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病學/預後的判斷
醫學電子書 >> 《流行病學》 >> 臨床療效和預後分析 >> 預後的判斷 |
流行病學 |
|
預後(prognosis)是對疾病結局的機率預測,也就是指發病後疾病未來過程的一種預先估計。疾病的預後不僅是簡單的治癒及死亡,尚包括併發症、致殘、惡化、複發、緩解、遷延、存活期限(如五年存活率)及生存質量等病情發生某種變化或達到新的穩定狀態的情況。認清疾病的自然史,對各種疾病的預後判斷很有幫助。疾病的自然史是指不受任何治療措施的干預時疾病的過程與結局。但除了解疾病的自然史外,還應了解某些公認的治療措施干預後的疾病發展過程,如某種腫瘤擴大根治術後的五年存活率等。為了準確做出預後判斷,必須注意減少或排除誤差,向病人及其家屬提供預後情況,應在群體水平上用流行病學方法給以機率的概念。
(一)預後判斷的誤差
1.選擇偏倚 一項預後研究中所觀察到的病例,僅是樣本,而研究目的是將結論推至它的總體。最能代表總體的樣本,應該是從它的總體中隨機抽取的。但在教學醫院或省級醫院所收留的病人,他們通常病情比較重或複雜,他們的預後往往比人群中的病人較嚴重一些。選擇這些病人做樣本而將其預後來推至其他病人就會有很大的偏倚。
2.「零時刻」不同 零時刻是指被觀察的疾病的起始時刻,全部觀察對象雖不可能同時得病,但對每個對象觀察的起始時刻應當是該疾病發展的同一起始階段,否則預後的結果就會產生偏倚。例如腎結石的複發率,有人僅從患腎結石住院手術的病人中了解既往有無腎結石史,發現腎結石複發者可以高達30%。如果以此結論,將會使腎結石病人思想負擔很大。住院病人因觀察的零時刻不一樣,不能將初發者、複發者劃入同一組去觀察預後。
3.附加因素不同 即使「零時刻」相似,但結局並不一定相同。因為結局和患者精神心理狀態、治療條件、有無合併症、原來的健康狀況和性別、年齡等因素均有關。
4.隨訪時間、對象不同 隨訪的目的是確定每一研究對象在觀察期內的結局。如只研究經常回醫院治療的患者預後情況,就無法得到全面結論。必須對所有的治療的病人組織較好的隨訪,才可以了解較確切的預後。如對腫瘤治療療效的預後觀察一般也要隨訪3年或3年以上。
(二)預後的常用指標
預後指標是指用來描述、估計、比較預後的指標。選擇有效而可靠的預後指標,是研究預後的前提。預後既包括生命延長情況,也應包括生命質量改善情況。
對於病程短,可以治癒的疾病,其預後指標多用治癒率。病程長、不易治癒的病可用複發率、緩解率等。對於嚴重的疾病多用病死率(或存活率)、致殘率等。
1.病死率 一般用於在短期內可見結局的疾病。病死率是指患有某病的人之死亡率。在比較病死率時應注意年齡、性別、病情等方面的可比性,還應注意失訪偏倚。把早日出院的病人排除於計算範圍之外,其本質上也是一種失訪。
2.反應率 給予某種治療後,疾病呈現某種好轉證據的病人所佔百分比。
3.緩解率 進入疾病證據消失期的病人百分比。
4.複發率 在經過一段疾病證據消失期後,又出現疾病證據的病人百分比。
以上四種率在規定期內,或觀察期很長,足以包括所有可以發生的結果。
5.5年存活率 從病程某時點起存活5年病人的比例。但用該率來表示預後常常會丟失許多有用的信息。圖6-7中,A、B、C、D四種情況的5年存活率均為10%,但實際的預後有明顯不同。
圖6-7 五年生存率的局限性,四種五年生存率同為10%(Rh Fletcher,1982)
A、存在孤立肺部結節的肺癌患者,開始時死亡比以後多,早期死亡是由於肺瘤所致。以後死於腫瘤的危險性下降。
B、壁間動脈瘤切割後早期死亡率甚高,但如患者經曆數月仍然存活,則以後該病引起死亡的可能極小。
C、表示慢性粒細胞白血病在診斷後的頭幾年內對生存率的影響相對較小,但以後死亡危險逐漸增高,至第5年時,大部分病人均已死亡。
D、一般人群中活至百歲者的5年生存率,代表一種基本水平。其五年生存率亦與A、B、C三組病人相似。
6.生存隊列 用生存率分析的方法來描述疾病的預後,可以知道隨訪過程中各時刻病人死亡或生存的可能性,這就提供了更多的預後信息。分析生存情況,可以先收集一組病人,從病程的同一點(如某種症状或體征的出現、診斷的確立或開始某特定治療後)開始隨訪,直至全部病例陸續出現該結果為止。以隨訪時間為橫座標,生存例數為縱座標作圖,即可獲得階梯形的生存曲線。圖6-8為9例成纖維細胞肉瘤患者開始接受BCNU治療後的生存曲線。由圖可得到任何一天的存活人數。當隨訪例數相當多時,生存曲線由階梯型變為光滑的曲線。但多數情況並不如此簡單,並非每一個病例都會得到完整的隨訪,即使經過努力,還會有中途失訪的病例。而且,只有等到全部病例都完成隨訪,才能作出生存率分析。為了有效地應用所得到的隨訪資料進行生存率分析,一般可使用壽命表方法。
