使肩胛上神經受到肩胛上橫韌帶的牽拉。肩胛上神經肩關節支可引起盂肱關節疼痛,這是臨床最常見的症状。肩胛上神經病變以單側為主,也有雙側發病的報導。

肩周區彌散的鈍痛及放射痛的診斷

肩胛上神經卡壓症候群的診斷需通過仔細詢問病史以及系統的物理檢查及肌電檢查來確診。

1.肩胛骨牽拉試驗 令患者將患側手放置於對側肩部,並使肘部處於水平位,使患側肘部向健側牽拉,可刺激卡壓的肩胛上神經,誘發肩部疼痛

2.利多卡因注射局部封閉 於肩胛上切跡壓痛點注射1%的利多卡因。如果症状迅速緩解,有助於肩胛上神經卡壓症候群的診斷。

3.肌電檢查 肌電檢查和神經傳導速度檢查有助於肩胛上神經卡壓症候群的診斷。Khaliki發現,肩胛上神經卡壓症候群患者誘發電位潛伏期延長。岡上肌肌電可出現正向波、纖顫波以及運動電位減少或消失。

4.X線檢查 使肩胛骨在後前位X線片上向尾部傾斜15°~30°,以檢查肩胛上切跡的形態,有助於診斷。

肩周區彌散的鈍痛及放射痛的鑒別診斷

肩周酸痛不適:肩周酸痛不適又名漏肩風、肩關節周圍炎、五十肩,其肩關節功能障礙突出者又有凍結肩之稱。

肩部牽涉痛:因內臟疾病,引起肩部疼痛,或痛覺過敏,稱為牽涉痛症状出現比較緩慢,鈍痛,或不適感,並不完全符合神經走向,區域模糊,痛感模糊。

頸肩痛:頸肩痛主要痛點在肩關節周圍,故稱肩關節周圍炎,簡稱肩周炎,俗稱凝肩、漏肩風或凍結肩。起病多因肩關節周圍組織,如肌膛、滑囊等受冷凍外傷感染所致。不少患者是由風濕病引起的。其主要症状為頸肩持續疼痛,患側上肢抬高、旋轉、前後擺動受限,遇風遇冷感覺有沉重隱痛。如不及時治療,拖延日久可使關節粘連,患側上肢變細,無力甚至形成廢用性萎縮。該病多見於50 歲左右的中年人,青年與老年人也有發生。疼痛特點是胳膊一動就痛,不動不痛或稍痛,梳頭、穿衣、提物、舉高都有困難。發作嚴重時可疼痛難忍,徹夜不眠。

肩胛上神經卡壓症候群的診斷需通過仔細詢問病史以及系統的物理檢查及肌電檢查來確診。

1.肩胛骨牽拉試驗 令患者將患側手放置於對側肩部,並使肘部處於水平位,使患側肘部向健側牽拉,可刺激卡壓的肩胛上神經,誘發肩部疼痛。

2.利多卡因注射局部封閉 於肩胛上切跡壓痛點注射1%的利多卡因。如果症状迅速緩解,有助於肩胛上神經卡壓症候群的診斷。

3.肌電檢查 肌電檢查和神經傳導速度檢查有助於肩胛上神經卡壓症候群的診斷。Khaliki發現,肩胛上神經卡壓症候群患者誘發電位潛伏期延長。岡上肌肌電可出現正向波、纖顫波以及運動電位減少或消失。

4.X線檢查 使肩胛骨在後前位X線片上向尾部傾斜15°~30°,以檢查肩胛上切跡的形態,有助於診斷。

肩周區彌散的鈍痛及放射痛的治療和預防方法

肩胛上神經卡壓症治療

(一)治療

1.基本要求 肩胛上神經卡壓的治療仍以手術松解為主。保守治療如休息、理療止痛藥物的應用,以及局部封閉治療也可選用。對以創傷或牽拉引起的肩胛上神經損傷,早期可保守治療。如為明確的慢性卡壓,應早期手術治療,進行神經松解及肩胛上切跡擴大術。

2.手術療法 肩胛上神經卡壓松解術常採用三種入路:後入路、前入路和頸部入路。後入路是最常用的手術入路,手術步驟如下:

(1)麻醉與切口:

①麻醉:全身麻醉,取側臥位。

②切口:從肩峰開始,沿肩胛岡向內側延長至肩胛骨脊柱緣,長約10cm(圖1)。

Gxpx1y92.jpg

(2)手術步驟:游離切口上側皮緣,切開深筋膜,辨明斜方肌止點,順切口方向切斷該肌止點。找到斜方肌與岡上肌的肌間隙做鈍性分離,向下分離達肩胛骨的上界,繼續向外側分離,找到肩胛上神經和肩胛上血管。將肩胛上血管向外側牽開,充分顯露肩胛上神經可能存在的卡壓因素,如肩胛上橫韌帶及各種纖維束帶等,並對卡壓因素進行松解。將肩胛上神經游離、牽開,用骨鑿對肩胛上切跡進行擴大。術後將肢體遠端懸吊,並儘早進行功能鍛煉。

(二)預後

預後尚佳。

參看

關於「肩周區彌散的鈍痛及放射痛」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