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發育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心理發育(mental development),個人心理功能(包括感知覺、 情感、 思維、言語、行為等)的成熟和個人心理特徵(個性)的基本定型的整個過程。儘管從宏觀上看,人類有生之年都不妨說成是心理發展之日,但實際上每個人在進入成年階段時,認識功能的發育已趨於成熟,個性發育也基本定型;所以一般講心理發育,主要指兒童和少年階段(18歲以前)的心理成長而言。人類的心理發育有著共同的規律性,每一個人都經歷著程序大致相同的發展過程;另一方面,由於遺傳素質及環境影響的不同,人與人之間又存在著一定程度的差異。心理發育對個人成長和身心健康影響極大,歷來受到教育界和醫學界的重視。

討論心理發育的進程和規律,首先要明確以下幾個原則:①大腦生理發育是心理發育的物質基礎,討論心理發育時不能離開生理前提;另一方面,心理發育又有自身的特點和規律,既受生物學條件的制約,又深受社會環境的影響,因此不應將心理發育與大腦的生理髮育完全混為一談。②從年齡方面看,可將心理發育劃分成不同的發展階段,通常分為乳兒期(出生到1歲末)、嬰兒期(1歲末到3歲末)、幼兒期( 3歲末到6~7歲末)、學齡初期(6~7歲到11~12歲)、少年初期(12~15歲)、少年後期(15~17歲)。各相鄰年齡階段的心理發育是逐漸過渡的,有一定的交錯和重迭,往往難於截然分開,而且不同個人之間可有相當程度的差異。③心理發育是遺傳和環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前者為心理發育提供了生物學前提和可能性,後者則影響心理成長的實際進程,兩方面的作用相輔相成,密不可分。

生理學的角度看,嬰兒出生時脊髓腦幹皮質下中樞的發育已相當完善,足以保證基本生命過程的神經調節;大腦發育也初具規模,大腦的大體結構和顯微結構都已具有成人的基本格局。出生以後大腦迅速發育成長,神經細胞體積擴大,神經纖維長度增加,分支逐漸加多,神經突觸的數量日益增加,神經纖維的髓鞘化過程也逐步發育。新生兒平均腦重390g,不到成人腦重(1400g)的1/3,但出生9月時腦重已增加到660g,幾乎增長一倍。3歲時平均腦重達1011g,相當於成人腦重的2/3;7歲時平均腦重1280g,接近成人水平;到12歲時腦的重量和結構已與成人無異。大腦的迅速發育保證了兒童心理得以高速成長。

目錄

乳兒期的心理發育

從出生到 1歲末。這一階段里,感覺和運動功能都迅速發展,言語功能也開始萌芽,這些都為爾後的複雜心理活動奠定基礎。從感覺方面看,新生兒已有觸覺溫度覺,能對觸覺刺激和溫度刺激作出反應。從2~3月時起,對痛覺刺激也能作出明確反應,但這些淺感覺的定位和分辨能力發育較晚,要到7、8個月或1歲時才開始有所發展。特殊感覺方面,新生兒對不同味道也可表示不同的反應,隨著月齡增加,味覺也更加敏感,有時為及時添加輔助食物帶來一定困難,因為乳兒會拒絕新味道的飲食。新生兒的嗅覺已有相當的發育,7~8月時嗅覺反應已比較靈敏。新生兒對強音已有反應,如眨眼、全身動彈等,出生後2周時對一般音響刺激也有所反應,3個月時對聲音可有定向反應;4個月時能初步分辨成人的聲音,聽到母親的聲音就顯得高興。新生兒已有光感,對強光刺激會作出閉目反應;2個月時已能注視物體,物體接近眼前時能引起瞬眼反應,3個月時眼球可追隨注視移動的物體;5~6月時能注視遠處的物體,並開始能分辨紅色,這表明色覺能力已開始發育。

運動功能方面,出生後1月時能抬頭,手能握拳;3個月時能轉身,能以手觸摸物體;4個月時扶著能坐,能用手去觸掛於胸前的玩具;6個月時能獨自坐穩,能以單手握物;7個月時能爬,能將物體件由一隻手傳遞到另一隻手;9~10個月時能站,並能用兩個手指拿起小物件;11~12月時先是牽著能走,後來開始能自己行走,玩弄物件的動作也更加協調。

言語功能的發育,乳兒一出生就能發出哭叫之聲,2~3月起能發出「啊」、「伊」之聲。乳兒最初的言語活動是從能聽懂成人說出的詞開始的,從7~8月時起,由於多次在感知到某一事物的同時,聽到成人說出關於它們的詞,便逐漸在二者之間建立了聯繫,以後只要聽到這個詞的發音,就能引起相應的反應,這標誌著言語功能的萌芽。到1歲末時,大約2/3的乳兒已能說幾個有意義的詞。