7.壽命表法 生存分析中最常用的方法是壽命表法,它是用以描述人群中死亡和生存情況的一種概括方法,可有效地利用所有資料。它是通過研究一隊列人群在其整個生命過程中,當按照一定的年齡別死亡率死亡時,所獲得的在特定時間內的累積生存機率。臨床常用的壽命表是根據暴露史將人群分組,然後描述各組結局的情況,它說明各組人群任一時點平均發生某一結局的可能性。即求出病人在治療後活過X年後,再活過下一年的可能性。
圖6-8 BCNU治療9例成纖維細胞
肉瘤患者的生存情況
如100例手術病人術後第一年內死亡20例;年末存活80例,則術後第一年的生存率P0=80/100=0.80;第二年此80例又有10例死亡,70例生存,則第二年的生存機率為P1=70/80=0.875。求兩年累積生存率為70/100。此數值也可由第一年及第二年的生存機率相乘求得:
P2=P0.P1=0.80×0.875=0.70
兩種方法計算結果相同。n年之累積生存率為
Px+1=P0.P1.P2…Pn(式6-8)
在用壽命表法時,任一時點存活的機會,是用活過那一時點之前每段時間的累積存活率估計的。在間隔期內無人死亡,則生存率為1,間隔期內可能有一個或多個病人死亡,這個期間內的生存機率可以用存活數與有死亡危險的人數之比來計算。間隔期內如無一人死亡,則生存機率不變。有些病人早已死亡,已退出研究或在那個時候還沒有隨訪到,因此都不算暴露人數,它們也就不作估計間隔存活情況之用。因此實際上生存機率僅在間隔期內有死亡者才需重新算過。然後以機率論的乘法定律將各年的生存的機率相乘,即得其活過各年的累積生存率。
實例:1965年某市腫瘤醫院總結曾在該院作過手術的607例乳腺癌病例隨訪10年的累積生存率,結果見表6-9。
表6-9 607例乳腺癌術後生存率計算表
術後年數X(1) | 期內失訪人數Wx(2) | 期內死亡人數dx(3) | 期初觀察人數Nx(4) | 訂正觀察人數Nx(5) | 期間死亡機率qx(6) | 期間生存機率Px(7) | (X+1)年累積生存率P(X+1)(8) | 生存率的標準誤Sp(X+1)(9) |
0- | 63 | 59 | 607 | 575.5 | 0.1025 | 0.8975 | 0.8975 | 0.0126 |
1- | 71 | 69 | 485 | 449.5 | 0.1535 | 0.8465 | 0.7597 | 0.0186 |
2- | 55 | 43 | 345 | 317.5 | 0.1354 | 0.8646 | 0.6568 | 0.0218 |
3- | 38 | 30 | 247 | 228.0 | 0.1316 | 0.8684 | 0.5704 | 0.0239 |
4- | 31 | 13 | 179 | 163.5 | 0.0795 | 0.9025 | 0.5250 | 0.0252 |
5- | 26 | 7 | 135 | 122.0 | 0.0574 | 0.9426 | 0.4949 | 0.0261 |
6- | 21 | 14 | 102 | 91.5 | 0.1530 | 0.8470 | 0.4192 | 0.0288 |
7- | 11 | 4 | 67 | 61.5 | 0.0650 | 0.9350 | 0.3920 | 0.0301 |
8- | 16 | 3 | 52 | 44.5 | 0.0674 | 0.9326 | 0.3656 | 0.0317 |
9- | 12 | 0 | 34 | 28.0 | 0.0000 | 1.0000 | 0.3656 | 0.0317 |
醫學統計方法。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78
表6-9的幾點說明:
Wx表示X~(X+1)年期間的失訪及中斷觀察人數,由於這些人都隨訪了X年以上,但不滿(X+1)年,所以計算時作1/2人數計算,即算作平均隨訪了(X+1/2)年。
dx是專指死於乳腺癌的人數,不包括其他死因死亡的人數。
N′x為訂正觀察人數,含有實際觀察人數的意思。
N′x=Nx=1/2wx
例
N′O=NO-WO/2=607-(63÷2)=575.5
qx=dx/ N′x為死亡機率
