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度覺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Bkfm8.jpg

溫度覺

thermoreception

由冷覺與熱覺兩種感受不同溫度範圍的感受器感受外界環境中的溫度變化所引起的感覺。對熱刺激敏感的叫熱感受器;對冷刺激敏感的叫冷感受器。兩種感受器在皮膚表層中,均呈點狀分布,叫做熱點和冷點,溫度感受器在面部、手背前臂掌側面、足背、胸部腹部以及生殖器官的皮膚比較密集。冷點於熱點,在面部的皮膚每平方厘米約有16~19個冷點,熱點的數目比冷點少4~10倍。在一定範圍的溫度內,兩種感覺表現有一定程度的適應能力,在發生適應時,對溫度刺激的敏感度明顯降低。熱感受器的適應只需幾秒鐘,但熱覺的適應則需幾分鐘以上,可見人對熱的適應並非完全決定於熱感受器,而必須有中樞神經系統的適應功能參與。在熱天澡盆內水溫為28℃時,初進入時覺得冷,過一段時間後,也會發生適應,這種現象決定於人皮膚溫度與環境溫度的差別。所以,對於冷、熱的感覺是相對的。

一般認為冷和熱的感受器均具有一定的特殊結構,冷點和熱點是有明顯的功能區別的。但至今也沒有能完全證實兩者確切的結構。有的熱敏感部位只有游離神經末梢傳導冷和熱衝動的神經纖維也不相同,傳導冷信息的纖維是一種細而有髓鞘的Aδ纖維(見神經元),分布在皮膚的淺層,接近於表皮層,其傳導速度約為每秒11米。傳導熱信息的纖維是無髓鞘的細纖維,屬於C類纖維,分布的範圍在皮膚的中層,傳導速度很慢,約每秒~1.0米。這種纖維與傳導冟信息的神經末梢難以區別,有人認為在受到45℃以上刺激時就會興奮痛感受性末梢。

用電生理學方法記錄冷或熱感受性末梢所產生的傳入衝動表明:溫熱感受器在22~46℃左右的範圍內有衝動發放,在40℃時發放頻率最高,但最高也只是每秒4次左右。冷感受器在 12~35℃左右的範圍內有衝動發放,在25℃時發放頻率最高,可達每秒10次左右;在35~45℃之間沒有衝動發放;但在45℃以上時,又會產生髮放,這種現象叫做「異常發放"(見圖)。此外,熱覺的產生與所受刺激的皮膚面積有關。若受到刺激的面積太小,則熱覺變得不夠明顯,加大受刺激的皮膚表面面積,熱覺可逐漸明顯,可見主觀感受的產生過程中,中樞內有空間性總和過程。

恆溫動物的溫度感受器有一定的感受範圍,如人的皮膚溫度保持在36℃,測定人的熱覺,外界溫度(如水溫)上升時,熱感覺愈明顯。當上升到43~44℃時感覺最熱,溫度再升高,主觀熱覺即不再增強。當溫度升高到45℃時,即開始有痛感覺。若將人的皮膚溫度保持在30℃,測定人的冷覺,則隨刺激溫度的逐步下降而冷覺愈顯著,直到環境溫度下降到17℃時,開始感到難忍。熱感受器的接受範圍為36~45℃時是單獨起作用的,冷感受器在31℃以下也是單獨起作用的,在31~36℃時兩種感受器同時起作用,人既有熱覺又有冷覺。

溫度覺對恆溫動物極為重要,是調節體溫的重要環節。在外界溫度或體內溫度(如血液的溫度)發生變動時,通過溫度感受器接受刺激,傳入性衝動到達大腦的同時,也傳向下丘腦的體溫調節中樞,從這裡發出傳出性衝動,以調節產熱器官(如骨骼肌等)或散熱結構(如皮下血管等),以維持體溫的恆定。對於獸類和鳥類,感受溫熱與寒冷常為指示遷徙的感受系統的主要組成部分。如候鳥的南飛北還;馬鹿的按季節北去南歸。對於變溫動物除生活在水內的以外,常難於度過嚴寒。有些動物因適應環境的溫度變化而發展成冬眠動物,冬季減少活動,降低體溫,深藏在洞穴中,以便度過寒季。這些動物通過感受溫熱和寒冷而改變其生理功能的活動程序。

溫度感受衝動向中樞的傳入途徑,與痛衝動的傳入途徑可能不盡相同。由於局部溫度變化可以引起有比較明確定位的主觀感覺和在大腦皮層中有溫度感覺區,一般認為溫度覺的衝動可達到大腦皮層。

關於「溫度覺」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