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學/代謝性腦病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醫學電子書 >> 《病理學》 >> 神經系統疾病 >> 代謝性疾病 >> 代謝性腦病
病理學

病理學目錄

本病是系統性疾病在腦的表現,由於血腦屏障發生障礙,腦組織受生化內環境的影響,發生代謝變化,導致腦功能障礙。常見的病因有:糖尿病尿毒症、高血鈣症及肝功能衰竭等。往往腦功能障礙顯著,但病理形態變化不明顯。提示本型腦病的性質主要是生化性障礙。例如:

肝性腦病(hepatic encephalopathy)本病是嚴重肝病引起的中樞神經系統症候群。臨床上以撲擊樣震顫、精神和行為改變、意識障礙終至昏迷為主要表現。由於本病晚期常出現昏迷,又稱為肝昏迷(hepatic coma)。

本病的發病機制甚為複雜,表現為下列諸方面的代謝紊亂:①氨中毒與供能衰竭肝硬變時由於門腔靜脈的側枝循環分流,腸道內的氨(胺)類物質未經肝解毒而直接進入中樞神經系統。在星形膠質細胞神經元中氨與α-酮戊二酸生成谷氨酸,後者與氨又生成谷氨醯胺。在此過程中消耗了大量的ATP和α-酮戊二酸,使細胞不能維持糖的正常有氧代謝和能量供應。神經細胞中的谷氨酸除可形成谷氨醯胺外還可在谷氨酸脫羧酶的作用下形成抑制性遞質γ-氨基丁酸(GABA)。此外過多的氨還可抑制丙酮酸脫氫酶的活力、抑制Na-K-ATP酶活力、改變Na+、K+在神經細胞膜上的正常分布,從而干擾神經傳導活動。②遞質紊亂。包括原有遞質的失衡和偽遞質的產生。食物中的芳香氨基酸經腸道細菌脫羧後形成酪胺和苯乙胺。它們進入神經系統後,在腦內經β-羥化酶作用,分別形成鱆胺(octopamine)和苯乙醇胺。兩者的結構與去甲腎上腺素多巴胺很相似,但傳遞神經衝動功能僅為原遞質的十分。去甲腎上腺素和多巴胺為興奮性遞質,如興奮衝動不能傳遞,則可出現意識障礙和昏迷。此外,多巴胺被替代後,錐體外系乙醯膽鹼遞質佔優勢,乃出現撲擊樣震顫。如前所述由於解氨毒的結果抑制性遞質GABA增多,與肝昏迷也有一定關係。③其它因素如短鏈脂肪酸增多,胰島素——血漿胺基酸失衡,低血糖等因素對肝昏迷發生也起了一定的作用。

肝性腦病患者約有半數可出現不同程度的腦水腫。慢性肝性腦病患者的主要病變見於大腦小腦灰質基底核丘腦紅核黑質。這些部位的星形膠質細胞增生,神經細胞無明顯形態改變。增生的星形膠質細胞胞漿不明顯,核大扭曲,核膜增厚,核漿內含有糖原(PAS染色呈陽性反應),HE染色顯得核漿蒼白,並有1~2個明顯核仁,此種細胞稱為AlzheimerⅡ型細胞(圖16-36),其GFAP染色則從陽性轉為陰性,反映了此類細胞在解氨毒過程中其自身代謝發生了紊亂。這種在自身代謝紊亂基礎上發生的細胞增生稱為營養不良性星形膠質細胞增生(dystrophic astrogliosis)。長期嚴重的肝性腦病還可導致神經元和神經纖維喪失,大腦皮質變薄,皮質深部層狀壞死,可累及大腦、小腦和基底核。

AlzheimerⅡ型細胞


圖16-36 AlzheimerⅡ型細胞

細胞核大,核漿蒼白,核仁明顯,核膜增厚扭曲,呈典型「空泡狀」核

32 代謝性疾病 | 先天性代謝障礙 32
關於「病理學/代謝性腦病」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