例 「0-」組死亡機率q0=dx/ N′x=59/575.5=0.1025
px=1-qx為期間生存頻率,意指活過X年的可能性,「0-」組生存機率P0=1-0.1025=0.8975
(X+1)年累積生存率P(x+1)是根據機率的乘法定律將各個期間生存率相乘而得。
(X+1)年的累積生存率P(x+1)=P0.P1.P2……Px
術後活滿1年的累積生存率P(0+1)=0.8975
術後活滿2年的累積生存率P(1+1)=P0.P1
P(2+1)P3=P0.P1.P2=0.7597×0.8646=0.6568
余類推。生存率的標準誤按下式計算:
例如3年累積生存率的標準誤
經壽命表法計算出的生存率資料可以製作生存率曲線圖。以橫座標為時間(年或月),縱座標為生存率(%)作圖,將各年生存率按年份點入圖中,並用直線連接即可得出生存率曲線。
現以上述607例乳腺癌術後逐年生存資料為例作生存率曲線圖(見圖6-9)。
圖6-9 607例乳腺癌術後生存率曲線
(醫學統計方法,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78)
預後是用疾病過程中出現某種事件結果的機率來描述。原則上,可通過隊列觀察,直到所有受觀察者都出現該事件結果為止。但是,這種方法失訪率高、效率低,故常用壽命表分析法,可較少受到失訪的影響。壽命表法應用於死亡和尚存,也就是說這些被觀察和隨訪的病人判定的終點。有時不一定用死亡,而是用某些事前明確規定的症状的出現作為終點。如我們可以觀察或隨訪癌症病人手術後複發率取代死亡率等。因此,壽命表法不僅可用於生命分析,還可用於對其他結局:如腫瘤的複發、排斥或再感染等任何定期隨訪獲得的事件的計數資料指標的分析比較。只要該事件是兩分的(即不是……就是)而且在隨訪期間只發生一次,均能用壽命表法加以研究。
附表1 兩組百分比相差顯著時所需例數(Ⅰ)
甲組百分比 | 乙 組 百 分 比 | ||||||||||||||||||||||
0 | 5 | 10 | 15 | 20 | 25 | 30 | 35 | 40 | 45 | 50 | 55 | 60 | 65 | 70 | 75 | 80 | 85 | 90 | 95 | 100 | |||
0 | ― | 200 | 100 | 60 | 45 | 36 | 30 | 26 | 23 | 18 | 16 | 15 | 14 | 13 | 10 | 10 | 9 | 9 | 8 | 8 | 6 | ||
5 | 200 | ― | 480 | 160 | 95 | 60 | 50 | 38 | 33 | 27 | 20 | 1 | 17 | 16 | 13 | 12 | 12 | 11 | 9 | 9 | 8 | ||
10 | 100 | 480 | ― | 720 | 220 | 120 | 77 | 58 | 40 | 36 | 28 | 26 | 20 | 18 | 16 | 15 | 14 | 12 | 9 | 9 | 8 | ||
15 | 60 | 160 | 720 | ― | 940 | 272 | 140 | 86 | 60 | 49 | 38 | 32 | 25 | 20 | 19 | 16 | 15 | 12 | 12 | 11 | 9 | ||
20 | 45 | 95 | 220 | 940 | ― | 1120 | 310 | 163 | 95 | 65 | 48 | 39 | 30 | 25 | 20 | 19 | 15 | 15 | 14 | 12 | 9 | ||
25 | 36 | 60 | 120 | 272 | 1120 | ― | 1280 | 352 | 175 | 100 | 68 | 51 | 40 | 31 | 26 | 20 | 19 | 16 | 15 | 12 | 10 | ||
30 | 30 | 50 | 77 | 140 | 310 | 1280 | ― | 1400 | 370 | 180 | 106 | 73 | 50 | 40 | 30 | 26 | 20 | 19 | 16 | 13 | 10 | ||
35 | 26 | 38 | 58 | 86 | 163 | 352 | 1400 | ― | 1500 | 400 | 180 | 113 | 74 | 51 | 40 | 31 | 25 | 20 | 18 | 16 | 13 | ||
