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森氏裂頭蚴病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曼森氏裂頭蚴病(sparganosis mansoni),曼森氏迭宮絛蟲的幼蟲寄生於人體組織引起的疾病。主要表現皮下包塊或寄生部位腫脹炎症,病變常見於眼部及腹壁。本病多見於朝鮮、日本、印度尼西亞及東南亞地區,美洲、非洲、澳大利亞及荷蘭等地也有,中國曾報導過100多例,多分布於東南沿海一帶。

曼森氏迭宮絛蟲(Spirometra mansoni)又稱孟氏裂頭絛蟲,屬假葉目,裂頭科,迭宮屬。其生活史經過3個寄主。成蟲長60~100cm,形態似闊節裂頭絛蟲子宮明顯膨大,盤旋疊曲。主要寄生於貓、犬、狐及虎、豹等動物的腸道內,蟲卵隨動物糞便進入水中,孵出的鉤毛蚴被第一中間寄主劍水蚤吞食後,在其血腔內發育為原尾蚴。含原尾蚴的劍水蚤若被第二中間寄主蝌蚪吞食,蝌蚪發育成蛙時,原尾蚴在蛙的肌肉中發育為裂頭蚴(或稱實尾蚴)。含裂頭蚴的蛙被蛇、雞、鼠、豬等轉續寄主捕食後,裂頭蚴並不能在其腸內發育為成蟲,而穿過腸壁,寄居於腹腔、肌肉及皮下組織等處。含裂頭蚴的第二中間寄主蛙或轉續寄主被貓、犬、虎、豹等終寄主食入後,裂頭蚴即在其腸道內發育為成蟲,約經3周成熟產卵。本蟲在人體內主要以幼蟲形式存在,成蟲寄生於人體的情況非常罕見,故人主要是第二中間寄主或轉續寄主。感染途徑有三種:①民間認為生蛙肉有清涼解毒作用,常用生蛙肉貼敷傷口發炎部位。此時蛙肉內的裂頭蚴可因溫感作用鑽入人體組織而致病。②食入未熟並帶有裂頭蚴的蛇肉雞肉豬肉等後。裂頭蚴穿過腸壁至腹腔,再鑽入腹壁寄生於皮下組織。③偶可因飲用帶原尾蚴的劍水蚤的生水而受染。

本病潛伏期通常為6~11天,經消化道感染者可長達2~3年。臨床表現取決於裂頭蚴寄生的部位及數量,輕者無症状。侵入皮下組織時引起局部的炎症、腫脹及結締組織增生,產生皮下結節或包塊,形狀和大小不一,其表面出現浮腫和觸痛。手術切開包塊時可見纖維性薄囊,內有捲曲的裂頭蚴1~2條,偶可多達10餘條。幼蟲長度可達30cm,寬0.1~12mm,前端稍大,具有與成蟲相似的頭節,體不分節,體表有橫皺紋。包塊內的幼蟲有時退化,僅殘留白色豆腐渣樣物質及沙爾科-雷登二氏(舊譯夏爾科-雷登氏)結晶。包塊多見於四肢、胸、腹壁及外陰部。幼蟲在皮下遊走,可致瘙癢及皮下結節。幼蟲侵入眼部時,可出現眼球突出眼瞼紅腫結膜充血眼球運動受限等。患者有畏光流淚,眼部發癢並感微痛,偶有發熱全身症状。病變多累及單眼,偶可累及雙眼,常反覆發作,多年不愈。體檢時可於眼瞼或結膜下觸及遊動性和硬度不一的腫塊或索條狀物,直徑約1cm左右。裂頭蚴也可侵入眼球內,引起角膜潰瘍虹膜睫狀體炎葡萄膜炎玻璃體混濁白內障,甚至失明。侵及口腔、面頰、尿道腎臟髂窩等處,引起相應的局部症状和體征

診斷較難,多經手術切除皮下結節而確診。若有貼敷生蛙肉的病史則應懷疑本病。血清間接熒光抗體測定對診斷有重要意義。吡喹酮治療有效,同時服用皮質激素可減輕局部反應。若裂頭蚴寄生於皮下且數目不多,可行手術摘除。預防措施包括開展衛生宣教,不用生蛙肉貼敷傷口,不吃未熟透的蛇、雞或豬肉,不喝生水等。

關於「曼森氏裂頭蚴病」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