乳兒從出生後2月時開始,在吃飽而又感到溫暖舒適時,會發出活潑的微笑;5~6月時,能對彩色的有聲玩具報以愉快的反應,這些都是情緒活動的最初表現。從5~6月起,乳兒除了吃奶之外也要求母親陪伴,喜歡母親給他以愛撫和逗弄,對母親的出現能選擇性地報以微笑,這標誌著感情需要的開始。母嬰關係是嬰兒與外部世界之間最早建立的關係,是人際關係的最初形態。有的學者認為,乳兒期母嬰關係是否親密和諧,對以後的心理發育有很大的影響,特別影響其將來對待人際關係的基本態度──信任或懷疑。

嬰兒期的心理發育

1~3歲這一時期的兒童已能獨立地隨意行走,雙手已能較靈活地操作,也開始能進行簡單的言語交流,這樣就有了從事遊戲活動的可能性。遊戲是嬰兒體驗生活的主要途徑,也是社會實踐活動的最初形態。通過這些初步的實踐活動,嬰兒開始產生了最初的思維過程。這是一種以直覺和行動為特徵的思維,是與自身的行動和對物體的感知分不開的;也就是說,嬰兒所思考的只是接觸到的實物以及自身的動作。

嬰兒到 1歲半時,已能準確地說出一些有意義的詞,能認識自身的各個部位,能說出自己的名字,對不同的個人能區別稱呼。2歲時能應用簡單的短句,能說出自己的年齡,能初步辨別大小和多少。3歲時能說清楚簡單的事情,能講解簡單的圖畫,能唱短歌。兒童的言語發育速度不完全一致,可有4~6個月的正常時間差異,如果超過了這個時間範圍,便是言語發育延遲。嚴重的言語發育障礙通常與重度精神發育遲滯、大腦的疾病或外傷和自幼存在的耳聾有關。輕度言語功能發育延遲可因慢性營養缺乏、患結核之類的消耗性疾病以及中度聽力缺陷而引起;環境過分孤寂,兒童得不到言語熏陶,或者家庭成員說多種方言,使兒童不易在詞與事物之間建立概念聯繫,也可引起言語發育暫時延遲。

嬰兒期也是自我意識萌芽的時期,開始能將自身(主體)與其他事物(客體)分別開來,能將自己的動作與動作的對象分別開來。區分主、客體的發育過程如果受到干擾或挫折,可以影響自我概念的順利發展,影響人際關係的正常建設,以及影響對待各類損失的心理反應方式。

嬰兒期的情緒有所發展,開始喜歡與親近的成人交往,受到讚賞會覺得高興,受到責備會感到難受,對別人的痛苦也開始有所同情。但情緒狀態還很不穩定,容易受外界事物的影響,特別是成人情緒和行為示範作用的影響;若教育方式不適當,便容易發生不良情緒反應,如嫉妒、過分害羞、暴怒發作、怕黑暗、怕雷聲、怕動物等。

嬰兒期是接受大小便控制訓練的主要時期,這方面如果處理欠妥,也可對心理發育帶來不良影響。隨著膀胱直腸神經調節功能的發育,一般來說,從生後10月至1歲半時開始,嬰兒可逐漸學會對白天排尿的控制,從1~1歲半開始可逐漸學會對大便的控制,到2~3歲時白天的控制功能已臻於穩定,但有些人夜間仍可有無意識地排尿,這屬於生理現象。對兒童的排便訓練如果急於求成,在方式上管理過嚴,不但欲速不達,還可給兒童帶來心理上的挫折和創傷。有的學者認為,成年後個性中的強迫傾向和強迫性神經症的發生,與童年期排便訓練過嚴可能有一定關係。有的學者持不同意見,認為對兒童排便訓練過嚴的父母,在其他方面的教養方式也一定是嚴格的,而且他們本身的行為也多半是拘謹刻板、具有強迫傾向的,這就是兒童日後發生強迫現象的根源,排便訓練本身並無獨特的作用。

幼兒期的心理發育

幼兒期又稱學齡前期,指3歲至6~7歲。到了這一階段,各類感覺功能已漸趨完善,空間知覺和時間知覺都逐漸發展。言語功能有顯著進步,辭彙量增加,詞類範圍擴大,能運用複合句來表達心意。這一階段的思維活動主要仍屬於直觀形象性質,進行思維時所憑藉的仍然主要是對事物具體形象的聯想。

