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學/神經和體液調節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醫學電子書 >> 《生理學》 >> 尿的生成和排出 >> 腎尿生成的調節 >> 神經和體液調節
生理學

生理學目錄

目錄

(一)交感神經系統

交感神經興奮通過下列作用影響尿生成:①進球小動脈出球小動脈收縮,而前者血管收縮比後者更明顯,因此,腎小球毛細血管血漿流量減少和腎小球毛細血管的血壓下降,腎小球的有效濾過壓下降,腎小球濾過率減少;②刺激近球小體中的顆粒細胞釋放腎素,導致循環中的血管緊張素Ⅱ醛固酮含量增加,增加腎小管對NaCI和水的重吸收;③增加近球小管和髓袢皮皮細胞重吸收Na+、CI-和水。微穿刺表明,低頻率低強度電刺激腎交感神經,在不改變腎小球濾過率的情況下,可增加近球小管和髓袢對Na+、CI-和水的重吸收。這種作用可被α1腎上腺素受體拮抗劑所阻斷。這些結果表明,腎交感神經興奮時其末稍釋放去甲腎上腺素。作用於近球小管和髓袢細胞膜上的α1腎上腺素能受體,增加Na+、CI-和水的重吸收。抑制腎交感神經活動則有相反的作用。

(二)抗利尿激素

抗利尿激素(antidiuretic hormone,ADH)又稱血管升壓素(vasopressin,AVP),是由9個胺基酸殘基組成的小肽,它是下丘腦視上核室旁核神經元分泌的一種激素。它在細胞體中合成,經下丘腦-垂體束被運輸到神經垂體然後釋放出來。它的作用主要是提高遠曲小管和集合管上皮細胞對水的通透性,從而增加水的重吸收,使尿液濃縮,尿量減少(抗利尿)。此外,抗利尿激素也能增加髓袢升支粗段對NaCI的主動重吸收和內髓部集合管對尿素的通透性,從而增加髓質組織間液的溶質濃度,提高髓質組織間液的滲透濃度,有利於尿注濃縮(見尿液濃縮和稀釋)。

抗利尿激素與遠曲小管和集合管上皮細胞管周膜上的V2受體結合後,激活膜內的腺甘酸化酶,使上皮細胞中cAMP的生成增加;cAMP生成增加激活上皮細胞中的蛋白激酶,蛋白激酶的激活,使位於管腔膜附近的含有水通道的小泡鑲嵌在管腔膜上,增加管腔膜上的水通道,從而增加水的通透性。當抗利尿激素缺乏時,管腔膜上的水通道可在細胞膜的衣被凹陷處集中,後者形成吞飲小泡進入胞漿,稱為內移(internalization)。因此,管腔膜上的水通道消失,對水就不通透。這咱含水通道的小泡鑲嵌在管腔膜或從管腔膜進入細胞內,就可調節管腔內膜對水的通透性(圖8-19)。基側膜則對水可自由通過,因此,水通過管腔膜進入細胞後自由通過基側膜進入毛細血管而被重吸收。

抗利尿激素的作用機制示意圖


圖8-19 抗利尿激素的作用機制示意圖

調節抗利尿激素的主要因素是血漿晶體滲透壓和循環血量動脈血壓。血漿晶體滲透壓的改變可明顯影響抗利尿激素的分泌。大量發汗。嚴重嘔吐腹瀉等情況使機體失水時,血漿晶體滲透壓升高,可引起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多,使腎對水的重吸收活動明顯增強,導致尿液濃縮和尿量減少。相反,大量飲清水後,尿液被稀釋,尿量增加,從而使機體內多餘的水排出體外。例如,正常人一次飲用100ml清水後,約過半小時,尿量就開始增加,到第一小時末,尿量可達最高值;隨後尿量減少,2-3小時後尿量恢復到原來水平。如果飲用的是等滲鹽水(0.9NaCI溶液),則排尿量不出現飲清水後那樣的變化(圖8-20)。這種大量飲用清水後引起尿量增多的現象,稱為水利尿,它是臨床上用來檢測腎稀釋能力的一種常用的試驗。循環血量的改變,能反射性地影響抗利尿激素的釋放。血量過多時,左心房被擴張,刺激了容量感受器傳入衝動迷走神經傳入中樞,抑制了下丘腦-垂體後葉系統釋放抗利尿激素,從而引起利尿,由於排出了過剩的水分,正常血量因而得到恢復。血量減少時,發生相反的變化。動脈血壓升高,刺激頸動脈竇壓力感受器,可反射性地抑制抗利尿激素的釋放。此外,心房尿鈉肽可抑制抗利尿激素分泌,血管緊張素Ⅱ則可刺激其分泌。

