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肝膽熱穴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清肝膽熱穴具有清除肝熱、利膽泄火的功效,可治療因肝鬱化熱膽火內熾引起的耳鳴耳聾目赤腫痛偏頭痛口苦咽干等症状。

此類人體腧穴包括:陽白穴頭臨泣穴五處穴頷厭穴懸顱穴懸厘穴曲鬢穴浮白穴腦空穴頭竅陰穴完骨穴濁浴穴五樞穴足五里穴膽囊穴光明穴中封穴足臨泣穴地五會穴俠溪穴

清肝膽熱穴主要分布在頭及下肢部。有隸屬於足少陽膽經頷厭穴懸顱穴懸厘穴曲鬢穴浮白穴頭竅陰穴完骨穴陽白穴頭臨泣穴腦室五樞穴光明穴足臨泣穴地五會穴俠溪穴;隸屬於足厥陰肝經中封穴足五里穴,還有足太陽膀胱經五處穴經外奇穴濁浴穴、膽囊穴等。

清肝膽熱穴多與理氣利水通淋調經止帶等腧穴配伍應用。

清肝膽熱的腧穴,除了可以清除肝膽實熱之外,還因腧穴所在位置的不同及所屬經脈各異而有其特殊的作用。

頷厭穴、懸顱穴、懸厘穴、曲鬢穴位於頭的顳部,靠近於目、耳及上齒,故可治療目外眥痛、耳鳴、耳聾、上齒痛;浮白穴、腦空穴、頭竅陰穴、完骨穴位於乳突左右,可用於治療耳、齒及咽喉部的實熱腫痛。陽白穴、頭臨泣穴位於前額,鄰近眼目,故對目眩目痛、外毗疼痛等眼部疾患有較好的療效。五樞穴位於側腹部,為足少陽帶脈穴之會,兼具益腎調經之功,可治療陰挺赤白帶下陰囊上縮入腹等。足臨泣穴、地五會穴、俠溪穴位於足部,膽囊穴、光明穴位於小腿部,故可治療足附腫痛、趾縫濕爛、小腿酸痛、腫痛等疾患。

此外,曲鬢穴、俠溪穴有清熱息風止痙的作用,對於癲癇、痙證有一定的治療作用。頷厭穴、頭臨泣穴具安神醒神之功,可治療驚悸怔忡等。膽囊穴及中封穴有清利濕熱的作用,主要用於治療黃疸。足五里穴理氣通淋可治療陰挺、睾丸腫痛、小便不利尿閉等。

人體穴位專題

腧穴相關電子書

人體穴位圖

人體穴位圖主頁(包含找穴方法視頻教程等內容)

互動版人體穴位圖 穴位功能說明圖 十四經脈穴位圖 人體穴位圖黑白大圖
互動版人體穴位圖足部.jpg
X tui.png
Jx-5-dan.jpg
Toubuxue.jpg
關於「清肝膽熱穴」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