幼兒階段神經系統興奮過程仍佔優勢,抑制力量相對較弱,所以顯得容易激動,喜歡喧鬧,動作過多,注意力易分散,在安排幼兒的遊戲和學習時應當考慮這些特點。幼兒想像活躍,好奇心重,所以遇事喜歡追根究底,成人對此應因勢利導,通過解答問題、講故事等來增進幼兒的知識,培養幼兒的品質。大約從3歲左右開始,幼兒對自己的性別初步有所認識,能發現自己的身體與異性兒童有某些差別,父母對此應適當加以引導,以促進性別識別能力的發展。由於幼兒的情緒和行為極易受外界事物的影響,所以幼兒期間環境條件和教養方式不良,可以引起行為和情緒障礙,常見的問題有吮手指、咬指甲、偏食、厭食夜驚遺尿、過分膽小、過分害羞、過分敏感等,父母和幼教人員對此應給予防微杜漸的注意。

學齡初期的心理發育

學齡初期指6~7歲至11~12歲這一年齡階段,相當於小學教育階段。在這一時期,各項認識功能都在繼續發展,並且通過對讀、寫、算等基本學習技能的掌握,逐步學會書面言語,這是比口頭言語更概括、更複雜的層次。思維過程也開始由具體形象思維向抽象邏輯思維過渡,能進行初步的抽象概括,但還離不開具體事物和形象的幫助。這一階段的認知行為有三個主要進展,一是開始能根據事物的某些特徵來進行分類;二是開始有序列和順序的概念;三是開始有可逆性的概念,能由甲大於乙而推算到乙小於甲的事實。

這一階段,兒童的情感與意志也在繼續發展。情感的廣度、深度和穩定性都較前提高,較高級的情感如道德感、理智感和美感也開始發展。意志方面開始有了一定程度的自覺性、堅持性和自制力,但還很不穩定。學齡初期又是個性逐漸形成的時期,帶著個人特徵的氣質傾向已逐漸顯露,例如已可初步看出是急性子還是慢性子,是內向還是外向。性格特徵也開始顯露,例如可表現出勤勉或懶惰、誠實或虛偽、勇敢或膽怯之類的性格特徵來,但這一階段性格並未定型,可塑性大,所以應加強品質教育,培養積極的性格。品行不良行為是小學階段常見問題之一,原因在於這一階段的兒童模仿性強,明辨是非的能力卻相對薄弱,在不良的環境影響和錯誤的教養方式的作用下,容易沾染上說謊、逃學、說痞話、打架、偷竊、破壞公物等不良行為。解決的辦法在於正本清源,改善環境和教養條件,消除不良影響,對兒童本人應當熱情關懷,循循善誘,加強正面教育,解決實際困難。

少年期的心理發育

少年期包括少年初期(12~15歲)及少年後期(15~17歲),分別相當於初中及高中階段。這是告別童年、向成年過渡的轉折階段,也是生理上陡然劇長和心理上激烈變化的時期。在這一時期里,認識功能繼續發展,注意、記憶、知覺和思維能力都有長足的進步,思維活動已能擺脫具體事物的束縛,進入抽象邏輯思維的階段,能憑藉抽象的言語符號來進行邏輯推理,能自行設計解決問題的假設,並加以驗證。所有這些發展都表明認識能力已趨於成熟。

少年期心理發育的另一重要方面是個性的形成,除氣質傾向和性格特徵更趨明朗化之外,少年階段還是自我探索、自我發現和個人價值觀念的重要發展時期。在這一基礎上,加上道德觀念和個人理想的發展,少年開始形成自己的人生觀和世界觀。另一方面,隨著生理上性的成熟,隨著身材的陡長和第二性徵的出現,心理上會受到這些變化的巨大衝擊,少年往往急於以成人自居,急於擺脫成人的約束,急切地希望模仿他理想中成人的所作所為,急切地希望表現出他所認為的成人氣概,但由於判斷能力和社會經驗的不足,他們在認識上往往難以避免膚淺性與片面性,在行動上往往難以避免衝動性和盲目性,例如將粗暴當成勇敢,將輕浮當成時髦等,如果遇上壞的引誘和教唆,還容易發生品行不端行為和反社會行為,所以對青少年的教育是全社會應當關心與重視的問題。

參考書目

H. I.Kaplan &  B.J.Sadock(ed.), Synopsis  of Psychiatry, Behavioral  Sciences,  Clinical Psychiatry,  5th   ed.,  Williams  &  Wilkins,Baltiomore,1988.

關於「心理發育」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