40 | 23 | 33 | 40 | 60 | 95 | 175 | 370 | 1500 | ― | 1560 | 410 | 190 | 114 | 74 | 50 | 40 | 30 | 25 | 20 | 17 | 14 | ||
45 | 18 | 27 | 36 | 49 | 65 | 100 | 180 | 400 | 1560 | ― | 1580 | 415 | 190 | 113 | 73 | 51 | 39 | 32 | 26 | 19 | 15 | ||
50 | 16 | 20 | 28 | 38 | 48 | 68 | 106 | 180 | 410 | 1580 | ― | 1580 | 410 | 180 | 106 | 68 | 48 | 38 | 28 | 20 | 16 | ||
附表2 兩組百分比相差非常顯著時所需例數(Ⅱ)
甲組百分比 | 乙組百分比 | ||||||||||||||||||||
0 | 5 | 10 | 15 | 20 | 25 | 30 | 35 | 40 | 45 | 50 | 55 | 60 | 65 | 70 | 75 | 80 | 85 | 90 | 95 | 100 | |
0 | ― | 300 | 150 | 100 | 70 | 56 | 47 | 38 | 33 | 29 | 24 | 22 | 20 | 17 | 16 | 15 | 14 | 12 | 12 | 11 | 9 |
5 | 300 | ― | 780 | 260 | 155 | 100 | 77 | 58 | 40 | 38 | 34 | 30 | 27 | 25 | 19 | 18 | 17 | 15 | 14 | 12 | 11 |
10 | 150 | 780 | ― | 1220 | 360 | 188 | 120 | 89 | 68 | 54 | 40 | 37 | 30 | 27 | 25 | 20 | 18 | 17 | 15 | 14 | 12 |
15 | 100 | 260 | 220 | ― | 1580 | 460 | 220 | 140 | 98 | 76 | 58 | 46 | 39 | 33 | 26 | 24 | 20 | 18 | 17 | 15 | 12 |
20 | 70 | 155 | 360 | 1580 | ― | 1900 | 520 | 255 | 150 | 105 | 78 | 60 | 45 | 39 | 34 | 28 | 24 | 20 | 18 | 17 | 14 |
25 | 56 | 100 | 188 | 460 | 1900 | ― | 2180 | 580 | 280 | 168 | 108 | 80 | 60 | 48 | 40 | 35 | 28 | 24 | 20 | 18 | 15 |
30 | 47 | 77 | 120 | 220 | 520 | 2180 | ― | 2380 | 630 | 296 | 170 | 119 | 80 | 60 | 50 | 40 | 34 | 26 | 25 | 19 | 16 |
35 | 38 | 58 | 89 | 140 | 255 | 580 | 2380 | ― | 2540 | 674 | 308 | 180 | 120 | 85 | 60 | 48 | 39 | 33 | 27 | 25 | 17 |
40 | 33 | 48 | 68 | 98 | 150 | 280 | 630 | 2540 | ― | 2660 | 680 | 315 | 180 | 120 | 80 | 60 | 45 | 39 | 30 | 27 | 20 |
45 | 29 | 38 | 54 | 76 | 105 | 168 | 296 | 674 | 2660 | ― | 2700 | 693 | 315 | 180 | 119 | 80 | 60 | 46 | 37 | 30 | 22 |
50 | 24 | 34 | 40 | 58 | 78 | 108 | 170 | 308 | 680 | 2700 | ― | 2700 | 680 | 308 | 170 | 108 | 78 | 58 | 40 | 34 | 24 |
藥物不良反應的判定及報告 | 病因及其推斷 |
關於「流行病學/預後的判斷」的留言: | 訂閱討論RSS |
目前暫無留言 | |
添加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