一次飲一升清水(實線)和飲一升等滲鹽水


圖8-20一次飲一升清水(實線)和飲一升等滲鹽水

(0.9NaCI溶液)(虛線)後的利尿率箭頭表示飲水時間

(三)腎素-血管緊張素-醛固酮系統

腎素主要是由近球小體中的顆粒細胞分泌的。它是一種蛋白水解酶,能催化血漿中的血管緊張素原使之生成血管緊張素壹I(十肽)。血液和組織中,特別是肺組織中有血管緊張素轉換酶,轉換酶可使血管緊張素I降解,生成血管緊張素Ⅱ(八肽)。血管緊張素Ⅱ可刺激腎上腺皮質球狀帶合成和分泌醛固酮。

腎素的分泌受多方面因素的調節。目前認為,腎內有兩種感受器與腎素分泌的調節有關。一是進球小動脈處的牽張感受器,另一是緻密斑感受器。當動脈血壓下降,循環轎量減少時,腎內進球小動脈的壓力也下降,血流量減少,於是對小動脈壁的牽張刺激減弱,這便激活了牽張感受器,腎素釋放量因此而增加;同時,由於進球小動脈的壓力降低和血流量減少,於是激活了緻密斑感受器,腎素釋放量也可增加。據推想,在近球小體的顆粒細胞和緻密斑之間有一種特殊的聯繫。當兩者接觸增加時,腎素分泌便減少,而兩者接觸減少時,則腎素分泌增加。進球小動脈的壓力下降,血流量減少時,血管口徑縮小,於是顆粒細胞和緻密班的接觸減少,此時腎素分泌增加;當緻密斑處Na+量和小管液量減少時,腎小管口徑縮小,兩者的接觸減少,腎素分泌增加。但這種推想尚缺乏實驗證據。此外,顆粒細胞受交感神經支配,腎交感神經興奮時(如循環血量減少)能引致腎素的釋放量增加。腎上腺素和去甲腎上腺素也可直接刺激顆粒細胞,促使腎素釋放增加。

1.血管緊張素Ⅱ對尿生成的調節包括:①刺激醛固酮的合成和分泌;醛固酮可調節遠曲小管和集合管上皮細胞的Na+和K+轉運;②可直接刺激近球小管對NaCI的重吸收,使尿中排出的NaCI減少;③刺激垂體後葉釋放抗利尿激素,因而增加遠曲小管和集合管對水的重吸收,使尿量減少。

2. 醛固酮對尿生成的調節醛固酮是腎上腺皮質球狀帶分泌的一種激素。它對腎的作用是促進遠曲小管和集合管的主細胞重吸收Na+,同時促進K+的排出,所以醛固酮有保Na+排K+作用。

醛固酮進入遠曲小管和集合管的上皮細胞後,與胞漿受體結合,形成激素-受體複合物;後者通過核膜,與核中的DNA特異性結合位點相互作用,調節特異性mRNA轉錄,最後合成多種的醛固酮誘導蛋白(aldosterone-induced protein)。醛固酮誘導蛋白可能是:①管腔膜的Na+通道蛋白,從而增加管腔的Na+通道數量;②粒線體中合成的ATP的酶,增加ATP的生成,為上皮細胞活動(Na+泵)提供更多的能量;③基側膜的Na+泵,增加Na+泵的活性,促進細胞內的Na+泵回血液和K+進入細胞,提高細胞內的K+濃度,有利於K+分泌(圖8-21);由於Na+重吸收增加,造成了小管腔內的負電位,有利於K+的分泌和CI-的重吸收。結果,在醛固酮的作用下,遠曲小管和集合管對Na+和集合管對Na+的重吸收增強的同時,CI-和水的重吸收增加,導致細胞外液量增多;K+的分泌量增加。

醛固酮作用機制的示意圖


圖8-21 醛固酮作用機制的示意圖

醛固酮的分泌除了受血管緊張素調節外,血K+濃度升高和血Na+濃度降低,可直接刺激腎上腺皮質球狀帶增加醛固酮的分泌,導致保Na+排K+,從而維持了血K+和血Na+濃度的平衡;反之,血K+濃度降低,或血Na+濃度升高,則醛固酮分泌減少。醛固酮的分泌對血K+濃度升高十分敏感,血K+僅增加0.5-1.0mmol/L就能引起醛固酮分泌。而血Na+濃度必須降低很多才能引起同樣的反應。

(四)心房利尿鈉肽

心房利尿鈉肽(atrial natriuretic pepitde,ANP)是心房肌合成的激素。循環中的心房利尿鈉肽是由28個胺基酸殘基組成的。它有明顯的促進NaCI和水的排出作用。其作用機制可能包括:①抑制集合管對NaCI的重吸收。心房利尿鈉肽與集合管上皮細胞基側膜上的心房利尿鈉肽受體結合,激活了鳥苷酸化酶,造成細胞內cGMP含量增加,後者使管腔膜上的Na+通道關閉,抑制Na+重吸收,增加NaCI的排出;②使出球小動脈、尤其是進球小動脈舒張,增加腎血漿流量和腎小球濾過率③抑制腎素的分泌;④抑制醛固酮的分泌;⑤抑制抗利尿激素的分泌。

32 腎內自身調節 | 清除率 32
關於「生理學/神經和體液調節」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