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磁能對機體的影響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電磁能對機體的影響(biological effects of electromagnetic field),電磁能即電磁輻射的能量,又稱輻射能。電磁輻射譜包括射頻輻射(俗稱無線電波)、微波紅外線、可見光、紫外線X射線及γ射線雷射是一種波長為紅外線、可見光、紫外線範圍的電磁輻射,亦在本條目中同時介紹。

射頻輻射、微波、紅外線、可見光及紫外線的波長長於X及γ射線,頻率和輻射能量低於X及γ射線,沒有電離作用(紫外線只有弱的電離作用),因此將射頻輻射、微波、 紅外線、可見光、 紫外線統稱非電離輻射。X 及γ射線波長短,頻率高,具有電離作用,稱電離輻射

射頻輻射、微波、紅外線、雷射等具有熱作用,可見光對視覺分析器有特殊作用,紫外線具有較強的特殊生物學作用。若電磁輻射暴露過多,時間過長,將對機體產生不良影響,採取相應的措施可以預防這些不良影響。

電磁能的生物學作用如下:

①  大強度電磁能的熱作用。局部熱作用可用於治療(熱療),亦可治療癌症(殺傷腫瘤細胞)。微波、紅外線、雷射均可致白內障。中國僅有一例微波白內障報告。雷射、紅外線可致眼底(視網膜燒傷。雷射尚可致皮膚燒傷。此外,大強度射頻輻射及微波可使機體體溫升高,還可引起睾丸精子生成障礙,而影響生育。

②  射頻輻射及微波的非熱作用。表現為神經衰弱症候群,植物神經系統以心血管系統為主的功能紊亂如心率減慢(或加快)、血壓偏低或偏高等,腦電圖呈現節律紊亂。

③  紫外線的特殊生物學作用。適量的紫外線對人體有益,如皮膚中的7-去氫膽固醇分子在紫外線作用下,可變為維生素D3,可促進骨骼鈣化,預防佝僂病發生。紫外線還能加速傷口癒合,提高機體的抗菌能力,興奮交感-中腎上腺系統,增加粒線體微粒體酶的活性,促使體內某些激素的分泌,提高非特異性免疫功能水平。過量紫外線照射,可使皮膚產生紅斑色素沉著、皮膚角質增生,引起眼急性角膜結膜炎電光性眼炎)。此外,紫外線與某些化學物質如瀝青等聯合作用,可引起光感性皮炎,出現紅斑及水腫,並伴有全身症状

④  電離作用。輻射離子 (X及γ射線)作用於機體時,一部分打到細胞生物大分子(如DNARNA等)上,直接使其受到損傷;另一部分先引起水分子電離、生成各種自由基活化分子,再通過這些產物間接使大分子損傷。生物分子損傷可導致細胞代謝失常,功能和結構破壞乃至死亡。細胞的損傷和死亡可導致組織和器官的原發損傷,或通過神經體液的作用引起機體的繼發損傷。

⑤  其他。如光線過強或照明不足,均可引起視力疲勞

這些生物學作用除與照射強度大小、照射時間長短及波長長短有關外,還與波的性質(脈衝波比連續波作用大),生物體與輻射源的距離、受照射部位及其吸收輻射能的多少有關。據此,可制定相應的預防措施如屏蔽輻射源、加大距輻射源距離、縮短暴露時間、及使用個人防護眼鏡、防護衣等。

美國根據電磁波在生物體內吸收的劑量學研究,提出比吸收率 (SAR)概念。它是指一小塊組織在單位時間、單位體積或重量所吸收的能量,其單位為W/kg或mW/g,這使熱作用有了定量概念。又根據不同頻率範圍對生物體作用特點的研究,提出共振頻率範圍等概念,這都推動了對射頻輻射及微波對生物體作用的深入研究。

關於「電磁能對機體的影響」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